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千斤披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千斤拔,又名金锁匙、吊马桩、千里马等,为豆植物蔓性千斤拔Moghania philippinensis (Merr. et Rolfe) H. L. Li或千斤拔M. macrophylla (Willd.) O. Kuntze的干燥根,主产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是岭南地区常用的民间草药,因其有“强筋壮骨、舒筋活络”之效,被誉为“千斤之力”,故得此名,其味甘、微苦,性平,归肝、肾经,在传统医学中应用历史悠久,现代研究也证实其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临床用途广泛。

中草药千斤披

从植物特性来看,千斤拔为半灌木状草本,根粗壮,木质化,外皮灰褐色,内部淡黄色;茎纤细,攀援或平卧,密被短柔毛;叶为三出羽状复叶,小叶纸质,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钝,基部圆,叶背密被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冠紫红色,荚果椭圆形,被褐色短毛,内有1-2粒种子,其药用部位主要为秋季采挖的根,洗净、切片、晒干后入药,以身干、条粗、断面色黄白者为佳。

千斤拔的核心功效在于“舒筋活络、强筋壮骨、利湿消滞”,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筋、肾主骨,千斤拔性平入肝肾经,能补益肝肾、强健筋骨,同时可祛风湿、通经络,故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膝酸软、四肢麻木、跌打损伤等症,对于中老年人常见的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常配伍杜仲、牛膝、续断等,以增强补肝肾、强筋骨之效;若因风湿侵袭导致的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则可与威灵仙、独活、鸡血藤等配伍,共奏祛风湿、通经络之功,千斤拔还能利水渗湿,对于小便不利、水肿、以及妇女带下过多等湿邪为患的病症,也有一定治疗作用,常与茯苓、泽泻、薏苡仁等同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千斤拔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如千斤拔素、蔓性千斤拔素)、三萜类皂苷、生物碱、多糖及微量元素等,黄酮类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能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缓解关节炎性疼痛;三萜类成分则表现出抗氧化、免疫调节及促进骨细胞增殖的活性,有助于改善骨质疏松和促进骨折愈合;千斤拔提取物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

中草药千斤披

在临床应用中,千斤拔的用法多样,可内服也可外用,内服常用量为10-30克,煎汤服,或浸酒、入丸散;外用可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患处,现代制剂中,也有以千斤拔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如千斤拔杜仲丸、千斤拔风湿药酒等,用于治疗风湿骨痛、腰肌劳损等,但需注意,千斤拔性平,但阴虚火旺者慎用,孕妇及体质虚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不当服用引起不良反应。

为更直观了解千斤拔的应用特点,以下为其主要功效与配伍简表:

功效分类 主要适应症 常用配伍
强筋壮骨 腰膝酸软、筋骨无力、骨质疏松 杜仲、牛膝、续断、骨碎补
舒筋活络 风湿痹痛、关节屈伸不利、跌打损伤 威灵仙、独活、鸡血藤、当归
利湿消滞 小便不利、水肿、带下过多 茯苓、泽泻、薏苡仁、苍术

千斤拔作为一种兼具药用价值与保健功效的中草药,其“强筋骨、通经络、利湿浊”的特点,在中医临床和民间保健中均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现代研究的深入,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范围将得到进一步阐明,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可能。

中草药千斤披

相关问答FAQs
Q1:千斤拔可以长期服用吗?
A1:千斤拔性平,药效相对温和,但是否长期服用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而定,若作为日常保健(如中老年人强筋骨),建议在医师指导下间断服用,如服用1-2个月后停药1-2周;若用于治疗慢性疾病(如风湿痹痛、腰肌劳损),也需定期复诊,根据症状调整用药方案,避免长期单一用药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如脾胃不适),阴虚火旺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建议长期服用。

Q2:千斤拔和杜仲在强筋骨方面有什么区别?
A2:千斤拔与杜仲均能强筋骨,但功效侧重点不同,千斤拔性平,长于舒筋活络、祛风湿,同时能强筋骨,更适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筋骨拘挛兼有湿邪者,其“通络”作用较强;杜仲味甘、微辛,性温,主补肝肾、强筋骨,且能安胎,更侧重于“补益”,适用于肝肾亏虚所致的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头晕耳鸣等虚证,对于肾虚胎动不安也有良效,临床常二者配伍,标本兼顾,既补肝肾又通经络,增强强筋骨之效。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药材库存盘点
« 上一篇 09-03
天峨药材种子
下一篇 » 09-03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