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固子是中药材在采收、加工、储存过程中形成的块状或团状形态,既包括自然干燥后形成的原生块状药材(如根茎类药材的根段、全草类的捆扎块),也包括通过人工切片、压制、粘合等工艺制成的固定形态(如饮片块、浓缩固膏),是中药材便于运输、炮制及临床应用的重要形式,不同药材因来源部位、加工方式的不同,固子形态各异,通过图片识别其特征,对中药材的鉴别、采购及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药材固子的分类与形态特点
药材固子可根据来源分为自然形成固子和人工加工固子两大类,自然形成固子是药材在生长或干燥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块状结构,如黄芪、党参的根段,因肉质肥厚,干燥后呈圆柱形或纺锤形,表面有纵皱纹和横向皮孔,断面可见菊花心纹理;全草类药材如薄荷、紫苏,采收后捆扎成小把,形成疏松的块状固子,茎秆方形,叶片皱缩,有特殊香气,人工加工固子则是通过切片、压制、浓缩等工艺制成,如根茎类药材(如甘草、丹参)切片后整理成块状,便于称量;部分药材提取有效成分后浓缩成稠膏,干燥后形成坚硬的固膏块(如阿胶固子、鹿角胶固子),表面光滑,质地坚硬,断面呈半透明状。
果实种子类药材固子多呈类圆形或颗粒状,如枸杞子固子为干燥果实集成的块状,表面暗红色,果皮柔润,内有种子;而酸枣仁固子则是由多个种子粘结而成,呈扁圆形,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有光泽,矿物类药材如赭石、自然铜,经煅烧后打碎成不规则块状,固子表面呈铁红色或棕黑色,质地坚硬,砸碎后断面呈金属光泽。
药材固子图片识别的核心要点
通过图片辨别药材固子,需结合形状、颜色、纹理、气味、质地等多维度特征,具体可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形状特征
形状是药材固子的直观标识,根茎类固子多呈圆柱形(如黄芪固子)、纺锤形(如当归固子)或结节状(如黄精固子);全草类固子多为捆扎成的小把(如佩兰固子)或切段块(如荆芥固子);果实种子类固子常呈类圆形(如五味子固子)、颗粒状(如车前子固子)或扁圆形(如桃仁固子);矿物类固子则多呈不规则块状(如石膏固子)或片状(如磁石固子)。
颜色与表面特征
颜色是区分药材品种的重要依据,黄芪固子表面淡棕黄色,断面有菊花心;而甘草固子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有明显的皱纹和沟纹;当归固子表面黄棕色,有纵向皮孔及细根痕;丹参固子表面砖红色,断面疏松,呈黄白色,表面特征包括光滑度、皱纹、皮孔、毛茸等,如枸杞子固子表面柔润,有光泽,而防风固子表面有密集的细纵纹及横向皮孔,顶端有残留的茎基。
断面纹理
断面纹理是鉴别药材固子的关键,根茎类药材固子断面常可见形成层环纹(如黄芪、甘草的放射状纹理)、维管束(如黄精的“筋脉点”)或菊心(如白芍的类圆形环纹);果实种子类固子断面多见果皮与种仁分离(如枸杞子断面有白色胚乳);矿物类固子断面呈粒状、层状或纤维状结构,如石膏固子断面呈纤维状,有丝光感。
气味与质地
气味是药材固子的固有特征,黄芪固子有豆腥气,味甘;当归固子浓郁香气,味甘辛;薄荷固子有清凉薄荷香气,味辛凉;阿胶固子气微,味甘,质地坚硬,砸碎后断面呈棕色半透明状,质地方面,根茎类固子多质地坚实(如黄芪)或稍软(如黄精);果实类固子多柔润(如枸杞子)或坚硬(如五味子);矿物类固子则质地沉重(如赭石)或疏松(如浮石)。
加工痕迹
人工加工固子常可见特定工艺痕迹,如切片固子边缘整齐,可见切面纹理(如甘草切片固子的同心环纹);压制固子表面有压模痕迹(如部分浓缩颗粒剂的固子);蜜炙固子表面有光泽,可见焦糖色(如蜜炙黄芪固子的金黄色表面)。
常见药材固子图片特征对比
以下为部分常见药材固子的图片特征对比,便于快速识别:
药材名称 | 图片特征 | 来源/加工方式 | 性味归经 | 功效简述 |
---|---|---|---|---|
黄芪固子 | 圆柱形,表面淡棕黄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有菊花心,味甘 | 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干燥根切片 | 甘,温;归脾肺经 |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 |
当归固子 | 类圆形块状,表面黄棕色,有纵皱纹及皮孔,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香气浓郁,味甘辛 | 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 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
甘草固子 | 类圆柱形,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有皱纹、沟纹及根痕,断面纤维性,黄白色,味甜 | 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切片 | 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 |
枸杞子固子 | 干燥果实集成的块状,表面暗红色,果皮柔润,内有种子2-3粒,味甜、微酸 | 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 | 甘,平;归肝经 |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
阿胶固子 | 长方形块状,表面黑褐色,平滑,有光泽,质硬而脆,断面光亮,气微,味甘 | 马科动物驴的皮去毛后熬制浓缩固膏 | 甘,平;归肺肝肾经 | 滋阴润燥,补血止血 |
药材固子的应用与储存注意事项
药材固子在中医临床、中药制剂及食疗保健中广泛应用,在配方中,根茎类固子(如黄芪、党参)常作为君药,煎煮前需浸泡30分钟以上,便于有效成分溶出;果实种子类固子(如枸杞子、五味子)可单独或与其他药材配伍煎煮,也可泡水代茶饮;浓缩固膏(如阿胶、鹿角胶)需烊化后兑入药汁服用,避免直接煎煮破坏有效成分,储存时,固子需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虫、防霉变,含淀粉、糖类较多的固子(如山药、黄精)需密封保存,可放入少量花椒或陈皮防虫;易挥发的固子(如薄荷、当归)需避光密封,避免香气散失;矿物类固子(如石膏、赭石)需存放在干燥容器中,防止吸湿结块。
相关问答FAQs
如何通过图片辨别药材固子的真伪?
答:辨别药材固子真伪需结合多特征综合判断:首先观察形状是否符合正品固有形态(如黄芪固子应呈圆柱形,伪品可能形状不规则或过粗过短);其次看颜色是否自然,正品颜色均匀,伪品可能因染色或加工不当导致颜色过深、过浅或色斑;再观察纹理和断面,正品黄芪固子断面有菊花心,伪品可能纹理模糊或无特征结构;最后闻气味,正品有特殊气味,伪品气味淡、无味或有异味,如当归固子伪品可能无浓郁香气,可通过对比专业药材图谱或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确认。
药材固子在煎煮前需要特殊处理吗?
答:部分药材固子需提前处理以确保药效:①质地坚硬的根茎类固子(如黄芪、党参、甘草)需提前用冷水浸泡30分钟-1小时,使药材软化,有效成分更易溶出;②含挥发油的固子(如当归、薄荷、荆芥)不宜久煎,应在汤剂快煎好时放入(后下),或单独用开水泡服,避免挥发油散失;③特殊固子如阿胶、鹿角胶等浓缩固膏,需用黄酒或开水烊化后,兑入煎好的药汁中服用,不可直接入锅煎煮,防止粘锅或有效成分破坏;④矿物类固子(如石膏、赭石)需先煎30分钟以上,使矿物质成分充分溶出;⑤易糊化的固子(如山药、薏苡仁)煎煮时需水量充足,并不断搅拌,防止粘锅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