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布中药材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昆布为海带科植物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或翅藻科植物昆布(Ecklonia kurome Okam.)的干燥叶状体,主产于辽宁、山东、浙江等沿海地区,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其性味咸、寒,归肝、胃、肾经,具有软坚散结、消痰、利水之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等症,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化痰软坚药之一。

昆布中药材

昆布的基源与性状

昆布的植物来源明确,正品海带呈扁平长带状,由固着器、柄和带片三部分组成,带片深褐色或暗褐色,表面有光泽,具不规则的皱缩,革质,柔韧不易折断,气腥,味咸;昆布呈叶状体,全体呈扁平的革质,黄褐色或深褐色,两侧呈羽状深裂,裂片呈长舌状,边缘波状或粗锯齿状,质柔韧,气腥,味微咸,二者性状相似,但昆布的裂片边缘多呈波状,而海带带片边缘较平滑,市场上常见伪品如石莼(石莼科植物),呈片状,膜质,易碎,气微,味淡,无腥味,可通过性状鉴别区分。

昆布的化学成分

昆布的药理作用与其丰富的化学成分密切相关,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1. 碘化物:含量约为0.28%-0.45%,以碘化钾、碘化钠形式存在,是抗甲状腺肿的主要活性成分。
  2. 多糖类:包括褐藻糖胶、褐藻多糖硫酸酯(EPS)、褐藻淀粉等,占总干重的1.5%-3%,具有调节免疫、抗凝血、抗肿瘤等作用。
  3. 氨基酸与蛋白质:含有18种以上氨基酸,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以及牛磺酸、藻胶素等,总含量达9%-12%。
  4. 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如亚油酸、亚麻酸,占总脂质的50%以上,具有调节血脂作用。
  5. 矿物质与维生素:富含钾、钙、铁、锌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B1、B2、C、E及胡萝卜素等。

昆布的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昆布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主要作用包括:

昆布中药材

  1. 抗甲状腺肿作用:昆布中的碘化物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可纠正因碘缺乏引起的甲状腺代偿性肿大;过量碘则可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2. 调节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昆布多糖和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减少脂质在血管壁沉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3. 抗凝血与抗血栓:褐藻多糖硫酸酯能抑制凝血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凝血时间,具有类肝素样抗凝血作用,可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
  4. 免疫调节与抗肿瘤:昆布多糖可激活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及T淋巴细胞,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其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对肝癌、胃癌等细胞有抑制作用。
  5. 抗氧化与延缓衰老:昆布中的多酚类、维生素E及褐藻糖胶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延缓衰老。
  6. 利尿与消肿:昆布所含的钾盐与甘露醇等成分,能增加尿量,促进体内钠、氯等排泄,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昆布的临床应用

昆布在中医临床应用广泛,常配伍其他药物增强疗效:

  1. 治疗瘿瘤(甲状腺肿大、结节性甲状腺肿):配伍海藻、贝母、青皮等,如《外科正宗》之“海藻玉壶汤”,以软坚散结、理气化痰。
  2. 治疗瘰疬(淋巴结核):配伍夏枯草、玄参、牡蛎等,如《医学心悟》之“消瘰丸”,增强解毒散结之功。
  3. 治疗睾丸肿痛:配伍橘核、川楝子、延胡索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肝气郁结、痰湿凝结所致的睾丸肿大。
  4. 治疗痰饮水肿(如心源性水肿、肾病水肿):配伍茯苓、白术、泽泻等,如《济生方》之“实脾散”,健脾利水、温阳化饮。
  5. 现代制剂应用:昆布多糖片用于调节免疫功能;含碘制剂(如碘化钾溶液)用于地方性甲状腺肿;昆布提取物用于制备降血脂保健品。

昆布的使用注意

昆布虽为良药,但使用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1. 禁忌人群:脾胃虚寒、脾虚便溏者慎用,以免加重腹泻;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碘过量;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可能影响胎儿或婴儿甲状腺功能。
  2. 配伍禁忌:传统中药理论认为“十八反”中“藻戟遂芫俱战草”,即昆布不宜与甘草同用,可能降低疗效。
  3. 用量控制:内服煎汤常用量为9-15g,不宜长期大量服用,以防碘过量导致甲状腺功能紊乱(如甲亢或甲减)。
  4. 特殊制剂注意:含碘制剂需严格控制剂量,避免高碘性甲状腺肿;外用可研末调敷,但皮肤破损者慎用。

昆布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表

化学成分 含量范围 主要药理作用
碘化物 28%-0.45% 抗甲状腺肿、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缺碘时)、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过量时)
褐藻多糖硫酸酯 5%-3.0% 抗凝血、降血脂、免疫调节、抗肿瘤
褐藻糖胶 1%-0.5% 抗氧化、抗肿瘤、促进创伤愈合
不饱和脂肪酸 >50% 调节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氨基酸(牛磺酸等) 9%-12% 营养神经、保护心肌、调节免疫
矿物质(钾、钙等) 10%-20% 利尿、维持电解质平衡、促进骨骼健康

昆布的现代研究进展

近年来,昆布的研究从传统应用向现代生物技术拓展:

昆布中药材

  1. 多糖的提取与应用:采用酶解、超声辅助等技术提取昆布多糖,已开发出免疫调节剂、抗凝血药物及食品添加剂(如增稠剂、稳定剂)。
  2. 碘的精准利用:通过纳米技术制备载碘微球,实现碘的缓释,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提高甲状腺靶向性。
  3. 抗肿瘤活性研究:昆布多糖衍生物(如硫酸酯化多糖)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机制被深入阐明,有望成为辅助治疗药物。
  4. 生态养殖与资源保护:为满足市场需求,开展昆布人工养殖技术研究,通过优化培养条件(如温度、光照、营养盐)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保护野生昆布资源。

相关问答FAQs

Q1:昆布和海藻有什么区别?
A:昆布与海藻均为常用化痰软坚药,但来源、性状及功效侧重有所不同:①来源:昆布为海带科或翅藻科植物的叶状体,海藻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或羊栖菜的干燥全草;②性状:昆布呈扁平革质,边缘羽状深裂(波状或锯齿状),海藻呈分枝状皱缩卷曲,表面有黑色小斑点(气囊);③功效:昆布偏于软坚散结、利水,善治瘿瘤、睾丸肿痛;海藻偏于消痰、利水,长于治疗瘰疬、痰饮水肿,二者常相须为用,增强疗效。

Q2:长期吃昆布会碘过量吗?如何避免?
A:长期过量食用昆布可能导致碘过量,引发高碘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避免方法:①控制摄入量,普通人群每周食用昆布不超过2-3次,每次不超过15g;②特殊人群(如甲亢患者、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食用,避免自行长期服用;③优先通过食物多样化补碘(如加碘盐、海鱼),而非依赖昆布等高碘食物;④若出现心悸、手抖、体重异常变化等碘过量的症状,需立即停用并就医。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全国药材行情
« 上一篇 09-04
大红消药材图片
下一篇 » 09-04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