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牙疼有哪些中草药?常用中草药有哪些能缓解?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牙疼是生活中常见的口腔问题,多由龋齿、牙髓炎、牙周炎、智齿冠周炎等引起,中医认为其发病与“风、火、寒、湿、虚”等相关,通过中草药内服或外用,可起到清热解毒、祛风止痛、消肿排脓等作用,以下是常用的治牙疼中草药及其具体应用。

治牙疼有哪些中草药

清热解毒类:针对实火牙疼

实火牙疼多表现为牙龈红肿、疼痛剧烈、遇热加重,伴口臭、便秘、舌红苔黄等,常见于急性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周脓肿等。

黄连

性味:苦,寒;归心、脾、胃、肝、胆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连中的小檗碱有显著的抗菌、抗炎作用,对口腔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抑制效果。
应用:内服可配伍石膏、升麻(如清胃散),煎汤3~10克;外用可研末,取少量敷于患处或用黄连水含漱。
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久服,过量可能引起恶心、腹泻。

金银花

性味: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金银花对多种病毒和细菌有抑制作用,能减轻牙龈红肿疼痛,常用于风热牙疼或感染性牙疼。
应用:内服煎汤10~30克,或泡茶饮用;外用可鲜品捣烂敷于患处,或煎水含漱。
注意: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慎用。

蒲公英

性味:苦、甘,寒;归肝、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蒲公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有较强杀灭作用,可缓解牙龈肿痛、牙周溢脓。
应用:内服煎汤10~15克(鲜品30~60克),可配伍金银花、连翘;外用鲜品捣烂外敷,或煎水含漱。
注意:过量服用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阴疽者忌用。

祛风止痛类:针对风邪牙疼

风邪牙疼多表现为阵发性疼痛,遇风或冷加重,遇热稍减,常见于牙本质过敏、牙周炎急性发作等,分“风热”和“风寒”两种。

白芷

性味:辛,温;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祛风止痛,消肿排脓,通鼻窍,白芷所含的白芷素有局部麻醉和镇痛作用,能缓解牙疼,尤其适用于风寒牙疼或阳明经头痛(上牙疼)。
应用:内服煎汤3~10克,可配伍细辛、川芎;外用可研末,用蜂蜜调敷患处或塞入龋齿洞中。
注意:阴虚血热者忌用,过量可能引起呕吐。

治牙疼有哪些中草药

细辛

性味:辛,温;归肺、肾、心经。
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细辛挥发油有局部麻醉和抗炎作用,对冷刺激引发的牙疼(如牙本质过敏)效果显著。
应用:内服煎汤1~3克(不宜久煎,后下),可配伍白芷、石膏(用于风热牙疼);外用可研末,少许置龋齿洞中。
注意:气虚多汗、阴虚阳亢者忌用,用量过大可能抑制呼吸中枢。

防风

性味: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防风有抗炎、镇痛作用,能缓解风邪引起的牙疼,尤其适用于牙疼伴头痛、恶风者。
应用:内服煎汤5~10克,可配伍荆芥、薄荷(风热牙疼)或羌活、川芎(风寒牙疼);外用可煎水含漱。
注意:血虚痉急及阴虚火旺者慎用。

消肿排脓类:针对热毒壅盛型牙疼

此类牙疼多见牙龈红肿溢脓、面部肿胀,对应牙周脓肿、智齿冠周炎等,需清热解毒与消肿排脓并用。

天花粉

性味: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天花粉蛋白有抗病毒、抗炎作用,能促进脓液排出,缓解牙龈肿痛。
应用:内服煎汤10~15克,可配伍金银花、皂角刺;外用研末,用醋调敷患处。
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脾胃虚寒者慎用。

皂角刺

性味:辛,温;归肝、胃经。
功效: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皂角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能促进炎症消退,适用于牙疼伴脓肿者。
应用:内服煎汤3~10克(炒用可减其烈性),可配伍穿山甲、黄芪(托毒排脓);外用可烧灰存性,研末敷患处。
注意:孕妇及痈疽已溃者忌用。

温里散寒类:针对虚寒牙疼

虚寒牙疼多表现为牙齿隐痛、遇冷加重、牙龈不红肿,伴畏寒、肢冷、舌淡苔白,常见于牙本质过敏、慢性根尖周炎等。

治牙疼有哪些中草药

花椒

性味: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效:温中止痛,杀虫止痒,花椒所含的花椒素有局部麻醉和镇痛作用,能快速缓解冷热刺激引发的牙疼,是民间常用的“应急止痛药”。
应用:外用取10~15粒花椒,加水煎煮5分钟,待温含漱;或研末,用棉签蘸少许塞入龋齿洞中,可暂时止痛。
注意:阴虚火旺者忌用,孕妇慎用;不可长期使用,以免刺激牙龈。

其他外用类:局部缓解疼痛

丁香油(由丁香蒸馏提取)

性味:辛,温;归脾、胃、肺、肾经。
功效:温中降逆,散寒止痛,补肾助阳,丁香油酚有局部麻醉和抗菌作用,牙科常用作“安抚剂”,缓解牙髓炎疼痛。
应用:外用用棉签蘸取1~2滴丁香油,直接涂抹于患处或塞入龋齿洞中,可快速止痛。

露蜂房

性味:甘,平;归胃经。
功效:攻毒杀虫,祛风止痛,露蜂房对口腔常见细菌有抑制作用,能缓解牙疼,尤其适用于龋齿牙疼。
应用:外用取适量露蜂房,炒至微黄,研末,用香油调敷患处;或煎水含漱。

常用治牙疼中草药归纳表

草药名称 性味 归经 主要功效 适用牙疼类型 用法用量(内服) 注意事项
黄连 苦,寒 心、脾、胃、肝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实火牙疼(牙龈红肿、疼痛) 3~10克,煎汤 脾胃虚寒者忌用
白芷 辛,温 肺、胃、大肠经 祛风止痛,消肿排脓 风寒牙疼(遇冷加重) 3~10克,煎汤 阴虚血热者忌用
细辛 辛,温 肺、肾、心经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 冷刺激牙疼(牙本质过敏) 1~3克,后下 气虚多汗者忌用
蒲公英 苦、甘,寒 肝、胃经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风热/实火牙疼(伴红肿) 10~15克(鲜品30~60克) 阴疽者忌用
花椒 辛,温 脾、胃、肾经 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虚寒牙疼(遇冷加重) 外用10~15粒,煎水含漱 孕妇慎用

相关问答FAQs

Q1:中草药治牙疼能根治吗?
A1:中草药对牙疼的“缓解作用”较明确,尤其是针对炎症、疼痛等症状,但能否“根治”取决于牙疼的根本原因,龋齿(蛀牙)需补牙,牙髓炎需根管治疗,牙周炎需牙周刮治,中草药仅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控制症状、延缓病情,无法替代现代医学对病因的处理,若牙疼反复发作,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

Q2:牙疼用中草药没效果怎么办?
A2:若使用中草药2~3天后症状无缓解或加重,可能原因包括:①辨证不准确(如虚寒牙疼误用清热药);②牙疼病因复杂(如智齿冠周炎需切开引流);③药物质量问题或用法不当,此时应立即停用中草药,及时到口腔科检查,明确是牙髓炎、根尖周炎还是其他问题,再针对性治疗,注意口腔卫生,避免过冷、过热饮食,减少对患侧牙齿的刺激。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适合河北种植的中草药
« 上一篇 09-06
中草药白草的功效具体有哪些?
下一篇 » 09-06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