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球状药材在中医药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因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和显著的药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与养生保健,这类药材多来源于植物的块茎、块根、种子等部位,外观呈白色或类白色,球形、类球形及不规则球形,兼具燥湿化痰、祛风散结、收敛止血、利水渗湿等多种功效,以下就常见白色球状药材的来源、性状、性味归经、功效应用及使用注意等进行详细阐述,并通过表格对比其核心特征,最后附相关问答以解答常见疑问。
常见白色球状药材详解
半夏
来源: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
性状: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0.5-1.5cm,表面白色或类白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功效应用: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
使用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生品对口腔、黏膜有强烈刺激性,需炮制后(如姜半夏、法半夏)入药,孕妇慎用。
白附子
来源: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 Engl.的干燥块茎。
性状: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5cm,直径1-2cm,表面白色至黄白色,顶端有茎痕或芽痕,周围密生小瘤状突起;下部钝圆,具纵纹及须根痕,质坚硬,断面白色,粉性。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胃、肝经。
功效应用: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歪斜,语言謇涩,惊风癫痫,破伤风,痰厥头痛,偏正头痛,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使用注意:孕妇禁用,生品内服宜慎,需炮制(如制白附子)后使用,过量可致中毒。
白芥子
来源: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apis alba L.或芥Brassica juncea(L.)Czern.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状:呈类球形,直径1.5-2.5mm,表面灰白色或淡黄白色,具细微网纹,种脐处凸起,可见淡棕色点状种脐,种皮薄,子叶2片,黄色,富油性。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应用: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寒痰咳嗽,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使用注意:外敷有刺激,皮肤过敏者及孕妇忌用;久咳肺阴亏虚者慎用。
白蔹
来源:葡萄科植物白蔹Ampelopsis japonica(Thunb.)Makino的干燥块根。
性状:呈纺锤形或类球形,直径2-4cm,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样突起,栓皮脱落处呈淡褐色,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心、肝、胃经。
功效应用: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敛疮生肌,用于痈疽发背,疔疮,瘰疬,水火烫伤。
使用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脾胃虚寒者慎用。
白及
来源: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 f.的干燥块茎。
性状:呈不规则扁球形,常有2-3个分叉,直径1.5-3cm,表面黄白色至棕黄色,有数个同心环节,上有须根痕;顶端有突起的茎痕,质坚硬,断面灰白色,角质样,散生维管束小点。
性味归经: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
功效应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
使用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外用可致过敏,应慎用。
薏苡仁
来源: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 var. ma-yuen(Roman.)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
性状:呈宽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8mm,宽3-6mm,表面乳白色,光滑,有淡棕色点状种脐,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
性味归经: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
功效应用: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便秘、尿多者不宜多用。
常见白色球状药材性状对比表
药材名称 | 性状特征(大小、颜色、表面、质地) | 主要功效 |
---|---|---|
半夏 | 直径0.5-1.5cm,白色或类白色,顶端有凹陷茎痕,周围麻点状根痕,质坚实,断面洁白粉性 |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
白附子 | 直径1-2cm,白色至黄白色,顶端有茎痕或芽痕,周围小瘤状突起,质坚硬,断面白色粉性 | 祛风痰,定惊搐,止痛 |
白芥子 | 直径1.5-2.5mm,类球形,灰白色或淡黄白色,具细微网纹,种脐凸起,子叶黄色富油性 | 温肺豁痰,利气散结 |
白蔹 | 直径2-4cm,类白色或淡红棕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栓皮脱落处淡褐色,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 |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
白及 | 直径1.5-3cm,不规则扁球形,黄白色至棕黄色,有同心环节及须根痕,断面灰白色角质样 |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
薏苡仁 | 长4-8mm,宽卵形,乳白色,光滑,有淡棕色种脐,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 | 利水渗湿,健脾止泻 |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白色球状药材中哪些具有毒性,使用时需注意什么?
解答:半夏、白附子等具有毒性,半夏生品含草酸钙针晶及挥发油,对口腔、咽喉有强烈刺激性,可导致肿胀、失音,需经炮制(如姜制、矾制)降低毒性后入药,且严格控制剂量(一般3-10g),不宜长期服用,白附子含胆碱、β-谷甾醇等,生品内服易致中毒(表现为口舌麻木、流涎、呼吸困难等),需炮制(如白矾制)后使用,孕妇、阴虚血虚及热盛者禁用,用量一般3-6g,使用时需遵医嘱,避免自行搭配其他药物,以免毒性叠加。
问题2:如何通过性状区分白及与白蔹?
解答:白及与白蔹均为白色球状块根,但可通过以下特征区分:①形状:白及呈不规则扁球形,常有2-3个分叉;白蔹呈纺锤形或类球形,多单生,少分叉。②表面:白及表面有数个“同心环节”(如鳞叶痕),顶端茎痕突出,周围有须根痕;白蔹表面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样突起”,栓皮常部分脱落,露出淡褐色内皮。③断面:白及断面灰白色,角质样(质地坚硬如角质),散有黄色维管束小点;白蔹断面白色,粉性(易磨成粉末),无角质样特征。④气味:白及无臭,味苦、甘、涩,嚼之有黏性;白蔹无臭,味苦,无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