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蛾是中医学对以喉核(即扁桃体)红肿疼痛、表面或有黄白色脓点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的称谓,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扁桃体炎、慢性扁桃体炎等,中医认为乳蛾的发生多因外感风热、热毒侵袭,或肺胃素有积热,复感外邪,热毒壅滞喉核;或因病久伤阴,虚火上炎,灼烁喉核所致,治疗时需根据病因病机、病程阶段及证型特点,采用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的综合方案,以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扶正固本为基本原则。
中医内治法
内治法是乳蛾治疗的核心,需结合辨证论治,分为实证(风热外袭、热毒炽盛)与虚证(肺胃阴虚、肾阴虚火旺)两大类,分别采用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滋养肺胃、滋阴降火等治法。
(一)实证
风热外袭证
- 辨证要点:多见于乳蛾初期,发热轻,喉核红肿,咽痛明显,吞咽时加重,伴咽干、咳嗽,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
- 治法:疏风清热,利咽消肿。
- 代表方剂:银翘散加减(吴鞠通《温病条辨》)。
- 常用药物:金银花15g、连翘15g、荆芥10g、薄荷6g(后下)、牛蒡子12g、桔梗10g、甘草6g、芦根15g、竹叶10g。
- 加减:咽痛甚者加马勃10g、玄参12g以解毒利咽;咳嗽明显者加杏仁10g、前胡10g以宣肺止咳;若夹湿浊(苔腻)加藿香10g、佩兰10g以化湿和中。
热毒炽盛证
- 辨证要点:多见于乳蛾急性期,高热(体温39℃以上),喉核红肿显著,表面可见黄白色脓点,咽痛剧烈,吞咽困难,伴口渴喜饮、便秘,舌红,苔黄厚,脉洪数。
-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排脓。
- 代表方剂:清咽利膈汤(《外科正宗》)加减。
- 常用药物:黄芩12g、黄连10g、栀子10g、金银花20g、连翘15g、牛蒡子12g、玄参15g、生大黄6g(后下)、芒硝6g(冲服)、桔梗10g、甘草6g。
- 加减:高热不退加石膏30g(先煎)、知母12g以清气分实热;脓点多者加蒲公英20g、败酱草15g以增强解毒排脓;若热毒深陷,肿痛连及颌下,加夏枯草15g、浙贝母12g以散结消肿。
(二)虚证
肺胃阴虚证
- 辨证要点:多见于乳蛾慢性期或反复发作,喉核微红肿,咽干痒痛,干咳少痰,伴手足心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 治法:滋养肺胃,生津利咽。
- 代表方剂:甘露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 常用药物:生地15g、熟地15g、麦冬15g、天冬12g、石斛12g、黄芩10g、枇杷叶12g(炙)、枳壳10g、甘草6g。
- 加减:虚火旺者加知母10g、黄柏10g以滋阴降火;咽干明显加沙参15g、玉竹12g以养阴生津;若气短乏力(气阴两虚)加太子参15g、黄芪15g以益气养阴。
肾阴虚火旺证
- 辨证要点:多见于病程较长者,喉核暗红,干痛隐隐,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 治法:滋阴降火,利咽消肿。
- 代表方剂: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加减。
- 常用药物:知母10g、黄柏10g、熟地20g、山茱萸12g、山药15g、泽泻10g、牡丹皮10g、茯苓15g、玄参12g、麦冬12g。
- 加减:咽痛甚者加桔梗10g、甘草6g以利咽;耳鸣加枸杞子15g、菊花10g以滋肾明目;盗汗加五味子6g、浮小麦15g以敛阴止汗。
中医外治法
外治法可直接作用于喉核局部,快速缓解肿痛、促进脓液吸收,常与内治法联用,尤其适用于急性期或咽痛剧烈者。
(一)含漱法
- 药物组成:金银花15g、连翘15g、薄荷10g、甘草6g,煎取药液200ml,过滤后放凉。
- 操作方法:每次含漱20-30ml,含漱3-5分钟,每日4-6次,可清洁咽喉、减轻黏膜水肿。
(二)吹药法
- 常用药物:冰硼散(《外科正宗》:玄明粉、硼砂、冰片、朱砂)、锡类散(《金匮要略》:牛黄、冰片、青黛、珍珠等)、珠黄散(《医宗金鉴》:珍珠、牛黄、冰片等)。
- 操作方法:用喷粉器或干净纸筒将药粉少许吹于喉核及咽部,每日3-4次,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适用于喉核红肿、有脓点者。
(三)针灸疗法
- 取穴:少商(双)、商阳(双)、合谷(双)、曲池(双)、天突、颊车。
- 操作方法:少商、商阳用三棱针点刺放血3-5滴;其余穴位用毫针泻法(热证用提插捻转泻法),留针20分钟,每日1次,3-5次为一疗程,适用于风热、热毒证,可泄热解毒、通络止痛。
(四)放血疗法
- 部位:耳尖、耳背静脉、喉结旁(人迎穴附近浅表静脉)。
-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快速点刺,挤出血液3-5滴,每周1-2次,适用于高热、喉核红肿剧烈者,有“泄热邪、开壅滞”之效。
(五)外敷法
- 药物组成:如意金黄散(《外科正宗》:大黄、黄柏、姜黄、白芷等)或芙蓉膏(《中医外科学》:芙蓉叶、大黄、黄连等),用蜂蜜或醋调糊。
- 操作方法:敷于下颌角(喉核对应体表位置),每日1次,每次4-6小时,适用于乳蛾肿大连及颌下者,可清热消肿、散结止痛。
其他疗法
- 饮食调理:急性期宜食清淡流质(如绿豆汤、梨汁),忌辛辣、油炸、肥甘厚味;慢性期宜食滋阴润燥之品(如百合、银耳、山药),忌烟酒及过烫食物。
- 情志调畅:避免焦虑、抑郁,保持心情舒畅,因“肝郁化火”可加重咽痛。
- 起居调护: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预防感冒。
辨证论治简表
证型 | 辨证要点 | 治法 | 代表方剂 | 常用药物(举例) |
---|---|---|---|---|
风热外袭证 | 发热轻、喉核红肿、咽痛、苔薄黄 | 疏风清热,利咽消肿 | 银翘散 | 金银花、连翘、荆芥、薄荷、牛蒡子 |
热毒炽盛证 | 高热、喉核脓点、咽痛剧、便秘 | 清热解毒,消肿排脓 | 清咽利膈汤 | 黄芩、黄连、大黄、蒲公英、芒硝 |
肺胃阴虚证 | 喉核微红、咽干痒、干咳、舌红少苔 | 滋养肺胃,生津利咽 | 甘露饮 | 生地、麦冬、石斛、枇杷叶、沙参 |
肾阴虚火旺证 | 喉核暗红、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 滋阴降火,利咽消肿 | 知柏地黄丸 | 知母、黄柏、熟地、山茱萸、玄参 |
相关问答(FAQs)
问:乳蛾反复发作,中医如何调理?
答:乳蛾反复发作多与正气不足、邪毒留恋有关,中医调理需“扶正祛邪”并举,急性期以清热解毒为主(如银翘散、清咽利膈汤),控制症状;缓解期以扶正固本为主,根据证型选用:①肺胃阴虚者,用甘露饮、沙参麦冬汤滋养肺胃;②肾阴虚火旺者,用知柏地黄丸、百合固金丸滋阴降火;③气虚易感者,用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益气固表,同时配合艾灸足三里、关元穴(每周2-3次,每次15分钟)增强体质,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口腔卫生,减少复发诱因。
问:乳蛾西药治疗无效时,中医治疗的优势是什么?
答:西药治疗乳蛾(如抗生素)主要针对细菌感染,但对病毒感染效果有限,且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或肠道菌群失调,中医治疗乳蛾的优势在于:①整体辨证,个体化用药:根据“风热、热毒、阴虚”等不同证型,内服中药+外治法(如吹药、放血)综合调理,既治标(消肿止痛),又治本(调节体质);②减少副作用:中药多为天然药物,不易产生耐药性,如银翘散、甘露饮等方剂药性平和,适合长期调理;③改善体质:慢性乳蛾患者常伴气阴两虚,中医通过益气、滋阴、健脾等方法,可增强免疫力,降低复发率,尤其适合反复发作或西药治疗无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