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鸟能入药吗?它有哪些功效与正确使用方法?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8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布谷鸟,学名Cuculus canorus,又名杜鹃、郭公、勃姑等,属鹃形目杜鹃科杜鹃属鸟类,其名称源于夏季鸣叫声“布谷、布谷”的拟声,在我国传统中医药体系中,布谷鸟作为药用动物的历史可追溯至古代医籍,其肉、羽毛甚至粪便(即“杜鹃花”)在历代本草中均有零星记载,被认为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随着现代动物保护法规的完善及中医药研究的深入,布谷鸟的药用需结合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视角综合审视。

布谷鸟药材

布谷鸟药材的来源与基原

布谷鸟为候鸟,夏季遍布我国大部分地区,栖息于开阔林地、农田及丘陵地带,以昆虫为主要食物,作为药材,其药用部位主要为肉(全体)、羽毛及粪便(传统称“杜鹃花”),历代本草中,《本草纲目》记载:“布谷,鹞类也,似鹞而长尾,灰色无斑,声如促织,云‘击谷、击谷’,故曰布谷,夏至后则鸣,先鸣者主旱,后鸣者主雨,其肉甘温,无毒,主强阴益精,令人有子。”明确了其药用基原为布谷鸟肉,性味甘温,功效以补益为主,现代中医药典籍如《中国药用动物志》也收录了布谷鸟,指出其性味甘平,归肝、肾经,具有调经止带、补肾益精之效,但需注意来源合法性,禁止非法猎捕。

布谷鸟药材的传统功效与应用

性味归经

根据《本草纲目》及后世医家经验,布谷鸟肉性味甘温,归肝、肾经,其羽毛及粪便(杜鹃花)性味苦平,归肺、肝经,但应用较少,现代已基本弃用。

布谷鸟药材

核心功效

  • 补肾益精:传统用于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阳痿遗精、不孕不育等症,如《本草纲目》载其“主强阴益精,令人有子”,常与枸杞、菟丝子等补肾药配伍,增强疗效。
  • 调经止带:适用于女性气血两虚、冲任不固导致的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过多等症,可配合当归、阿胶等养血止血药同用。
  • 健脾养胃:部分古籍记载其肉能“和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可煮食或炖汤。

传统应用举例

  • 肾虚不孕:布谷鸟肉1只,去内脏,加枸杞15g、山药20g、红枣10枚,炖熟后食肉喝汤,每周1-2次。
  • 带下过多:布谷鸟肉炖煮时,加入艾叶10g、白果6枚,可温经止带,适用于寒湿带下。

布谷鸟药材的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

  • 内服:布谷鸟肉可煮食、炖汤或研末入丸散,用量一般为50-100g/次,研末每次3-6g。
  • 外用:羽毛或粪便(杜鹃花)传统用于治疗疮疡、疥癣,可研末外敷,但现代已极少使用。

使用注意

  • 禁忌人群:因性温热,阴虚火旺者(如五心烦热、口干舌燥、潮热盗汗)忌用;外感热病、实热证患者不宜食用。
  • 现代法规:布谷鸟属“三有”保护动物(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禁止非法猎捕、杀害、食用,其药用来源需为合法养殖或历史遗留合规制品,不可私自捕捉野生布谷鸟。
  • 配伍禁忌:不宜与萝卜、藜芦同食,传统认为会降低药效;性温,不宜与辛辣刺激食物同用,以免助热上火。

布谷鸟药材的现代研究概况

现代中医药对布谷鸟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于传统经验整理及动物保护层面,现有研究表明:

  • 成分分析:布谷鸟肉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维生素B族及微量元素(铁、锌、硒),具有营养补充作用,但其“补肾益精”的有效成分及药理机制尚未明确。
  • 药理作用:动物实验提示,其提取物可能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疲劳的作用,但缺乏临床研究数据支持,需进一步验证。
  • 资源保护:由于野生布谷鸟数量稳定但属于保护动物,其药用已逐渐被其他替代药材(如鹿茸、淫羊藿等补肾药)取代,传统用药需求大幅降低。

布谷鸟药材基本信息表

项目
来源 杜鹃科动物布谷鸟(Cuculus canorus)的肉
性味 甘,温
归经 肝、肾经
功效 补肾益精,调经止带,健脾养胃
主治 肾虚腰膝酸软、阳痿遗精、不孕不育;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脾胃虚弱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50-100g,或研末3-6g;外用:羽毛/粪便研末敷患处(传统)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者忌用;禁止食用野生个体;忌与萝卜、藜芦同用

相关问答FAQs

Q1:布谷鸟作为药材是否合法?是否可以自行捕捉食用?
A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布谷鸟属于“三有”保护动物,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猎捕、杀害、食用,若需药用,必须通过合法渠道获取(如历史合规库存或特殊养殖许可),个人私自捕捉、食用野生布谷鸟属于违法行为,将面临行政处罚;情节严重者,可能构成犯罪,现代临床已较少使用布谷鸟入药,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其他替代药材。

布谷鸟药材

Q2:布谷鸟药材适合哪些人群?哪些人不宜使用?
A2:传统认为,布谷鸟药材适合肾虚所致的不孕不育、腰膝酸软者;气血两虚导致的月经不调、带下过多者;以及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者,但需注意,因其性温热,以下人群不宜使用:① 阴虚火旺者(如出现五心烦热、盗汗、口干舌燥、舌红少苔等);② 外感热病或实热证患者(如发热、咳嗽痰黄、便秘等);③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传统认为其温性可能扰动胎气或影响乳汁);④ 对动物蛋白过敏者,使用前务必咨询专业中医师,辨证论治,避免盲目用药。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野生石蝉草图片有哪些形态特征?
« 上一篇 09-01
药材葫芦草的功效是什么?图片能展示哪些形态特征以便药用识别?
下一篇 » 09-0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