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香中药材的功效、作用及使用禁忌有哪些?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8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降香为豆科植物降香檀(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的树干和根的干燥心材,别名降真香、花梨母,主产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全年均可采收,以秋季为佳,采伐后除去边材,取心材晒干或阴干,切段或镑片生用,作为传统常用中药材,降香在行气活血、止痛止血等方面应用广泛,历代医籍多有记载,如《本草纲目》称其“疗折伤金疮,止血定痛,消肿生肌”,现代临床亦常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外伤出血等症的治疗。

降香中药材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降香味辛,性温;归肝、脾、心经,其气香窜,性温行散,既入血分又走气分,具有行气活血、止痛、止血的功效,同时兼能辟秽醒神。

  • 行气活血:辛温行散,能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适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胁肋胀痛、脘腹疼痛,以及瘀血阻滞引起的胸痹刺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等。
  • 止痛: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痛止,对气滞血瘀诸痛均有良效,尤长于治疗跌打损伤、骨折瘀肿疼痛。
  • 止血:味辛能散,性温可行,既能化瘀止血,又能收敛止血,可用于吐血、衄血、外伤出血等多种出血症,尤宜瘀血阻滞之出血。
  • 辟秽醒神:其气芳香辟秽,可用于秽浊之气中恶所致的胸腹胀痛、呕吐泄泻,以及心神昏迷的急救。

临床应用与配伍

降香在临床应用中,需根据病症不同配伍相应药物,以增强疗效。

  1. 肝郁气滞、胸胁胀痛:常与柴胡、香附、郁金等同用,疏肝解郁,如《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中配伍降香,增强行气活血止痛之力。
  2. 胸痹心痛、心血瘀阻:多与丹参、川芎、赤芍等活血化瘀药配伍,如复方丹参片中含降香,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
  3. 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常与乳香、没药、自然铜等同用,活血疗伤,消肿止痛,如《伤科大成》八厘散中用降香,促进瘀肿消散。
  4. 外伤出血、疮疡溃烂:单用研末外撒,或与三七、白及等止血生肌药同用,收湿敛疮,止血止痛。
  5. 秽浊中恶、腹痛吐泻:配伍藿香、木香、紫苏叶等,芳香化湿,辟秽和中,如《和剂局方》藿香正气散中加减使用。

炮制方法与药材鉴别

  •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劈成小块,或镑成薄片,捣碎生用,传统认为降香“生用行血,炒黑止血”,现代临床多以生品入药,活血行气之力更佳;止血时可炒炭用,增强收敛止血之效。
  • 药材鉴别:降香药材呈长条形或不规则块状,表面紫红色或红褐色,切面纹理交错,有光泽,气香浓烈,味微苦,以色紫红、香气浓、无白边、无杂质者为佳,伪品如花榈木、红豆树等,纹理较直,香气淡,需注意鉴别。

现代研究与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降香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黄檀素、去甲降香橙花醇等)、黄酮类、鞣质等成分,具有多方面药理作用:

降香中药材

  • 心血管保护:降香挥发油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黄酮类成分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降低血液黏度。
  • 抗炎镇痛:降香提取物能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急慢性疼痛均有缓解作用。
  • 止血与促进伤口愈合:鞣质成分能收缩局部血管,缩短凝血时间;同时促进血小板聚集,加速血凝块形成,并抑制细菌生长,促进伤口愈合。
  • 其他作用:降香还具有抗氧化、抗肝纤维化、调节免疫等作用,对化学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化学成分 主要药理作用
挥发油(黄檀素等) 扩张冠脉,增加心肌供血;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
黄酮类化合物 抗氧化,减轻自由基损伤;抗炎镇痛,抑制炎症因子释放
鞣质 收敛止血,促进伤口愈合;抑制肠道蠕动,缓解腹泻
生物碱类 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抗肝纤维化,保护肝细胞

使用注意与禁忌

降香辛温香窜,虽功效显著,但使用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 禁忌人群: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忌用,因辛温助火,可能加重出血或虚热症状;孕妇慎用,其活血作用可能引起胎动不安。
  • 配伍禁忌:不宜与藜芦、五灵脂等中药同用,避免产生不良反应;长期服用需配伍补气药(如黄芪、党参),防止耗伤正气。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研末吞服1-3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入汤剂宜后下,以保存挥发油成分。

相关问答FAQs

Q1:降香与檀香有何区别?
A:降香与檀香均为常用理气药,但来源、功效有别,降香为豆科降香檀的心材,性温,长于行气活血、化瘀止痛,兼能止血,主治气滞血瘀之痛、外伤出血;檀香为檀香科檀香的心材,性微温,偏于行气温中、开胃止痛,主治寒凝气滞之脘腹冷痛、呕吐食少,两者气味均香,但降香香气浓烈,檀香气清香持久,临床需根据病症辨证选用。

Q2:降香可以长期服用吗?
A:降香辛温香窜,长期服用可能耗气伤阴,尤其对于气虚、阴虚体质者,易出现乏力、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若需长期使用(如心脑血管疾病调理),应在医师指导下配伍补气养阴药(如太子参、麦冬),并定期监测身体状况,避免单味久服,一般建议连续服用不超过2周,症状缓解后及时停药或调整用药方案。

降香中药材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医治疗疼痛科目效果如何?优势在哪?
« 上一篇 09-03
中医治疗肺炎偏方真的有效吗?科学性与安全性如何?
下一篇 » 09-03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