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结晶,在疾病防治、养生保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种类繁多,功效各异,以下为常见中草药的名称、性味归经及主要功效,帮助大家系统了解这一宝贵的传统医学资源。
常见中草药名称及功效一览表
中草药名称 | 性味归经 | 主要功效 |
---|---|---|
麻黄 |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
桂枝 | 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
薄荷 | 辛,凉;归肺、肝经 |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
柴胡 | 苦、辛,微寒;归肝、胆经 |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
黄芩 | 苦,寒;归肺、胆、脾、大肠经 |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
金银花 | 甘,寒;归肺、心、胃经 |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
生地黄 | 甘、苦,寒;归心、肝、肾经 |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止血 |
蒲公英 | 苦、甘,寒;归肝、胃经 |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清肝明目 |
人参 | 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经 |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 |
黄芪 | 甘,微温;归脾、肺经 |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
当归 | 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
枸杞子 | 甘,平;归肝、肾经 |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润肺 |
独活 | 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 | 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
丹参 | 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 | 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
半夏 | 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
酸枣仁 | 甘、酸,平;归肝、胆、心经 | 养心益肝,安神,敛汗 |
陈皮 | 辛、苦,温;归脾、肺经 |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
五味子 | 酸、甘,温;归肺、心、肾经 |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
茯苓 | 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
中草药的应用历史悠久,其功效基于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在使用时需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如“十八反”“十九畏”),部分药物具有毒性,需严格遵医嘱炮制和使用,避免盲目自行用药,中草药的采收、储存方法也会影响药效,如麻黄需秋季采割,晒干;人参需采挖后洗净晒干等,正确的炮制和储存是保证药效的重要环节。
相关问答FAQs
问:中草药是否可以长期服用?是否所有人都适合?
答:中草药是否适合长期服用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而定,如体质虚弱者需长期补益(如黄芪、枸杞子),但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避免“闭门留寇”或“过犹不及”,部分药物长期服用可能产生副作用,如甘草久服可能水肿,朱砂久服可能损伤肝肾,孕妇、儿童、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需谨慎,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长期服用。
问:日常生活中如何简单辨别中草药的真伪?
答:辨别中草药真伪可从外观、气味、质地等方面入手,如正品人参(山参)呈人形,有细密的横纹,芦头明显,味甘微苦;伪品可能外形相似但无横纹或纹理粗糙,气味刺鼻或无味,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选择有资质的药店或医疗机构,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药材,对于贵重药材(如冬虫夏草、燕窝等),建议寻求专业鉴定或使用检测工具,避免因假药影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