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半夏药材类别有何特性与使用禁忌?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生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是我国传统中药中应用历史悠久的化痰止咳药,因其生品具有毒性,临床多经炮制后使用,故需严格区分其生品与炮制品的特性、功效及使用注意事项。

药材类别生半夏

生半夏的基本信息

生半夏药材呈类球形或稍偏斜,直径1-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上端中心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地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这是其生品毒性的典型表现,主产于我国四川、湖北、河南、安徽等地,野生或栽培,通常于夏、秋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或烘干即为生半夏。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性味归经

生半夏性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辛能散行温能化,其性燥烈,善于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但因生品毒性较强,内服需经严格炮制,外用也需控制剂量。

功效主治

  • 燥湿化痰:生半夏辛温燥烈,为燥湿化痰之要药,尤其适用于寒痰、湿痰所致的咳嗽痰多、色白清稀、胸闷等症状,常与陈皮、茯苓配伍(如二陈汤)。
  • 降逆止呕:其性下行,能和胃降逆,对痰饮或胃寒所致的呕吐、呃逆效果显著,可配生姜、生姜汁以增强止呕作用(如小半夏汤)。
  • 消痞散结:生半夏有行气消痞、散结止痛之效,可用于痰热互结所致的心下痞满、胸痹疼痛,或瘿瘤、痰核等症,常配黄连、瓜蒌等(如小陷胸汤)。

炮制方法与毒性降低

生半夏的毒性主要源于其辛辣刺激性成分,对口腔、咽喉、胃肠道黏膜有强烈刺激,内服可导致舌麻、肿痛、流涎、呕吐、腹泻等中毒反应,故临床极少直接使用生品,需通过炮制降低毒性,常见炮制方法如下:

药材类别生半夏

炮制方法 辅料与工艺 性味功效变化 适用病症
姜半夏 生姜、白矾共煮,晾干 性温,毒性降低,增强降逆止呕功效 胃寒呕吐、妊娠呕吐
法半夏 生石灰、甘草煎液浸泡,干燥 性偏温,燥性缓和,长于燥湿化痰 寒痰、湿痰咳嗽,痰饮眩悸
清半夏 白矾溶液浸泡至透心,切片干燥 性寒凉,毒性较低,偏于化痰止咳 痰热咳嗽,痰黄黏稠

炮制原理:生姜中的姜辣素可中和生半夏的刺激性成分,白矾、石灰通过吸附、水解作用破坏其毒性生物碱,甘草则能缓和药性、解毒增效,经炮制后,半夏的毒性成分(如草酸钙针晶、凝集素等)显著减少,临床用药安全性大幅提高。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

生半夏主要含生物碱(如麻黄碱类成分)、挥发油(含α-蒎烯、柠檬烯等)、草酸钙针晶、多糖、凝集素及多种氨基酸,草酸钙针晶和凝集素是其毒性的主要物质基础,挥发油则对黏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药理作用

  • 镇咳祛痰:生半夏及其炮制品能抑制咳嗽中枢,增加呼吸道分泌,呈现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其镇咳效果与可待因相当,但祛痰作用弱于氯化铵。
  • 止呕:对硫酸铜引起的家鸽呕吐有抑制作用,其止呕机制可能与调节胃肠蠕动、阻断呕吐反射有关。
  • 抗炎:生半夏醇提物能抑制大鼠蛋清性足肿胀,降低炎症介质(如组胺、前列腺素)的释放。
  • 抗肿瘤:半夏凝集素对某些肿瘤细胞(如肝癌、胃癌细胞)有抑制作用,但生品毒性较大,需进一步研究其安全性。
  • 毒性:生半夏混悬液给小鼠灌胃可致死亡,病理显示胃肠道黏膜充血、坏死,草酸钙针晶可机械损伤黏膜,凝集素则可引起细胞变性。

使用注意与禁忌

  1. 内服禁用生品:生半夏毒性强烈,内服必须经过规范炮制,严禁生用,否则易致中毒,严重时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危及生命。
  2. 辨证用药:因其性燥,阴虚燥咳、津伤口渴、出血症患者慎用;孕妇慎用(姜半夏可酌情用于妊娠呕吐,但需医师指导)。
  3. 配伍禁忌: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如川乌、草乌、附子)同用,属中药“十八反”禁忌。
  4. 外用注意:外治用生半夏需研末调敷,避免久用,防止皮肤刺激;接触生半夏后需洗手,避免误触眼、鼻黏膜。
  5. 中毒处理:若误服生半夏中毒,立即用浓茶、食醋或稀碘溶液洗胃,内服活性炭吸附毒素,并给予补液、对症支持治疗,严重者需就医。

临床应用与配伍

生半夏虽内服禁用,但外治或经炮制后应用广泛:

药材类别生半夏

  • 痰湿咳嗽:法半夏配陈皮、茯苓、甘草,组成二陈汤,主治湿痰咳嗽、痰多色白。
  • 胃寒呕吐:姜半夏配生姜、人参,组成小半夏加人参汤,主治虚寒呕吐、心下痞满。
  • 痰热互结:清半夏配黄连、瓜蒌,组成小陷胸汤,主治痰热结胸、胸脘痞闷。
  • 外治痈肿:生半夏研末,醋调敷于痈肿初起处,可消散结毒(注意皮肤过敏者禁用)。

相关问答FAQs

Q1:生半夏和姜半夏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临床多用姜半夏?
A:生半夏为未经炮制的干燥块茎,性辛温、有毒,对黏膜刺激强烈,内服易中毒;姜半夏是以生姜、白矾为辅料炮制而成,毒性显著降低,且生姜的温性增强了降逆止呕的功效,同时缓和了生半夏的燥烈之性,临床多用姜半夏是因为其既保留了半夏化痰止呕的核心功效,又提高了用药安全性,尤其适用于胃寒呕吐、妊娠呕吐等症。

Q2:误服生半夏中毒后有哪些症状?如何急救?
A:误服生半夏后,一般0.5-2小时内出现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口腔、咽喉灼热肿胀、舌麻、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窒息、呼吸衰竭,甚至死亡,急救措施包括:立即停止服用,用浓茶、食醋或0.5%活性炭混悬液反复洗胃,内服牛奶、蛋清保护胃黏膜,并迅速送医;医院会根据病情给予补液、利尿、抗休克及对症治疗,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安国中草药市场艾叶
« 上一篇 09-06
鼻腔干燥中医治疗
下一篇 » 09-06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