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药材适合种植根部作为主要收获部位?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在中医药体系中,以根部入药的药材因其有效成分富集、药效持久等特点,占据着重要地位,从补益气血到清热解毒,从活血化瘀到祛风除湿,众多根茎类药材既是中医临床的常用药,也是中药材种植的热门品类,本文将详细介绍常见以根部入药的药材及其种植要点,帮助读者系统了解这一领域。

什么药材种根部

补益类药材是中医“扶正固本”理论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根部通常富含多糖、皂苷、生物碱等活性成分,能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脏腑功能,代表性药材有人参、党参、黄芪、甘草、当归、熟地黄等,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主根呈圆柱形,味甘微苦,性温,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的功效,种植需选择阴凉湿润环境(透光率20%-30%),土壤以疏松肥沃的腐殖土与沙土混合为宜,生长周期长达5-6年;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的根,圆柱形,味甘性平,能补中益气、健脾益肺,耐旱耐寒,适宜海拔1000-2000米山地种植,春季播种,生长周期2-3年;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的根,直根长而粗壮,味甘性微温,可补气固表、利尿托毒,喜阳光充足环境,耐盐碱,沙质土壤为佳,播后2-3年秋季采收;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茎,味甘性平,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适应性强,耐旱耐寒,播后3-4年采挖;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肉质根肥大,味甘辛性温,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之效,主产于高寒阴湿环境(海拔2000-3000米),需湿润土壤,生长周期2-3年;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经炮制而成,味甘性微温,能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地黄喜温暖气候,疏松肥沃土壤,生长周期1-2年。

清热类药材多性寒凉,能清除体内热邪,适用于热病烦渴、湿热泻痢等症,其根部常含生物碱、黄酮类成分,具有抗菌、抗炎等作用,代表药材有黄芩、黄连、板蓝根、地黄等,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圆锥形根,味苦性寒,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耐旱忌涝,沙质土壤最佳,播后2-3年秋季采挖,需注意避免连作;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的根茎,味苦性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力强,喜阴湿环境(需搭建荫棚或种植于林下),海拔1200-1800米为宜,生长周期5-6年,是“川药”道地药材代表;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根,圆柱形根,味苦性寒,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适应性强,耐寒耐旱,播后当年秋季采收,是防治温热病的常用药;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鲜地黄清热凉血,生地黄养阴生津,喜温暖湿润气候,疏松肥沃土壤,生长周期1年,种植需及时排水防烂根。

活血化瘀类药材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消散瘀血,治疗瘀血阻滞所致的疼痛、癥瘕等,其根部多含丹参酮、川芎嗪等活性成分,代表药材有丹参、三七、川芎,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圆柱形根,味苦性微寒,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喜阳光充足环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生长周期1-2年,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药;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主根呈类圆锥形,味甘微苦性温,化瘀止血、消肿定血,主产于云南、广西高海拔山区,需荫蔽环境(透光率30%左右),生长周期3-7年,是“云南白药”主要成分;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不规则结节状,味辛性温,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四川为道地产区,喜温和湿润气候,播后当年或次年采收,是妇科及头痛要药。

什么药材种根部

祛风湿类药材能缓解风湿痹痛、关节屈伸不利,其根部常含挥发油、生物碱,具有抗炎、镇痛作用,代表药材有独活、威灵仙、防己,独活为伞形科植物独活的根,圆柱形根,味辛性温,祛风湿、止痛,喜凉爽湿润环境,适宜山地种植,生长周期2-3年,善治下半身风湿痹痛;威灵仙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的根及根茎,味辛咸性温,祛风湿、通经络,攀援植物,喜阴湿环境,生长周期2-3年,可治骨鲠咽喉;防己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根,不规则块根,味苦性寒,祛风湿、止痛、利水,喜温暖湿润气候,土壤深厚,生长周期4-5年,需注意区分木防己(非正品)。

止咳平喘类药材通过宣肺、化痰、平喘,缓解咳嗽、气喘等症,其根部多含皂苷、生物碱,代表药材有桔梗,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肉质根,味苦辛性平,开宣肺气、祛痰排脓,喜阳光充足环境,疏松肥沃土壤,生长周期1-2年,秋季采挖,去皮晒干后使用,是治疗咳嗽痰多的常用药,也是朝鲜族泡菜食材。

种植根部药材需根据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环境,如人参、黄连需荫蔽,而黄芪、丹参需充足阳光;土壤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为佳,避免积水烂根;采收周期因品种而异,短则1年(如板蓝根、桔梗),长则5-7年(如人参、三七),需合理规划种植周期,确保药材质量。

什么药材种根部

相关问答FAQs

种植根部药材时,如何提高有效成分含量?
答:提高根部药材有效成分含量需从品种选育、环境调控、田间管理三方面入手:品种选育优先选用道地品种(如吉林人参、四川川芎),其有效成分含量更高;环境调控需满足光照、温度、水分需求,如三七需荫蔽环境,避免强光直射导致木质化;田间管理需合理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适时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如黄芩根腐病需轮作和排水),同时控制采收年限,过早或过晚采收均会影响有效成分积累。

根部药材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答:根部药材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如下:(1)根腐病:多由真菌引起,如黄芪、丹参易感,表现为根部腐烂,防治方法包括轮作(与非寄主作物轮作3年以上)、土壤消毒(播种前用多菌灵或福尔马林消毒)、控制田间湿度(避免积水),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800倍液灌根。(2)蛴螬、地老虎:地下害虫,咬食根部,如人参、三七受害严重,防治方法可用辛硫磷颗粒拌土撒施,或用黑光灯诱杀成虫,也可在种植前施用腐熟农家肥(杀死虫卵)。(3)白粉病:危害叶片,间接影响根部生长,如防己易感,发病初期用15%粉锈宁1000倍液喷雾,同时加强通风,降低田间湿度。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红蚂蚁药材何为正宗?如何辨别选购是否为真材实料正宗品?
« 上一篇 08-30
药材阴陈图片
下一篇 » 08-30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