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鼠矢枣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鼠矢枣,又名鼠李子、臭李子、牛妈妈子,为鼠李科植物鼠李(Rhamnus davurica Pall.)的成熟果实,因其果实成熟后呈紫黑色,形态似鼠粪而得名,是我国传统民间用药,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多生于山坡林缘、灌丛中或路旁,作为一味性味苦寒的药材,鼠矢枣在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杀虫止痒等方面具有独特功效,其药用价值在历代医籍中均有记载,现代研究也进一步揭示了其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潜力。

药材鼠矢枣

植物形态与生长习性

鼠矢枣的原植物鼠李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米,树皮暗灰色,纵裂;小枝对生或近对生,褐色或红褐色,无毛或有细短柔毛,叶对生或在短枝上簇生,叶片纸质或近革质,卵圆形或椭圆形,长3-12厘米,宽2-5厘米,先端短渐尖或钝,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具细圆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沿脉被柔毛;叶柄长1-2.5厘米,被短柔毛,花单性,雌雄异株,黄绿色,通常5数,簇生于叶腋;雄花花萼裂片卵状披针形,花瓣匙形,雄蕊长于花瓣;雌花花柱2-3浅裂,核果倒卵球形或近球形,成熟时紫黑色,直径5-6毫米,基部有宿存的萼筒,果核通常2-3室,背面有3沟,花期5-6月,果期7-10月。

鼠李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喜阳但也耐半阴,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中性或钙质土壤中均能生长,常为山地灌丛的优势种,果实成熟时枝头挂满紫黑色小球,极具辨识度。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中医理论认为,鼠矢枣性味苦、涩,寒,归肝、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杀虫止痒之功效,其苦寒之性能清泻实热,涩味可收敛固涩,故常用于治疗以下病症:

肠胃积热,大便秘结

鼠矢枣富含蒽醌类成分(如大黄素、大黄酚等),能刺激肠黏膜,促进肠蠕动,抑制肠道水分吸收,从而发挥润肠通便的作用,对于热结便秘,症见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者,可单用煎服,或配伍火麻仁、杏仁、枳实等以增强泻热通便之效。

疥癣湿疹,皮肤瘙痒

外用鼠矢枣可取其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鼠矢枣提取物对多种皮肤癣菌(如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有抑制作用,同时能缓解炎症反应,治疗疥疮、湿疹、阴痒等,可将果实捣烂取汁外涂,或煎水熏洗患处,也可配伍苦参、蛇床子、地肤子等以增强疗效。

疮疡肿毒,咽喉肿痛

鼠矢枣的清热解毒作用还体现在治疗疮疡肿毒、咽喉肿痛等症,内服可配伍蒲公英、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煎汤服用;外用可将鲜果捣烂外敷,或研末调敷患处,以助消肿止痛,对于风热感冒所致的咽喉红肿、疼痛,也可用鼠矢枣配伍桔梗、甘草、薄荷等煎服。

药材鼠矢枣

虫积腹痛

《本草纲目》记载鼠李子“杀三虫”,其杀虫作用可能与所含的生物碱、黄酮类成分有关,对于蛔虫、绦虫等肠道寄生虫引起的腹痛、面黄肌瘦,可配使君子、苦楝皮、槟榔等驱虫药,以增强杀虫之效。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现代化学与药理学研究为鼠矢枣的传统功效提供了科学依据,其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如下:

蒽醌类化合物

包括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等,是鼠矢枣润肠通便的主要物质基础,此类成分口服后大部分未被吸收,到达大肠后被肠道细菌分解为蒽醌苷元,刺激结肠黏膜,增加蠕动,同时抑制钠和水的吸收,从而产生泻下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

如槲皮素、山奈酚等,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槲皮素能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山奈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同时可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的释放,缓解炎症反应。

三萜类与有机酸

熊果酸、齐墩果酸等三萜类成分具有保肝、抗肿瘤、调节免疫等作用;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酸可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食欲,辅助改善消化不良。

其他成分

还含有多糖、挥发油、甾体等成分,多糖类成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挥发油中的萜类化合物可能与其抗菌、驱虫功效相关。

药材鼠矢枣

临床应用与用法用量

内服

  • 便秘:鼠矢枣9-15克,煎汤服,或研末冲服,每次3-5克。
  • 疮疡肿毒:鼠矢枣15克,蒲公英30克,金银花15克,煎汤服,每日1剂。
  • 虫积腹痛:鼠矢枣10克,使君子15克(去壳),槟榔10克,煎汤服,晨起空腹服用。

外用

  • 疥癣湿疹:鲜鼠矢枣适量,捣烂取汁,涂于患处,每日2-3次;或用鼠矢枣30克,苦参30克,蛇床子30克,煎水熏洗,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
  • 疮疡溃烂:鼠矢枣焙干研末,麻油调敷患处,每日1次。

用法用量注意事项

内服常规剂量为3-15克,外用适量,因鼠矢枣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禁用,因其可能刺激肠道引发流产;不宜长期大量服用,以免导致电解质紊乱或依赖性。

鼠矢枣基本信息一览表

项目
拉丁学名 Rhamnus davurica Pall.
科属 鼠李科鼠李属
别名 鼠李子、臭李子、牛妈妈子、鼠矢枣(果实形态似鼠粪而得名)
分布 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生于山坡、林缘、灌丛中
药用部位 成熟果实
性味归经 苦、涩,寒;归肝、大肠经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杀虫止痒;用于便秘、疥癣、疮疡肿毒、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禁用;不宜长期大量服用;避免与藜芦同用(十八反)

现代研究与展望

近年来,对鼠矢枣的研究逐渐深入,除传统功效外,其在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等方面的潜力也受到关注,研究发现鼠矢枣中的蒽醌类成分对肝癌、胃癌等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抑制增殖相关基因表达有关;黄酮类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可减轻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对延缓衰老、预防慢性病具有积极意义。

目前对鼠矢枣的研究仍存在不足,如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优化、药效物质基础明确、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建立等有待进一步探索,未来可通过现代分离技术、分子生物学方法及临床试验,深入揭示其作用机制,为扩大临床应用范围、开发新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鼠矢枣和枳椇子都是“枣”类,功效有何不同?
解答:鼠矢枣与枳椇子虽同属鼠李科,但为不同植物,功效差异显著,鼠矢枣为鼠李的果实,性味苦寒,长于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杀虫止痒,常用于便秘、疥癣、疮疡肿毒等实证;枳椇子为枳椇的种子,性味甘平,能解酒毒、止渴除烦、补中益气,常用于醉酒烦渴、食积、气血不足等症,两者科属相近,但药用部位、性味归经及主治病证完全不同,需辨证使用。

问题2:服用鼠矢枣后出现腹泻怎么办?
解答:鼠矢枣含蒽醌类泻下成分,常规剂量下可能出现轻微排便,若出现明显腹泻(每日超过3次、水样便或伴腹痛、脱水),应立即停药,可适量饮用温糖水或小米粥以养胃,缓解肠道刺激;若腹泻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补液治疗,脾胃虚寒者用药前应咨询医师,避免自行服用,以免加重寒性症状。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医治疗十二指肠炎或溃疡,效果如何?有何独特优势?
« 上一篇 09-01
中草药大全的功效与作用具体有哪些实际应用与养生价值?
下一篇 » 09-0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