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腰部岔气有哪些好方法?效果如何?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医治疗 正文

腰部岔气在中医属“伤筋”“闪腰”范畴,多因突然扭挫、姿势不当导致腰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劳损过度、肝肾亏虚致筋脉失养,“不荣则痛”,中医治疗以“通络止痛、调和气血、补益肝肾”为原则,综合运用外治与内治法,效果显著。

腰部岔气中医治疗

从病因病机看,腰部岔气可分为气滞血瘀与肝肾亏虚两型,气滞血瘀者多因跌仆闪挫,致腰部经络受损,气机壅滞,血行瘀阻,表现为刺痛固定、拒按,活动受限;肝肾亏虚者则因年老体弱、劳损过度,肝血不足、肾精亏虚,筋脉失于濡养,表现为酸痛隐隐、劳累加重,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中医治疗以外治为主,辅以内调,外治法中,针灸是常用手段,通过刺激特定穴位疏通经络,主穴取肾俞(补肾气、强腰脊)、腰阳关(温通经络、散寒止痛)、委中(“腰背委中求”,通经活络)、阿是穴(局部痛点,直达病所);气滞血瘀型加膈俞(血会,理气活血)、血海(化瘀);肝肾亏虚型加太溪(补肾阴)、命门(补肾阳),操作时,肾俞、腰阳关用补法,委中、阿是穴用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推拿可缓解肌肉痉挛,患者俯卧,医者用滚法放松腰肌3-5分钟,重点按揉肾俞、委中、阿是穴,以酸胀为度;再用拇指弹拨紧张肌束;最后行斜扳法调整腰椎小关节,操作需稳、准、轻,急性期(24小时内)禁用暴力手法,拔罐则取腰背部膀胱经(第一、二侧线)、阿是穴,留罐10-15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适用于气滞血瘀型,每日或隔日1次,中药外敷可增强活血止痛效果,取当归、川芎、红花、乳香、没药各20g,研末后用黄酒调糊,敷于阿是穴,纱布固定,每日1次,每次6-8小时,急性期24小时后使用。

内治法需分证论治,气滞血瘀型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没药、五灵脂、牛膝、地龙、羌活、秦艽、香附、甘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肝肾亏虚型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中成药可选活血止痛胶囊(气滞血瘀型)或壮腰健肾丸(肝肾亏虚型),口服,每日3次,每次4-6粒。

腰部岔气中医治疗

调护对康复至关重要,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1-2天,避免弯腰、负重;腰部注意保暖,避免受寒;疼痛缓解后可进行“小燕飞”“五点支撑”等腰背肌功能锻炼,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增强腰部稳定性。

以下为常用穴位操作简表:

穴位 定位 主治 操作方法
肾俞 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补肾气、强腰脊 直刺1-1.5寸,补法
腰阳关 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温通经络、散寒止痛 直刺0.5-1寸,平补平泻
委中 腘窝横纹中点 通经活络、治腰痛 直刺1-1.5寸,或点刺放血
阿是穴 腰部压痛点 活血止痛、局部通络 直刺或斜刺0.5-1寸,泻法

FAQs

腰部岔气中医治疗

  1. 腰部岔气后能立即热敷吗?
    答:急性期(24小时内)不宜热敷,此时局部毛细血管可能破裂,热敷会加重出血和肿胀,应先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收缩血管;24小时后,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2. 中医治疗腰部岔气多久能见效?
    答:轻症患者(单纯气滞)经针灸、推拿1-2次即可缓解;中重度患者(伴血瘀或肝肾亏虚)需综合治疗5-10天,配合调护多可痊愈;若治疗1周无效或疼痛加剧,需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等器质性病变,及时就医。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根部药材种子优质繁育需关注哪些关键要素?
« 上一篇 09-03
图片中哪些中草药能治疗肾炎?
下一篇 » 09-03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