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产药材的地点有哪些?主要产区分布在哪些区域?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肇庆位于广东省中西部,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地、丘陵、平原相间,西江、绥江等河流贯穿全境,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为多种药材的生长提供了天然优势,素有“南药之乡”的美誉,全市各地均有药材分布,既有规模化种植基地,也有丰富的野生资源,主要产地集中在山区、丘陵地带及部分平原区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药材产区。

肇庆产药材地点

端州区作为肇庆市中心城区,虽以城市景观为主,但周边近郊仍有零星药材种植,主要以耐旱、适应性强的品种为主,如广藿香、巴戟天等,黄岗街道、睦岗街道的部分农户利用空闲地块种植广藿香,所产药材叶片厚实,挥发油含量高,是肇庆传统南药的重要组成部分,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如坑口街道、桂城街道)因生态环境优越,盛产野生药材,如鸡血藤、金银花、淡竹叶等,其中鼎湖山鸡血藤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含量高,在珠三角地区中药材市场具有一定知名度。

鼎湖区依托鼎湖山的生态屏障,药材资源尤为丰富,沙浦镇、莲花镇等山区乡镇以林下种植和野生采集为主,主要品种有巴戟天、高良姜、益智仁等,沙浦镇的“巴戟天种植基地”是肇庆市重点南药基地之一,采用“林-药”套种模式,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所产巴戟天肉厚、色紫、木心小,被《中国药典》列为优质道地药材来源,莲花镇的紫云谷、鸡笼山等区域因溪流纵横、湿度适宜,广泛生长着石斛、金线莲等珍稀药材,其中铁皮石斛多附生于岩石或树干上,品质接近野生,深受市场青睐。

高要区地处西、北江下游,平原与丘陵交错,药材种植历史悠久,主要集中在乐城镇、白诸镇、回龙镇等乡镇,乐城镇的“高要巴戟天”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当地独特的红壤土质和气候条件,使得巴戟天有效成分(如甲基异茜草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区,年产量占全省的30%以上,白诸镇则侧重于规模化种植广藿香和佛手,其中广藿香采用“稻-药”轮作模式,既减少了病虫害,又提高了药材品质;佛手果实饱满、香气浓郁,是制作广佛手饮品的优质原料,高要区的活道镇山区还盛产岗梅、山银花等,其中岗梅是广东凉茶配方的主要原料之一,年收购量超千吨。

四会市是肇庆重要的药材集散地,以“四会佛手”闻名全国,该市下茆镇、地豆镇、罗源镇等乡镇是佛手核心产区,四会佛手因果实形如佛手、果皮油润、挥发油丰富,被列为“十大广药”之一,其种植面积超5万亩,年产值达10亿元,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完整产业链,除佛手外,四会还大面积种植巴戟天、肉桂等,其中地豆镇的“巴戟天-肉桂”套种模式有效提高了土地收益,肉桂皮厚、油足,是提取桂皮醛的优质原料。

肇庆产药材地点

广宁县地处北江支流绥江中游,九连山余脉绵延,森林覆盖率高,是肇庆林下药材种植大县,排沙镇、石涧镇、北市镇等山区乡镇以种植巴戟天、砂仁、益智仁为主,其中排沙镇的“巴戟天 GAP 种植基地”通过国家认证,所产药材符合国际标准,主要出口东南亚和欧洲,北市镇的原始森林中生长着大量野生药材,如七叶一枝花、鱼腥草等,近年来通过人工抚育和仿野生种植,既保护了野生资源,又增加了农户收入,广宁的竹林资源丰富,部分乡镇尝试在竹林下种植石斛、黄精等,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德庆县西江沿岸气候温暖湿润,是“德庆何首乌”的道地产区,官圩镇、马圩镇、永丰镇等乡镇为何首乌核心种植区,德庆何首乌块根肥大、质地坚实、制首乌总苷含量高,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种植历史超千年,当地农户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采用“有机肥+生物防治”技术,确保药材无污染,除何首乌外,德庆还大规模种植巴戟天、高良姜,其中马圩镇的“巴戟天-高良姜”轮作模式,有效解决了连作障碍问题,年巴戟干产量占全省的20%以上。

封开县与广西接壤,属山区县,药用资源极为丰富,是肇庆野生药材的重要产区,南丰镇、金装镇、长安镇等乡镇以种植肉桂、八角、益智仁为主,其中金装镇的“肉桂种植基地”面积达3万亩,所产桂皮肉厚、油多,是香料和中药材的优质原料,远销国内外,封开的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千峰山等原始森林中,生长着野生巴戟天、鸡血藤、土茯苓等,其中土茯苓因质地坚硬、粉性足,是广东凉茶“王老吉”的主要原料之一,年采集量超500吨。

怀集县位于肇庆北部,是岭南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汇地带,山区面积占70%,药材资源丰富,洽水镇、甘洒镇、凤岗镇等乡镇以林下种植巴戟天、石斛、黄精为主,其中洽水镇的“巴戟天-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2000多户农户种植,年产值超8000万元,怀集的桥头镇、梁村镇平原区域则种植广藿香、穿心莲等,其中广藿香因气候适宜,植株高大,挥发油含量达3%以上,是广东道地药材的代表。

肇庆产药材地点

肇庆主要药材产地及特点表

药材名称 主要产地区县 生长环境 药材特点
巴戟天 高要、德庆、广宁 丘陵山地,红壤土 肉厚、木心小,甲基异茜草素含量高
德庆何首乌 德庆 河谷平原,沙壤土 块根肥大,质地坚实,制首乌总苷含量高
四会佛手 四会 丘陵缓坡,肥沃土壤 果实饱满,油润,挥发油丰富
广藿香 端州、四会、怀集 平原及近郊,湿润环境 叶片厚实,挥发油含量高,香气浓郁
肉桂 封开、怀集 山地坡地,酸性红壤 皮厚、油多,桂皮醛含量高
石斛 鼎湖、广宁 林下附生于树干或岩石 铁皮石斛接近野生,石斛碱含量高
砂仁 广宁 山谷溪边,阴湿环境 果实密集,气味辛凉,化湿开胃功效显著
金银花 鼎湖、高要 丘陵向阳坡地 花蕾饱满,绿原酸含量高,清热解毒力强

肇庆丰富的药材资源不仅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还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通过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建设,肇庆正逐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南药供应基地,其道地药材以品质优、产量大、种类多而享誉全国。

相关问答FAQs

Q1:肇庆有哪些道地药材具有地理标志保护?
A:肇庆拥有多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药材,其中最著名的是“德庆何首乌”,其块根肥大、质地坚实,是传统滋补药材的优质来源;“四会佛手”因果实形如佛手、香气浓郁,被誉为“佛手之乡”的招牌产品;“高要巴戟天”以肉厚、木心小、有效成分含量高而闻名,是巴戟道地产区的代表。“广宁巴戟天”“封开肉桂”等也在区域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

Q2:肇庆药材种植的主要模式有哪些?
A:肇庆药材种植模式多样,主要分为三类:一是规模化基地种植,如高要乐城镇巴戟天基地、德庆官圩镇何首乌基地,通过标准化管理和机械化生产,实现高产高效;二是林下套种模式,如广宁、封开等山区利用森林资源,在林下种植巴戟天、石斛、黄精等,既保护生态环境,又提高土地利用率;三是“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由企业提供种苗、技术和销售渠道,合作社组织农户统一种植,降低市场风险,带动农户增收,如怀集洽水镇巴戟天种植基地。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男性病偏方真的有效吗?安全性与科学依据如何?
« 上一篇 09-03
湿热并重中医治疗如何辨证施治?
下一篇 » 09-03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