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步中草药图片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2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百部作为传统中药,其药用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原名“百部根”,因其“润肺止咳,杀虫灭虱”功效显著,应用广泛而得名“百步”,后逐渐规范为“百部”,现代《中国药典》收载的百部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直立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Miq.)Miq.、蔓生百部Stemona japonica(Blume)Miq.或对叶百部Stemona tuberosaLour.的干燥块根,三者均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因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差异,其药材性状及显微特征略有不同,可通过图片识别加以区分。

百步中草药图片

百部的植物学特征与生境

直立百部

形态特征:主根纺锤形,肉质,数个至十几个簇生,表面黄白色至淡棕黄色,有不规则的深纵沟及横皱纹,茎直立,常不分枝,高30-60cm,下部木质化,叶3-4片轮生,叶片卵形、卵状披针形,长4-9cm,宽2-3cm,先端锐尖,基部渐狭,全缘,叶脉5-7条;叶柄短,基部有鳞片状叶鞘,花多数,生于茎下部鳞状叶腋,花梗细长,直立;花被片4,淡绿色,披针形,长约1cm;雄蕊4,紫红色;子房三角状卵形,柱头短,头状,蒴果卵形,熟时2瓣裂,种子椭圆形,一端有翅。
生长环境:野生于山坡、林缘、草丛或溪边,耐阴、耐寒,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地。

蔓生百部

形态特征:块根肉质,常呈纺锤形或长条状,成簇,表面灰白色至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茎细长,攀援状,长可达1m,常缠绕于其他植物上,叶2-4片轮生或对生,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9cm,宽2-8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叶脉5-9条;叶柄长1.5-3cm,花腋生,花梗细长,下垂;花被片4,黄绿色,线状披针形,长约1.5cm;雄蕊4,紫色;子房狭卵形,柱头头状,蒴果熟时褐色,种子一端有翅。
生长环境:多生于阴湿的山坡、灌丛、竹林下,喜温暖湿润气候,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

对叶百部

形态特征:块根肉质,纺锤形或长圆锥形,单个或数个簇生,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有不深的纵沟及细皱纹,茎攀援,长可达3-5m,分枝多,木质化,叶对生或轮生,叶片宽卵形、卵形,长6-16cm,宽2-10cm,先端渐尖,基部浅心形,全缘,叶脉7-13条;叶柄长2-5cm,花腋生,花梗长2-5cm;花被片4,黄绿色,披针形,长约2.5cm;雄蕊4,紫红色;子房宽卵形,柱头短,蒴果倒卵形,熟时2瓣裂,种子一端有翅。
生长环境:生于海拔500-1500m的山谷、坡地、林缘或灌丛中,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主要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百部药材性状与图片识别要点

百部以“质坚实、条粗壮、色黄白、润泽者为佳”,不同来源的药材在性状上存在差异,可通过图片中的以下特征进行识别:

百步中草药图片

直立百部(药材)

  • 形状:块根呈纺锤形,上端较细,下端渐粗,长4-8cm,直径0.8-2cm。
  • 表面:黄白色至淡棕黄色,有不规则的深纵皱纹及横皱纹,断面平坦,角质样,淡黄棕色或黄白色,中柱细小,木质化。
  • 气味:气微,味甘、微苦。

蔓生百部(药材)

  • 形状:块根呈长条形或纺锤形,两端略尖,长3-10cm,直径0.5-1.5cm,常多个簇生,形如“鼠尾”。
  • 表面:灰白色至棕褐色,有不规则纵皱纹及横长皮孔(略突起),断面纤维性,中柱扁圆形。
  • 气味:气微,味甘、微苦。

对叶百部(药材)

  • 形状:块根呈长纺锤形或长条形,长8-24cm,直径1-2cm,肉质肥厚,单个或2-3个并生。
  • 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有不深的纵沟及细皱纹,断面强角质样,中柱较大,直径约4mm。
  • 气味:气微,味苦。

为更直观区分,以下表格汇总三种百部的药材图片关键识别特征:

特征部位 直立百部 蔓生百部 对叶百部
形状 纺锤形,上细下粗 长条形/纺锤形,两端尖 长纺锤形/长条形,肥厚
表面颜色 黄白色至淡棕黄 灰白色至棕褐 灰棕至棕褐
表面特征 深纵皱纹+横皱纹 纵皱纹+横长皮孔 纵沟+细皱纹
断面 角质样,中柱细 纤维性,中柱扁圆 强角质样,中柱大
单个/簇生 常多个簇生 多个簇生(鼠尾状) 单个或2-3个并生

百部的功效与应用

传统功效

百部性甘、苦,微温,归肺经,具有“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灭虱”之功,是治疗咳嗽的要药,尤其适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顿咳(百日咳)”,外用可治头虱、体虱、蛲虫病等。

  • 止咳:无论寒热、新久咳嗽,均可配伍使用,如治风寒咳嗽,配生姜、紫苏叶;治肺热咳嗽,配黄芩、瓜蒌;治顿咳,配沙参、贝母。
  • 杀虫:外用煎汤洗头可灭虱,研粉调油涂搽可治疥癣,煎液保留灌肠可治蛲虫病。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主要含百部生物碱,如直立百部碱(sessilistemonamine)、百部碱(stemonine)、异百部碱(isostemonine)等,还含糖类、脂类、甾醇等。
  • 药理作用
    • 镇咳祛痰:百部生物碱能抑制咳嗽中枢,降低呼吸中枢兴奋性,同时增加呼吸道分泌,稀释痰液;
    • 抗菌抗病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结核杆菌、流感病毒等有抑制作用;
    • 杀虫:百部碱能麻痹虱、蛲虫、绦虫等寄生虫的神经肌肉,使其死亡;
    • 平喘:可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改善哮喘症状。

临床应用

  • 制剂:如“百部止咳糖浆”(含百部、桔梗、桑白皮等),用于痰热咳嗽;“百部酊”外用灭虱。
  • 配伍方剂:如《百部膏》(百部、藜芦、雄黄)治疥癣;《千金方》百部饮(百部、生姜、饴糖)治冷嗽。

百部的采收与炮制

采收

百部以秋季采挖为佳,此时块根养分充足,有效成分含量高,挖取后洗净,除去须根,蒸至无白心(防止霉变),晒干或烘干(温度不超过60℃,避免生物碱破坏)。

炮制

  • 生百部: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长于杀虫灭虱,外用多生用。
  • 蜜百部:取百部片,炼蜜拌炒至黄色,不粘手为度,蜜炙后增强润肺止咳作用,内服用蜜炙品。

注意事项

  1. 禁忌:百部性微温,阴虚有热(如干咳无痰、口干舌燥)者慎用;外用有刺激性,皮肤破损处不宜直接涂搽。
  2. 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涂。
  3. 毒性:生品对皮肤、黏膜有一定刺激性,内服过量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需遵医嘱使用。

相关问答FAQs

Q1:百部和“百步”是同一种中草药吗?
A:是的,“百步”是百部的别名之一,因其“润肺止咳,杀虫灭虱”功效显著,民间常以“百步能止咳”形容其疗效,故得名“百步”,但在《中国药典》规范名称中,统一称为“百部”,来源为百合科三种植物的干燥块根,与“百步”为同一药材。

百步中草药图片

Q2:如何通过图片区分百部与天冬、麦冬等相似药材?
A:百部与天冬、麦冬均为块根类药材,性状相似,但可通过以下图片特征区分:

  • 百部:表面有纵皱纹、横皱纹或皮孔,断面角质样(直立百部)或纤维性(蔓生百部),中柱细小或扁圆;
  • 天冬:表面半透明,有纵沟纹及横向凸起的线状皮层,断面黄白色,角质样,中柱明显(皮层与中柱分离);
  • 麦冬:纺锤形,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细纵纹,断面角质样,中柱细小(皮层与中柱不易分离)。
    百部气味微甜带苦,天冬微甘,麦冬微香,可通过气味辅助判断。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滋阴壮阳中草药配方有哪些常见药材搭配与禁忌?
« 上一篇 09-06
中草药有四片叶子
下一篇 » 09-06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