中医治疗慢性咽炎医案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医治疗 正文

慢性咽炎是临床常见的咽喉部疾病,以咽部异物感、干燥、灼热、微痛或痒感为主要表现,常因反复感冒、用嗓过度、环境刺激或情志不畅等因素诱发,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中医将其归属于“喉痹”范畴,认为其病位在咽喉,与肺、胃、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临床多从阴虚火旺、痰热互结、肝郁气滞等论治,以下通过一则典型医案,详细阐述中医治疗慢性咽炎的思路与方法。

中医治疗慢性咽炎医案

医案详情

患者信息:李某,女,42岁,教师,主诉“咽部异物感、干燥反复发作3年,加重1个月”。

现病史:患者3年前因长期用嗓过度出现咽部异物感、干燥,伴轻微灼热感,时轻时重,每于熬夜、说话过多或情绪激动后加重,自行含服润喉片可暂时缓解,近1个月因备课劳累,症状明显加重,咽部异物感如“炙脔”,干痒欲咳,晨起刷牙时恶心,口干不欲多饮,大便偏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既往史:有慢性胃炎病史,平素易反酸,偶有胃脘胀闷,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中医辨证:肺肾阴虚,虚火上炎,兼夹胃气上逆。

治法:滋养肺肾,清利咽喉,佐以和胃降逆。

中医治疗慢性咽炎医案

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减。
处方:百合15g,生地黄12g,熟地黄12g,麦冬15g,玄参15g,桔梗10g,甘草6g,贝母10g,白芍12g,乌梅10g,薄荷6g(后下),竹茹10g,佛手6g,7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温服,嘱忌食辛辣、油炸及过甜食物,避免熬夜,减少用嗓。

二诊(服药1周后):患者咽部干燥、异物感减轻,干咳减少,晨起恶心缓解,口干仍明显,大便稍润,舌质红、苔少,脉细数,上方去竹茹、佛手,加沙参15g、玉竹12g以增强养阴生津之力,7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服药2周后):患者咽部异物感基本消失,仅轻微干痒,无灼热感,口干不显,胃脘无胀闷,大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上方去薄荷,加太子参15g、茯苓12g以益气健脾,巩固疗效,继服7剂,并嘱患者每周服2剂,持续调理1个月,同时注意饮食起居调护。

随访:患者3个月后复诊,咽部无不适,症状未复发,胃脘亦无不适,舌脉正常。

辨证分型与常用方药对照表

辨证分型 主要症状特点 治法 代表方剂 常用药物举例
肺肾阴虚 咽部干燥、灼热,午后加重,咽痒干咳 滋养肺肾 百合固金汤、知柏地黄丸 百合、生地、麦冬、玄参、桔梗、甘草
肝郁气滞 咽部异物感明显,情绪波动时加重,胸胁胀闷 疏肝解郁 逍遥散、柴胡疏肝散 柴胡、白芍、香附、薄荷、枳壳、甘草
痰热互结 咽部黏痰感,咳嗽痰黄,口苦,舌苔黄腻 清热化痰 清气化痰丸、温胆汤 黄芩、瓜蒌、半夏、陈皮、茯苓、竹茹
脾胃虚弱 咽部不适,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舌淡胖 健脾益气 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 党参、白术、茯苓、山药、陈皮、甘草

本案患者为教师,长期用嗓耗气伤阴,加之平素胃弱,肺肾阴虚,虚火上炎于咽喉,故见咽部干燥、异物感;胃气上逆则恶心、口干,治疗以百合固金汤滋养肺肾为基,加玄参、桔梗、薄荷清利咽喉,乌梅生津止渴,竹茹、佛手和胃降逆,二诊时胃气已和,故去和胃之品,增强养阴之力;三诊时诸症大减,以益气健脾收功,巩固疗效,中医治疗慢性咽炎强调“辨证求因,审因论治”,通过调节全身脏腑功能,不仅缓解局部症状,更能减少复发,体现整体观念的优势。

中医治疗慢性咽炎医案

相关问答FAQs

Q1:中医治疗慢性咽炎和西医治疗有什么区别?
A:西医治疗慢性咽炎多以缓解症状为主,如使用含片、漱口液改善咽部不适,或针对炎症使用抗生素(细菌感染时),但易复发且长期用药可能产生副作用,中医治疗则从整体出发,通过辨证分型(如阴虚、痰热、肝郁等)调理脏腑功能,如滋阴降火、疏肝解郁、健脾化痰等,不仅能改善咽部症状,还能纠正全身气血阴阳失衡,从根本上减少复发,且副作用较小,适合长期调理。

Q2:慢性咽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A:①饮食调护:忌食辛辣(辣椒、花椒)、油炸、过甜食物及烟酒,少食生冷(如冰饮、生冷水果),以免刺激咽喉;可多食滋阴润燥食物,如百合、银耳、梨、蜂蜜、沙参等。②起居有常: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因熬夜易耗伤阴液,加重虚火;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干燥季节可使用加湿器。③情志调畅:肝郁气滞可加重咽部异物感,需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抑郁,可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调节情绪。④合理用嗓:避免长时间大声说话或过度用嗓,教师、主播等职业人群应注意劳逸结合,必要时用麦克风辅助;多饮水,保持咽喉湿润。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半夏的药材图片
« 上一篇 08-30
中草药用于母猪的作用
下一篇 » 08-30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