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疥癣效果如何?有哪些独特优势和方法?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医治疗 正文

中医治疗疥癣,需从整体观念出发,结合辨证论治,内服外治并举,兼顾祛邪与扶正,疥癣是临床常见皮肤病,中医称为“疥疮”“干癣”“湿癣”等,多因风湿热邪客于肌肤,或接触患者之物,虫毒侵袭,加之气血不足、腠理不固所致,其治疗以清热利湿、解毒杀虫、养血润燥为基本原则,同时注重调护体质,防止复发。

中医治疗疥廯

中医对疥癣的病因病机认识

中医认为,疥癣的发病与外感邪毒、内伤正气密切相关,外因多为风、湿、热、虫、毒之邪侵袭肌肤,如《诸病源候论》言:“疥者,有数种……皆有虫,能染人”,指出疥疮由“疥虫”所致;癣则多因湿热蕴结,复感风邪,或接触患者衣物、用具,虫毒沾染肌肤而发,内因则与气血失调相关:素体湿热内蕴,或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致湿热内生,流注肌肤,发为湿热型疥癣;血虚之人,肌肤失养,腠理疏松,易受风邪,化燥生风,致血虚风燥型疥癣;病程日久,湿热郁阻,气血凝滞,则见皮损肥厚、粗糙。

辨证论治与内服方药

疥癣的辨证需结合皮损特点、伴随症状及舌脉,分为不同证型,针对性用药。

中医治疗疥廯

证型 临床表现 治法 内服方药
湿热蕴结型 皮损红斑、丘疱疹、水疱,多见于指缝、腕部、腋窝等皱褶处,瘙痒剧烈,夜间加重,伴糜烂渗出,口干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清热利湿,解毒杀虫 萆薢渗湿汤加减:萆薢15g,薏苡仁30g,黄柏10g,赤茯苓15g,丹皮12g,泽泻10g,滑石20g(包煎),通草6g,蝉蜕6g,苦参12g,痒甚加地肤子15g、白鲜皮12g;渗出多加苍术10g、黄连6g。
风热血燥型 皮损干燥、脱屑,呈斑片状,边界清楚,瘙痒遇热加重,遇冷稍缓,心烦口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疏风清热,凉血润燥 消风散加减:荆芥10g,防风10g,牛蒡子12g,蝉蜕6g,苍术10g,苦参12g,石膏20g(先煎),知母10g,当归12g,生地15g,胡麻仁15g,甘草6g。
血虚风燥型 病程日久,皮损肥厚、粗糙、色素沉着,瘙痒夜间尤甚,抓痕累累,面色萎黄,头晕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当归饮子加减:当归15g,生地15g,白芍12g,川芎10g,何首乌15g,荆芥10g,防风10g,白蒺藜15g,黄芪20g,甘草6g,血虚甚加阿胶10g(烊化);失眠多梦加酸枣仁15g、合欢皮12g。

特色外治法

外治法是中医治疗疥癣的重要环节,直接作用于皮损,可快速缓解症状,杀虫止痒。

药浴疗法

  • 苦参汤:苦参30g,蛇床子30g,白鲜皮30g,地肤子30g,大黄20g,枯矾15g(后下),煎水取汁,趁热熏洗患处,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适用于湿热型、风热血燥型疥癣,尤其适用于皮损渗出、瘙痒剧烈者。
  • 艾叶百部汤:艾叶30g,百部30g,花椒15g,地肤子20g,煎水熏洗,具有温经通络、杀虫止痒作用,适用于血虚风燥型,皮肤干燥、肥厚者。

膏药/软膏外涂

  • 硫黄软膏:硫黄10g,凡士油90g,调匀外涂,每日2次,适用于各型疥疮,尤其对疥虫有直接杀灭作用,注意浓度不宜过高,避免刺激皮肤。
  • 黄连膏:黄连10g,黄柏10g,当归15g,生地20g,香油100ml,黄蜡30g,将中药炸枯去渣,入黄蜡溶化,冷却后外涂,适用于湿热型、血虚风燥型,有清热燥湿、润肤生肌之效。
  • 青黛散:青黛20g,石膏50g,滑石50g,黄柏30g,冰片5g,共研细末,麻油调敷,适用于糜烂渗出者,有收湿止痒、清热解毒之功。

针刺与放血疗法

  • 针刺:取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用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20分钟,适用于瘙痒剧烈、血热证型,可通经活络、凉血止痒。
  • 围刺:在皮损周围沿边缘斜刺,留针15-20分钟,适用于局限性肥厚性皮损,可调和局部气血,促进皮损消退。
  • 耳穴放血:取耳尖、肺、神门等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放血3-5滴,每周1-2次,适用于顽固性瘙痒,有泄热止痒之效。

调护与预防

  1. 饮食调摄:忌食辛辣、油腻、发物(如辣椒、酒、牛羊肉、海鲜),少食甜食,以免助湿生热;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苦瓜、绿豆、冬瓜等,清热利湿;血虚者可适当食用黑芝麻、核桃、红枣等养血润燥。
  2.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衣物、床单,煮沸消毒或阳光下暴晒,杀灭疥虫;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皮损渗出时,用生理盐水清洁后外用药膏,避免刺激。
  3. 隔离与消毒:疥癣具有传染性,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个人物品专人专用;家庭或集体中若有人患病,需同时检查和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4. 体质调理: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如太极、八段锦),增强正气;根据体质选择食疗,如湿热者用薏苡仁红豆粥,血虚者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改善内环境,减少复发。

相关问答FAQs

问:中医治疗疥癣一般多久能见效?需要注意什么?
答:疥癣的治疗周期因证型、病程及个体差异而异,急性期(湿热蕴结型)若辨证准确,内外同治,通常3-7天瘙痒可明显减轻,皮损逐渐消退;亚急性期(风热血燥型)需1-2周,慢性期(血虚风燥型)需2-4周甚至更久,注意事项:①坚持治疗,避免症状缓解即停药,尤其慢性型需巩固疗程;②严格忌口,避免辛辣、发物及酒精,以免加重病情;③注意个人卫生,衣物、床单需消毒,防止交叉感染;④若皮损扩大、渗出增多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需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中医治疗疥廯

问:疥癣治愈后容易复发,中医如何防止复发?
答:中医认为疥癣复发多因正气不足、余邪未清或再次感受外邪,防止复发的关键在于:①巩固治疗:皮损消退后,继续外用药物1-2周,内服方根据体质调理(如血虚者用八珍汤益气养血,湿热者用三仁汤清化湿热);②调理体质:通过食疗(如薏苡仁山药粥健脾祛湿)、运动(如快走、瑜伽)增强正气,改善易感体质;③避免诱因: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潮湿环境,不与他人共用衣物、毛巾;④定期复查:治愈后1-3个月复查,若出现轻微瘙痒或皮损,及时干预,防止病情进展。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哪里能买到优质药材苗?求靠谱购买渠道与方法!
« 上一篇 09-04
中草药桑树根的功效
下一篇 » 09-04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