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刺根药材有何功效,使用时需注意哪些禁忌?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红刺根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的干燥根,别名糖刺根、红根刺、倒挂金钩根等,是我国传统民间常用草药,主产于华东、华南、西南等地的向阳山坡、灌丛及溪边,多为野生资源,亦有少量栽培,其药用历史悠久,在《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等古籍中均有相关记载,以根部入药,性平味甘涩,具有固精缩尿、涩肠止泻、收敛止血等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久泻久痢及跌打损伤等症,以下从药材基源、性状特征、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用法用量、采集加工、资源分布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红刺根 药材

药材性状特征

红刺根的性状特征可通过外观、质地、断面、气味等方面具体描述,具体见表1。

表1 红刺根药材性状特征表

项目 描述
外形 呈圆柱形,稍弯曲,长短不一,直径1.5-3.0 cm,表面红棕色或暗红棕色,有纵向皱纹及细密根痕,栓皮易脱落,露出红棕色皮部
质地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呈类圆形或偏心性,皮部厚,红棕色,木部淡黄色,呈放射状纹理,皮部与木部交界处常有黄白色或棕黄色环状纹
气味 气微,味甘、涩,嚼之有黏性
饮片特征 为类圆形厚片,直径0.3-0.8 cm,切面皮部红棕色,木部淡黄色,纹理放射状,周边红棕色,皱缩,偶有未去净的栓皮碎片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性味归经

红刺根性平,味甘、涩,归肾、膀胱、大肠经,其味甘能补,性平偏温,味涩能固,入肾经可固摄肾气,入膀胱经能约束膀胱,入大肠经可涩肠止泻,兼具补涩之效。

功效主治

  • 固精缩尿:用于肾虚不固所致的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等症,常与桑螵蛸、益智仁、菟丝子等配伍,增强固摄肾气之效。
  • 涩肠止泻:用于脾肾阳虚、肠滑不固之久泻久痢、便溏不止,常与肉豆蔻、补骨脂、诃子等温脾涩肠药同用,如《证治准绳》中“固肠散”即以红刺根为主药。
  • 收敛止血:用于崩漏下血、月经过多及外伤出血,其性涩能收敛,可配伍仙鹤草、艾叶、三七等止血药,增强止血固崩之效。
  • 活血化瘀:民间常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取其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之功,可单味捣烂外敷,或配伍当归、红花、乳香等内服外用。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

现代研究表明,红刺根主要含以下活性成分:

红刺根 药材

  • 鞣质类:含量约10%-15%,包括金樱子鞣质、仙鹤草素、没食子酸等,是其涩肠止泻、收敛止血的主要物质基础。
  • 有机酸:含苹果酸、枸橼酸、酒石酸等,可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液分泌。
  • 三萜类:如齐墩果酸、熊果酸等,具有抗炎、抗氧化、保肝等作用。
  • 其他:含多糖、黄酮类、挥发油及维生素C等,多糖可增强免疫功能,黄酮类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

药理作用

  • 涩肠止泻:鞣质可与肠道黏膜蛋白结合形成保护膜,减少分泌物,抑制肠道蠕动,缓解腹泻症状;对番泻叶所致的小鼠腹泻模型有显著抑制作用,止泻效果与阿托品相当。
  • 抑菌抗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熊果酸等三萜类成分可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 抗氧化:富含的多糖和黄酮类成分可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提高机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延缓衰老。
  • 免疫调节:红刺根多糖可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对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抑制有拮抗作用。

用法用量与使用禁忌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30g;或入丸散,每次3-6g,治疗遗精滑精、遗尿可单味煎服,或配伍益智仁、桑螵蛸等;治疗久泻久痢可配伍党参、白术、肉豆蔻等。
  • 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或煎水洗,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疮疡溃烂等。

使用禁忌

  • 实热证、便秘及内有湿热者禁用,因其性涩收敛,易闭门留寇,加重湿热或便秘。
  • 孕妇慎用,其收敛固涩作用可能影响胎儿,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不宜与铁器同煎,以免鞣质与铁结合降低药效,建议用砂锅、陶瓷锅煎煮。

采集加工与资源分布

采集加工

红刺根全年均可采挖,以秋、冬季采挖者质量最佳,此时根中鞣质及有效成分含量较高,采挖后,洗净泥土,趁鲜切片,厚度2-3 mm,晒干或阴干;若需长期保存,可置于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贮藏温度宜控制在25℃以下,相对湿度60%-70%。

资源分布

红刺根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生于海拔100-1600 m的向阳山坡、灌丛、溪边、路旁等处,常与茅莓、悬钩子等植物伴生,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其中湖南、广东、广西产量较大,品质较优,目前多为野生资源,由于过度采挖,部分地区资源量减少,已有部分地区开展人工栽培,以满足市场需求。

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随着红刺根药用需求增加,野生资源面临过度采挖压力,部分地区资源量下降,为保护这一传统药材资源,需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野生资源抚育,如在产区建立保护区,实行轮采轮挖;二是推广人工栽培技术,选育优良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三是规范采收标准,提倡采大留小、采留结合,确保资源再生;四是加强综合利用,开发红刺根深加工产品(如保健食品、化妆品等),提高资源利用价值。

相关问答(FAQs)

问:红刺根与金樱子果实功效有何区别?
答:红刺根(金樱子根)与金樱子果实同出一源,但功效侧重不同,红刺根性平偏温,味甘涩,以固涩为主,长于固精缩尿、涩肠止泻、收敛止血,常用于肾虚滑脱、久泻久痢、崩漏带下;金樱子果实性平,味酸甘,兼具固涩与补益之效,长于固精缩尿、涩肠止泻,且能缩尿固带,同时含丰富维生素C和有机酸,略能生津,常用于遗精滑精、尿频遗尿、脾虚久泻,亦可作为食疗食材(如金樱子膏),根更侧重“固脱”,果兼具“固涩+补益+生津”。

红刺根 药材

问:红刺根可以长期服用吗?长期服用需要注意什么?
答:红刺根性涩收敛,短期服用(1-2周)对遗精滑精、久泻久痢等症效果较好,但不宜长期服用,长期服用可能因鞣质含量过高,导致便秘、腹胀或影响营养吸收(如铁、钙等矿物质吸收),若需长期使用(如慢性肾病患者固摄肾气),应在医师指导下配伍其他药物(如健脾益气、滋阴润燥的党参、麦冬等),并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大便情况,一旦出现不适(如便秘加重、食欲减退等),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败夏草是什么药材?其药用功效、作用及具体使用方法有哪些?
« 上一篇 09-01
如何找到药材野槐树的清晰图片?
下一篇 » 09-0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