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痔疮图片药方真实有效吗?如何辨证施治效果最佳?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医治疗 正文

中医治疗痔疮历史悠久,强调辨证论治,内服外治相结合,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改善局部气血运行达到治疗效果,中医认为痔疮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久坐久立、便秘等因素导致湿热下注、气血瘀滞、气虚下陷,常见风伤肠络、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脾虚气陷等证型,治疗需根据不同证型选用药方,并结合外治法缓解症状。

中医辨证论治与内服药方

风伤肠络证

症状: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肛门瘙痒,舌红苔薄白,脉浮。
治法:清热凉血,祛风止血。
代表方剂:凉血地黄汤加减。
组成:生地黄15g,赤芍12g,当归尾10g,地榆炭15g,槐花12g,黄芩10g,荆芥炭10g,防风6g,甘草6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7日为1个疗程。
方解:方中生地黄、赤芍清热凉血;地榆炭、槐花凉血止血;当归尾活血化瘀;黄芩清泻大肠湿热;荆芥炭、防风祛风止血;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凉血、祛风止血之效。

湿热下注证

症状:肛门肿痛,坠胀不适,大便出血,血色暗红,大便黏滞不爽,口干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消肿止痛。
代表方剂:止痛如神汤加减。
组成:秦艽12g,桃仁10g,皂角子10g,苍术10g,防风10g,黄柏12g,当归尾10g,泽泻12g,槟榔10g,熟大黄6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0日为1个疗程。
方解:秦艽、防风祛风除湿;桃仁、当归尾活血化瘀;皂角子、苍术燥湿健脾;黄柏、泽泻清利湿热;熟大黄通腑泻热;槟榔行气导滞,全方清热利湿、消肿止痛之力较强,适用于痔疮急性肿痛期。

气滞血瘀证

症状:肛门刺痛,肛周肿块色紫暗,触之较硬,大便时疼痛加剧,舌暗红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涩。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代表方剂:桃仁承气汤加减。
组成:桃仁12g,大黄10g(后下),桂枝6g,芒硝6g(冲服),当归尾12g,赤芍12g,枳壳10g,甘草6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芒硝分2次冲服,7日为1个疗程。
方解:桃仁、大黄活血化瘀、通腑泻热;桂枝温通血脉,助桃仁化瘀;芒硝软坚散结;当归尾、赤芍增强活血之力;枳壳行气宽中;甘草调和诸药,适用于血栓性外痔或嵌顿痔瘀血明显者。

脾虚气陷证

症状:肛门坠胀,痔核脱出需手法复位,便血色淡,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健脾益气,升提固脱。
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加减。
组成:黄芪20g,党参15g,白术12g,陈皮10g,升麻6g,柴胡6g,当归10g,炙甘草6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4日为1个疗程。
方解:黄芪、党参、白术健脾益气;陈皮理气健脾;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当归补血活血;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补气升提,适用于痔疮反复脱出、气虚明显者。

中医外治法

外治法可直接作用于患处,缓解肿痛、出血、脱出等症状,常与内治法联合使用。

熏洗法

药物组成:五倍子15g,芒硝15g,苦参20g,黄柏15g,蒲公英20g,乳香10g,没药10g。
用法:将上述药物加水2000ml,煮沸后先熏蒸肛门,待温度降至40℃左右时坐浴,每次15-20分钟,每日2次,7日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利湿、消肿止痛、活血化瘀,适用于痔疮肿痛、出血期。

外敷法

药物组成:冰片5g,麝香1g(或用人工麝香替代),黄连粉10g,青黛10g,凡士林100g。
用法:将冰片、麝香、黄连粉、青黛研细末,与凡士林调匀成膏,涂于纱布上,敷于患处,每日1次,适用于痔疮肿痛、破溃者。

栓剂纳肛法

药物组成:熊胆粉3g,冰片2g,珍珠粉5g,半合成脂肪酸酯适量。
用法:将药物混合制成栓剂,每次1枚,纳肛后保留,每日2次,适用于内痔出血、脱出。

内服药方汇总表

证型 方剂名称 主要组成 功效 疗程
风伤肠络证 凉血地黄汤 生地黄、赤芍、地榆炭、槐花、黄芩、荆芥炭 清热凉血、祛风止血 7日
湿热下注证 止痛如神汤 秦艽、桃仁、黄柏、苍术、泽泻、熟大黄 清热利湿、消肿止痛 10日
气滞血瘀证 桃仁承气汤 桃仁、大黄、桂枝、芒硝、当归尾 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7日
脾虚气陷证 补中益气汤 黄芪、党参、白术、升麻、柴胡 健脾益气、升提固脱 14日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中医治疗痔疮需要多久才能见效?
答:中医治疗痔疮的见效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证型及个体差异相关,轻症(如Ⅰ期内痔出血、轻度肿痛)通过内服汤药配合外治法,通常3-5天可缓解症状;中度(如Ⅱ-Ⅲ期内痔脱出、血栓性外痔)需7-14天;重症(如嵌顿痔、混合痔脱出不能回纳)需14-30天,必要时需结合手术治疗,建议坚持用药,同时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久站、保持大便通畅,以巩固疗效。

问题2:痔疮患者日常饮食有哪些禁忌?如何调理?
答:痔疮患者饮食需避免辛辣刺激(如辣椒、花椒、白酒)、油腻煎炸(如炸鸡、肥肉)及生冷寒凉(如冰饮、生冷瓜果)食物,以免加重湿热或气血瘀滞,宜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芹菜、菠菜、燕麦、红薯),多饮水(每日1500-2000ml),保持大便通畅,可适当食用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作用的食物,如绿豆、冬瓜、莲藕、马齿苋等,脾虚气陷者可常食山药、莲子、红枣粥等健脾益气之品,同时避免久蹲厕所,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过度用力。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哪些中草药能治马咳嗽?效果与用法如何?
« 上一篇 09-02
胆气虚有哪些典型症状?中医治疗方如何辨证施治?
下一篇 » 09-02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