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曲草中药材的功效、用法用量及使用禁忌有哪些?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鼠曲草为菊科植物鼠曲草的干燥全草,又名佛耳草、米菜、清明菜等,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生于田埂、路旁、山坡等处,春季开花前采收,晒干入药,其性平,味甘、微辛,归肺、脾经,是临床常用的化痰止咳、祛风解表类中药材,兼具药用与食用价值,尤其在民间应用历史悠久。

鼠曲草中药材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鼠曲草性平,味甘、微辛,其气清香,入肺、脾二经,中医理论认为,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脾主运化,为生痰之源,鼠曲草甘能补中,辛能发散,平而偏凉,既可宣肺止咳,又能健脾化痰,兼能祛风解表、解毒消肿,其主治病症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常见病为主,具体包括:

  • 咳嗽痰多:外感风寒、肺失宣降所致的咳嗽,或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见痰白清稀、量多者,尤其适用于小儿咳嗽、老人久咳体虚者;
  • 感冒风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白,常配伍生姜、紫苏叶等解表药;
  • 麻疹不透:用于麻疹初期或透发不畅,可配伍柽柳、葛根等,取其轻扬透疹之效;
  • 痈肿疔疮:鲜品捣烂外敷,可治乳腺炎、疔疮肿毒、皮肤湿疹,内服亦可辅助清热解毒;
  • 食少腹胀:脾虚湿困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可配伍山楂、麦芽等健脾消食药。

现代临床还将其用于高血压、关节炎辅助治疗,民间亦有“清明食鼠曲草,一年不生病”之说,取其清热利湿、增强免疫力之效。

化学成分

鼠曲草的药理作用与其丰富的化学成分密切相关,现代分离鉴定出黄酮类、挥发油、有机酸、多糖、甾体、微量元素等多种活性物质,具体成分及含量如下表所示:

成分类别 代表化合物 主要含量范围 药理活性提示
黄酮类 木犀草素、槲皮素、芹菜素-7-O-葡萄糖苷 5%-3.0% 抗氧化、抗炎、镇咳祛痰
挥发油 樟脑、桉叶素、α-蒎烯、β-石竹烯 1%-0.3% 抑菌、祛痰、平喘
有机酸 绿原酸、没食子酸、咖啡酸 5%-1.5% 抗氧化、抗炎、调节免疫
多糖 鼠曲草多糖(AGP) 0%-4.0% 增强免疫、抗肿瘤、降血糖
微量元素 锌、硒、铁、钙 总量0.2%-0.5% 补充微量元素、增强体质

黄酮类和多糖是其化痰止咳、调节免疫的主要活性成分,挥发油中的桉叶素、樟脑等具有局部麻醉和祛痰作用,绿原酸则发挥显著的抗炎抗氧化功效。

鼠曲草中药材

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鼠曲草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1. 镇咳祛痰作用:鼠曲草提取物能显著延长氨水引咳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咳嗽中枢、稀释痰液、促进支气管纤毛运动有关;黄酮类成分可降低呼吸道炎症介质(如组胺、白三烯)的释放,缓解支气管痉挛。
  2. 抗炎与免疫调节:绿原酸和多糖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因子(TNF-α、IL-6)的产生,减轻肺部及关节组织炎症;同时可激活巨噬细胞,提高吞噬指数,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3. 抗氧化与延缓衰老:鼠曲草中富含的黄酮、多糖及微量元素硒、锌,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如·OH、O₂⁻),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延缓细胞衰老。
  4. 抑菌作用: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尤其对呼吸道病原菌敏感,这与传统用于治疗感染性咳嗽的经验相符。
  5. 降血糖与降血脂:鼠曲草多糖可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水平;同时可抑制胆固醇吸收,减少血脂沉积,对代谢综合征有一定辅助改善作用。

临床应用与配伍

鼠曲草在临床应用中需根据病症辨证配伍,常见用法如下:

  • 风寒咳嗽:配伍紫苏叶、生姜、陈皮,煎服,可增强散寒化痰之效,如《本草纲目》记载“鼠曲草,甘平,入肺经,治寒咳痰喘”;
  • 痰热咳嗽:配伍黄芩、浙贝母、瓜蒌,清热化痰,适用于痰黄黏稠、口干咽痛者;
  • 麻疹透发不畅:配伍柽柳、葛根、蝉蜕,煎汤内服,取其轻清透疹之功;
  • 痈肿疮毒:鲜品捣烂外敷,或配伍蒲公英、金银花煎水熏洗,内外合治以清热解毒;
  • 小儿疳积:单用或配伍鸡内金、山楂,研末冲服,健脾消食。

现代制剂中,鼠曲草常被制成糖浆剂、颗粒剂或注射剂,如“鼠曲草止咳糖浆”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复方鼠曲草注射液”辅助抗炎治疗。

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可用30-60g;或捣汁、研末(每次3-6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 使用注意
    1. 性平但偏凉,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慎用,以免加重腹泻;
    2. 对菊科植物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需做皮试后使用;
    3.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过量服用;
    4. 含微量挥发油,不宜久煎,宜后下或温浸,以保留有效成分。

资源保护与栽培

鼠曲草多为野生资源,因过度采挖及生态环境变化,部分地区资源量下降,南方地区已开展人工栽培,采用种子繁殖或分株繁殖,喜温暖湿润环境,耐旱耐瘠薄,宜选择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种植,栽培过程中需注意轮作,避免连作导致病虫害,采收时以开花前全草质量最佳,晒干或阴干后置于干燥处贮藏,防潮防蛀,通过人工栽培可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保护野生资源。

鼠曲草中药材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鼠曲草和枇杷叶都能止咳,两者有什么区别?
解答:鼠曲草与枇杷叶均能止咳,但功效侧重不同,鼠曲草性平偏凉,味甘微辛,长于化痰止咳、健脾祛湿,适用于外感风寒或脾虚生痰所致的咳嗽,尤其对痰白清稀、食欲不振者效果较好;枇杷叶性微寒,味苦,归肺、胃经,功在清肺止咳、降逆止呕,更适用于肺热咳嗽(痰黄黏稠)、气逆喘急或胃热呕吐,两者常配伍使用,如痰热咳嗽可用鼠曲草配枇杷叶、黄芩,增强清热化痰之效。

问题2:清明时节吃鼠曲草做的青团,有没有药用价值?
解答:清明时节制作的青团以鼠曲草(清明菜)为主要原料,其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鼠曲草本身具有化痰止咳、健脾之效,传统认为春季食用可“清湿浊、调脾胃”;二是青团中的糯米虽补中益气,但黏滞难化,而鼠曲草的清香和药性可制约糯米的滋腻,促进消化,青团含糖量和热量较高,糖尿病患者、肥胖人群及消化功能较弱者不宜过量食用,药用价值更多体现在食材的配伍平衡,而非治疗疾病。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乳糜尿中医治疗医案中辨证施治的关键经验与疗效如何?
« 上一篇 09-01
中药材大统如何推进产业统一化与质量振兴面临哪些问题?
下一篇 » 09-0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