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根及根茎是传统中医药中应用最广泛的药材之一,素有“国老”之美誉,在中药材市场及临床应用中,准确识别甘草的形态特征至关重要,本文结合甘草的图片特征,从植物学形态、药材性状、品种鉴别、炮制规格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甘草的识别要点。
甘草的植物学形态特征(图片解析)
甘草的完整植株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等部分,不同部位的形态特征在图片中清晰可辨,是鉴别原植物的基础。
根与根茎
药用部位主要为根及根茎,根呈圆柱形,长25~100cm,直径0.5~3cm,外皮红棕色、暗棕色或灰褐色,有不明显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两端切面中央常凹陷(“空心”现象),根茎呈结节状,表面有芽痕及芽鳞痕,断面纤维性,黄白色至淡黄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习称“菊花心”,图片中可见根的纵向纹理、横向皮孔及根茎的节状结构,是区分甘草与其他豆科根茎类药材的关键特征。
茎
直立,高30~120cm,密被褐色腺点及白色短柔毛,下部茎木质化,上部多分枝,茎中空,断面圆形,图片中茎的表面密被毛茸和腺点,触摸时有粗糙感,茎上部的分枝呈对生或互生。
叶
奇数羽状复叶,长5~20cm;小叶3~8对,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1.5~5cm,宽0.8~3cm,两面被腺点和短柔毛,边缘全缘或微具波状,图片中小叶呈卵形,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圆形,叶脉明显,叶柄短,总叶轴密被毛茸。
花
总状花序腋生,花密集;花萼钟状,5齿裂,密被腺毛和短柔毛;花冠蝶形,淡紫色或紫红色,旗瓣长圆形,翼瓣短于旗瓣,龙骨瓣与翼瓣近等长,图片中可见蝶形花冠的特征,旗瓣较大,颜色鲜艳,是豆科植物的典型标志。
果实
荚果弯曲呈镰刀状或环状,密被刺毛腺瘤,成熟时褐色,内有种子6~8粒,种子肾形,褐色,微光,图片中荚果的刺毛腺瘤清晰可见,表面粗糙,是区别于其他豆科植物(如黄芪)的重要特征。
甘草药材的性状鉴别(图片对比)
商品甘草根据产地、加工方法不同,分为“东甘草”(东北、内蒙古产)和“西甘草”(新疆、甘肃产),性状特征略有差异,图片中可通过以下要点鉴别:
鉴别项目 | 东甘草特征 | 西甘草特征 |
---|---|---|
根形状 | 圆柱形,少有分支,较粗壮 | 圆柱形,多分支,扭曲 |
表面颜色 | 红棕色或暗棕色,皮孔横生明显 | 灰棕色或灰褐色,皮孔不明显 |
质地断面 | 质坚实,断面纤维性强,黄白色,“菊花心”明显 | 质稍松,断面纤维性较弱,显“粉性” |
气味 | 具特殊甜味,味浓 | 甜味较淡,微苦 |
图片识别要点 | 根粗直,皮孔横向排列,断面纤维性突出 | 根多弯曲,皮孔细小,断面略显粉性 |
甘草炮制后性状变化明显:生甘草表面红棕色,断面黄白色;蜜炙甘草表面黄棕色或老黄色,微有光泽,味甜而略黏;炙甘草表面红棕色或深黄色,有焦香气,图片中可通过颜色、光泽和气味区分不同炮制品。
甘草的常见品种与伪品鉴别(图片对比)
市场上常见甘草的伪品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刺果甘草及黄芪、黄耆等,可通过图片特征快速区分:
正品甘草(乌拉尔甘草)
根及根茎圆柱形,表面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断面“菊花心”明显,味甜而特殊,图片中根的纹理清晰,断面呈放射状结构,纤维性强。
常见伪品
- 光果甘草:荚果光滑无刺,根表面颜色较浅,断面“菊花心”不明显,味甜但较淡,图片中荚果表面光滑,无刺毛腺瘤,是区别于正品的关键。
- 胀果甘草:根及根茎末端常膨大,表面有灰白色盐霜(因生长环境盐碱),味甜但麻舌感明显,图片中根的膨大部位及盐霜特征突出。
- 黄芪:根表面横向皮孔长,断面“菊花心”呈“菊花心状裂隙”,味甜微豆腥气,图片中黄芪的皮孔呈横长线形,断面裂隙明显,与甘草的放射状结构不同。
甘草的生长环境与资源分布(图片背景)
甘草喜干燥气候,耐寒、耐旱、耐盐碱,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东北及华北地区,如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图片中甘草的生长环境多为沙质土壤、荒漠草原或河滩沙地,植株在干旱环境中仍能正常生长,其根深入土壤吸收水分和养分,这也是甘草有效成分积累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由于野生甘草资源过度采挖,人工栽培甘草已成为主流,图片中人工种植甘草的田地多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根生长整齐,品质稳定。
甘草的现代研究与应用(图片关联)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甘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甘草酸、甘草苷、甘草次酸等,具有抗炎、抗溃疡、镇咳、保肝、调节免疫等作用,图片中甘草的饮片常用于中成药配方,如甘草浸膏、复方甘草片等,其甜味也作为矫味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甘草在化妆品中也有应用,其提取物具有抗氧化和美白功效,图片中甘草提取物常被添加到护肤品中,体现其综合利用价值。
甘草图片识别的注意事项
- 关注细节特征:如根的皮孔形态、断面“菊花心”是否明显、荚果是否有刺毛等,这些在图片中清晰可见,是鉴别真伪的关键。
- 结合炮制规格:生甘草与炮制品颜色、气味差异较大,图片中可通过光泽和焦香气区分不同用途的甘草。
- 排除伪品干扰:伪品如黄芪、光果甘草的形态与正品相似,但通过荚果、根的断面等细节特征,在图片中可准确区分。
相关问答FAQs
Q1:如何通过图片区分甘草和黄芪?
A:通过以下图片特征区分:①根的皮孔:甘草皮孔横生、不明显,黄芪皮孔长而横向突出;②断面结构:甘草断面呈放射状“菊花心”,黄芪断面有“菊花心状裂隙”;③荚果:甘草荚果密被刺毛腺瘤,黄芪荚果光滑无毛;④气味:甘草味甜特殊,黄芪味甜微有豆腥气,图片中观察这些细节,可快速辨别二者。
Q2:甘草的“国老”称号有何由来?
A:“国老”一词始见于《名医别录》,因甘草“调和众药,解百毒”,在方剂中常作为“使药”,既能增强其他药物的功效,又能缓解药物的毒副作用,如同“国之老臣”,调和诸药,图片中甘草在复方中的应用广泛,其“调和”特性使其成为方剂中的“百搭药”,故得此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