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郁李仁的作用具体有哪些?功效与应用价值是什么?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郁李仁为蔷薇科植物欧李、郁李或长柄扁桃的成熟种子,性辛、苦、甘,平,归脾、大肠、小肠经,是一味常用的润下药,因其润肠通便、利水消肿的功效,在中医临床应用广泛,其作用机制主要与所含的郁李仁油、苦杏仁苷、脂肪油等成分相关,既能润滑肠道,又能促进肠蠕动,同时兼具行气利水之效,适用于多种病症。

中草药郁李仁的作用作用

在润肠通便方面,郁李仁是治疗肠燥便秘的常用药,中医认为,大肠的传导功能依赖津液的濡养,若津液不足或肠道干涩,则糟粕内停,引发便秘,郁李仁味辛能行,味苦降泄,味甘质润,既可润肠燥,又能通大便,尤其适用于津亏肠燥所致的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或老年、产后、病后体虚者的血虚便秘,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郁李仁中含有的脂肪油(约15%-20%)在肠道内起到润滑作用,而苦杏仁苷在酶解后产生氢氰酸,能抑制肠道平滑肌的痉挛,同时刺激肠黏膜,促进肠蠕动,从而发挥温和的导泻作用,其作用较缓和,不损伤正气,适合长期便秘患者服用,临床常配伍火麻仁、杏仁等加强润肠之效,或与当归、生地黄等养血药同用,治疗血虚便秘;若兼气滞腹胀,可配伍枳实、厚朴行气导滞。

利水消肿是郁李仁的另一重要功效,其性辛散苦泄,能通利二便,使水湿从大小便排出,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中医认为,水湿内停与脾失健运、三焦气化失常相关,郁李仁能行大肠之气,使水湿从大便排除,同时通利小便,加强水湿代谢,对于水肿、腹水、脚气浮肿等病症,尤其是伴有大便秘结者,郁李仁尤为适用,常配伍茯苓皮、桑白皮、大腹皮等利水渗湿药,如《伤寒论》中的五皮饮加减,可增强消肿效果,现代研究发现,郁李仁的利水作用可能与其中含有的苷类成分促进钠、钾离子排泄有关,有助于减轻水肿症状。

郁李仁还具有一定的辅助抗炎、镇痛作用,其含有的苦杏仁苷和脂肪油对炎症介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用于缓解肠炎、关节炎等引起的疼痛和肿胀,传统中医还认为郁李仁能“破血润燥”,对产后瘀滞腹痛、经闭等症有一定的调理作用,但需配伍活血化瘀药同用,且需辨证使用。

中草药郁李仁的作用作用

使用郁李仁时需注意,因其性降泄,有滑肠之效,故孕妇、月经期女性应慎用,以免引起流产或月经过多;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者不宜服用,以免加重腹泻;用量需控制,一般煎服3-10克,打碎入药可提高有效成分的煎出率;过量服用可能引起恶心、呕吐、头晕等中毒反应,主要与苦杏仁苷分解产生的氢氰酸有关,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以下是郁李仁功效与主治的简要对应表:

功效 主治病症 常用配伍 用法用量
润肠通便 肠燥便秘、老年血虚便秘 火麻仁、当归、枳实 煎服,3-10g,打碎
利水消肿 水肿、腹水、小便不利 茯苓皮、桑白皮、大腹皮 煎服,3-10g
行气破血 产后瘀滞腹痛、经闭 桃仁、红花、川芎 煎服,3-10g

相关问答FAQs

中草药郁李仁的作用作用

问:郁李仁和火麻仁都是润肠通便药,两者有什么区别?
答:郁李仁与火麻仁虽均为润下药,但性味功效各有侧重,郁李仁性辛、苦,偏于行散,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利水消肿,适用于肠燥便秘兼水肿、小便不利者,其通便作用较强,且兼有破血之性;火麻仁性甘、平,质润多脂,偏于补润,善于润肠燥、补脾阴,适用于体虚、老年或津血不足引起的肠燥便秘,其作用缓和,不伤正气,无利水消肿之效,临床需根据便秘的病因(如是否兼水肿、体虚程度)选择用药。

问:服用郁李仁时需要注意哪些禁忌?
答:服用郁李仁需注意以下禁忌:①孕妇忌用,因其有行气破血、滑肠之效,可能引起流产;②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者不宜服用,以免加重腹泻;③忌过量服用,过量可能导致氢氰酸中毒,出现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一般用量控制在3-10克;④不宜与某些具有强烈泻下作用的药物同用,以免损伤脾胃正气;⑤煎煮时需打碎,以利于有效成分溶出,但煎煮时间不宜过长,避免破坏有效成分。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疥疮中医治疗该怎么用?
« 上一篇 08-31
药材广告宣传的疗效是否都真实可靠?
下一篇 » 08-3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