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见肿消的学名究竟是什么?请告知。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见肿消的学名为Phytolacca acinosa Roxb.,系商陆科商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商陆、山萝卜、野萝卜等,其名称多源于民间应用特点——外用治疗痈肿疮毒时,患处可见肿消之效,故得“见肿消”之名,该药在我国分布广泛,除新疆、西藏外,各地均有野生资源,多生于林缘、路旁、山坡沟谷等湿润处。

中草药见肿消学名

见肿消植株高0.5-1.5米,全株无毛,根肥大肉质,呈圆锥形或纺锤形,外皮淡黄色或灰褐色,横断面有同心环纹(鉴别特征之一),茎直立,绿色或带紫红色,有纵沟,叶互生,叶片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0-25厘米,宽5-10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主脉3条,背面凸起;叶柄长1.5-3厘米,总状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直立,长10-20厘米;花两性,小花梗细,基部有苞片;花被片5,卵形,白色或淡绿色,雄蕊8-10枚,心皮8-10枚,离生,浆果扁球形,熟时紫黑色,种子肾形,黑色,具光泽。

其性寒,味苦;有毒,归肺、脾、肾、大肠经,历代本草对毒性均有记载,《本草纲目》言“商陆……其味苦寒,有毒”,故临床应用需严格遵循炮制规范与用量标准,以泻下逐水、消肿散结为主要功效,内服可治疗水肿、臌胀、二便不通等实证,如《神农本草经》记载其“主水胀,疝瘕,痹,熨除痈肿”;外用则擅长解毒散结,用于痈肿疮毒、乳腺炎、淋巴结结核、皮肤癣疾、蛇虫咬伤等,民间常鲜品捣烂外敷患处,或煎水清洗伤口。

内服煎汤,用量需严格控制,炮制后常用量为3-6克,过量易致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严重者可出现呼吸抑制、惊厥甚至死亡,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患处,注意避免长时间大面积使用,以防皮肤刺激,炮制方法以醋制为主,取净商陆,加醋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晾凉,可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孕妇、体弱者及脾胃虚寒者禁用;不宜与甘草同用,以免增加毒性;用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若内服后出现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中草药见肿消学名

民间常有将“见肿消”与其他同名或功效相似的植物混淆的情况,需注意鉴别,以下是常见混淆品种与见肿消的对比:

植物名称 科属 形态特征 性味功效 毒性
见肿消 商陆科 根圆锥形有同心环纹,叶卵状椭圆形 苦寒,泻下逐水、消肿散结 有毒
土大黄 蓼科 根黄色无环纹,叶披针形 苦寒,泻热通便、解毒消肿 无毒
美洲商陆 商陆科 全株带紫红色,果序下垂 苦寒,毒性较商陆更强 大毒

相关问答FAQs

  1. 见肿消和土大黄如何区分?
    见肿消为商陆科植物,根肥大呈圆锥形,横断面有明显的同心环纹,叶卵状椭圆形,性味苦寒且有毒,主要功效为泻下逐水、消肿散结;土大黄为蓼科植物,根黄色或黄褐色,无同心环纹,叶披针形,性味苦寒但无毒,主要功效为泻热通便、解毒消肿,两者科属、形态、毒性及功效均有显著差异,不可混用。

    中草药见肿消学名

  2. 为什么见肿消内服必须炮制?
    见肿消生品含有商陆皂苷等有毒成分,直接内服易引发中毒,损害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通过醋制炮制,可破坏部分有毒成分,降低毒性,同时缓和其峻泻之性,增强消肿散结的功效,炮制后还能去除部分刺激性物质,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确保用药安全,临床应用时必须使用炮制后的见肿消,且严格控制在安全用量范围内。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卢氏最贵的药材究竟是哪一种?
« 上一篇 09-02
中药材兰草的药用价值与应用方法是什么?
下一篇 » 09-02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