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汁不通是产后常见问题,指产后乳汁分泌量少,或乳汁排出不畅,甚则乳汁不下,中医称为“缺乳”“乳痈初起”等,中医认为,乳汁为气血所化,赖气以运行,其生成与排泄与肝、脾、胃、肾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治疗当以“通乳”为核心,结合辨证论治,调理气血、疏通乳络为基本原则,同时兼顾外治、食疗等多法联用,以促进乳汁分泌通畅。
乳汁不通的中医病因病机
乳汁不通的病位在乳房,与肝、脾、胃功能失调关系密切,中医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疏泄,能调节乳汁排泄;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则乳汁充足;肾主生殖,肾气充足则乳汁生化有源,若情志不畅致肝气郁结,乳络瘀滞;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乳汁无源;或痰湿内阻,乳络壅塞,均可导致乳汁不通,常见证型包括肝郁气滞、气血虚弱、痰湿阻滞三类,临床需根据症状特点辨证施治。
辨证论治
(一)肝郁气滞型
病因病机:产后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气机壅滞,乳络不畅,乳汁不得外行。
主症:产后乳汁不行或量少,乳房胀硬疼痛,皮色不变或微红,胸闷胁胀,情志抑郁,食欲不振,舌质正常或偏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
治法:疏肝解郁,通络下乳。
方药:以下乳涌泉散为主方加减,药用柴胡、当归、白芍、川芎、生地、花粉、漏芦、通草、穿山甲、王不留行、甘草等,若乳房胀痛明显者,加橘核、路路通以增强行气通络;若兼有口苦、苔黄等热象者,加栀子、黄芩清肝热。
(二)气血虚弱型
病因病机:脾胃素弱,或产后失血过多,气血亏虚,乳汁生化无源,或乳络不充,乳汁运行无力。
主症:产后乳汁量少或全无,乳房柔软无胀感,乳汁清稀,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头晕心悸,纳少便溏,舌质淡、苔少,脉虚细。
治法:补气养血,通乳下乳。
方药:以通乳丹为主方加减,药用黄芪、党参、茯苓、当归、白芍、熟地、麦冬、木通、猪蹄(煎汤代水)等,若气虚明显者,加人参、白术增强补气之力;若血虚甚者,加阿胶、枸杞子养血;若食欲不振者,加山楂、神曲健脾消食。
(三)痰湿阻滞型
病因病机:脾失健运,痰湿内生,壅阻乳络,乳汁不得畅通。
主症:产后乳汁量少,乳房丰满或胀满微痛,但乳汁黏稠难出,或乳汁不下,形体肥胖,胸闷痰多,纳呆便溏,舌体胖大、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健脾化痰,通络下乳。
方药:以苍附导痰丸合漏芦散加减,药用苍术、香附、陈皮、茯苓、胆南星、枳壳、漏芦、通草、王不留行、甘草等,若痰湿化热者,加黄连、贝母清热化痰;若脾虚甚者,加党参、白术健脾益气。
中医外治法
外治法通过局部刺激或药物渗透,直接作用于乳房,疏通乳络,配合内治可增强疗效,尤其适用于乳络壅滞型乳汁不通。
(一)针灸治疗
取穴:主取膻中(两乳头连线中点)、乳根(第五肋间隙,乳头直下)、少泽(小指尺侧指甲角旁0.1寸),配取肝俞、脾俞、足三里、太冲等。
操作:毫针常规消毒,膻中向乳房方向平刺0.5-0.8寸,乳根直刺或斜刺0.5-0.8寸,少泽点刺放血2-3滴,肝俞、脾俞向脊柱斜刺0.5-0.7寸,足三里直刺1-1.5寸,太冲直刺0.5-0.8寸,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
(二)推拿按摩
手法: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暴露乳房,术者双手涂抹少量润滑油,先轻揉乳房周围,用指腹从乳房基底部向乳头方向放射状按摩,力度以产妇能耐受为度,每次5-10分钟;然后按揉膻中、乳根、少泽、足三里等穴,每穴1-2分钟;最后用五指拿法提拿乳头数次,以疏通乳络,每日1-2次,注意避免暴力挤压,防止乳房损伤。
(三)中药外敷
药物组成:蒲公英30g,路路通20g,王不留行20g,穿山甲10g,木通15g,柴胡10g。
用法:将上述药物捣碎为末,用黄酒或醋调成糊状,外敷于乳房胀硬处(避开乳头),覆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2次,具有清热解毒、通络下乳之效,适用于肝郁气滞或乳痈初起者。
食疗调理
食疗是中医治疗乳汁不通的重要辅助手段,根据不同证型选择合适食疗方,可调理气血、健脾通乳,以下是常见证型食疗方汇总:
证型 | 食疗方名称 | 材料(用量为成人1次量) | 做法 | 功效 |
---|---|---|---|---|
肝郁气滞型 | 陈皮佛手粥 | 陈皮10g,佛手15g,粳米100g,红糖适量 | 陈皮、佛手煎水取汁,与粳米同煮为粥,临熟加红糖调味,晨起空腹食用 | 疏肝理气,健脾开胃,缓解乳房胀痛 |
肝郁气滞型 | 玫瑰花茶 | 玫瑰花10g,红糖10g | 玫瑰花用沸水冲泡,加红糖焖5分钟,代茶频饮 | 疏肝解郁,活血调经,改善情志抑郁 |
气血虚弱型 | 黄芪猪蹄汤 | 黄芪30g,猪蹄1只(约500g),生姜3片,红枣5枚 | 猪蹄焯水后与黄芪、生姜、红枣同炖,煮至猪蹄烂熟,加盐调味,喝汤吃肉 | 补气养血,通乳下乳,适用于气血不足之乳汁稀少 |
气血虚弱型 | 花生莲藕汤 | 花生50g,莲藕200g,红枣10枚,红糖适量 | 莲藕去皮切块,与花生、红枣同煮,熟后加红糖调味,每日分2次食用 | 健脾养血,养胃生津,增强乳汁分泌 |
痰湿阻滞型 | 茯苓山药粥 | 茯苓15g,山药30g,粳米100g,陈皮5g | 茯苓、陈皮先煎水取汁,山药切丁与粳米同煮为粥,加少量白糖调味,早晚食用 | 健脾化痰,渗湿通络,改善痰湿壅滞之乳房胀满 |
痰湿阻滞型 | 陈皮薏米水 | 陈皮5g,薏米30g,冰糖适量 | 薏米提前浸泡,与陈皮同煮30分钟,加冰糖调味,代茶频饮 | 健脾利湿,化痰散结,减少痰湿生成 |
日常调护
- 情志调摄: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肝主疏泄,情志舒畅则乳络通畅。
- 哺乳指导:正确哺乳,按需哺乳,每次哺乳尽量排空乳房,避免乳汁淤积;哺乳时避免含乳头睡觉,防止乳头皲裂。
- 饮食禁忌: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品,以免损伤脾胃或加重气滞;气血虚弱者可适当增加温补气血食物,如红枣、桂圆、瘦肉等。
- 生活起居: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产后康复锻炼,如产后瑜伽、散步等,促进气血运行。
相关问答FAQs
问:乳汁不通自己可以按摩吗?需要注意什么?
答:产妇可自行轻柔按摩乳房辅助通乳,但需注意手法正确:①双手洗净,涂抹少量润滑油(如橄榄油、婴儿润肤露);②用指腹从乳房基底部向乳头方向放射状按摩,力度适中,避免用力挤压乳房硬块;③按摩时可配合按揉膻中、乳根等穴位;若乳房出现红肿热痛、发热等乳痈表现,需及时就医,避免不当按摩加重病情。
问:中医治疗乳汁不通多久能见效?如果无效怎么办?
答:中医治疗乳汁不通的见效时间因证型、病情轻重及个体差异而异,一般肝郁气滞型通过疏肝理气、通络下乳,3-5天可见乳汁分泌增多;气血虚弱型需补养气血,通常1周左右见效;痰湿阻滞型健脾化痰通络,5-7天逐渐改善,若治疗1周后乳汁量仍无改善,或出现乳房红肿、高热等症,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排除乳腺管堵塞、乳腺炎等问题,必要时结合现代医学检查(如乳腺超声),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