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那收药材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5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玉林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素有“南方药都”的美誉,其药材收购历史悠久、规模庞大,形成了从产地到市场的完整流通体系,这里的药材收购不仅辐射广西及周边省份,更连接全国各大药市和海外市场,成为中医药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以下从市场概况、主要收购品种、渠道特点、价格影响因素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详细解读玉林药材收购的生态。

玉林那收药材

玉林药材市场的核心地位与收购规模

玉林中药材专业市场是全国首批获国家批准的8个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也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药材交易市场,市场占地面积约300亩,经营商户超过1000家,年交易额超百亿元,常年经营的药材品种达2000多种,这里的药材收购以“量大、质优、品类全”为特色,不仅汇聚了广西本地如桂、桂圆肉、八角、罗汉果等道地药材,还吸引了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产地的药材在此集散,形成了“南药北运、北药南输”的流通格局,收购旺季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春季以根茎类药材采收为主,如淮山、葛根、半夏等;秋季则以果实种子类、全草类药材为主,如八角、罗汉果、金银花等,每日市场内车水马龙,来自全国各地的收购商、药农、加工企业在此云集,构成了繁忙的药材收购景象。

主要收购药材种类及特点

玉林市场收购的药材涵盖植物、动物、矿物三大类,以植物药为主,其中又以根茎类、果实种子类、全草类占比最高,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地特性,主要收购品种可分为以下几类:

根茎类药材

这是玉林收购量最大的类别,包括淮山、葛根、莪术、干姜、天冬等,广西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适合根茎类药材生长,桂平、平南等地的淮山,因淀粉含量高、品质优良,是市场上的畅销品;玉林本地的莪术(又称“文术”),是中药“莪术油”的原料,年收购量超千吨,此类药材多在秋冬采收,采挖后需经清洗、切片、烘干等初加工,便于储存和运输。

果实种子类

以八角、罗汉果、桂圆肉、山楂、枸杞等为代表,八角是广西的“特产三宝”之一,玉林及周边地区的八角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每年8-10月采收期,市场内堆满晒干的八角果,收购商根据果型饱满度、色泽(以棕红色为佳)定价;罗汉果主产于桂林、永福等地,玉林作为重要集散地,年收购罗汉果超亿枚,拉江果”“长滩果”等优质品种供不应求。

全草类与花叶类

如鱼腥草、薄荷、金银花、艾草、菊花等,全草类药材采收期较短,需趁鲜加工,如鱼腥草春季采收后需及时晒干或切段,以防霉变;金银花则分“二花”“三花”等采收批次,以花蕾未开放、色白者为优,玉林市场的金银花多来自河南、山东等地,但本地种植的金银花因花期长、产量稳定,也成为收购新热点。

动物类与矿物类

动物类药材如蛤蚧、金钱白花蛇、地龙等,虽然收购量较小,但附加值高,玉林作为“南方药都”,对动物类药材的鉴别和加工技术成熟,如蛤蚧需去除内脏、烘干后用竹片撑平,以保证品质;矿物类则以石膏、滑石等为主,多作为中药饮片的原料。

为更直观展示主要品种,以下为玉林市场部分药材收购概况表:

药材名称 类别 主要产地(玉林周边) 收购季节 近一年价格区间(元/公斤) 主要用途
淮山 根茎类 桂平、平南 11月-次年1月 10-25 中药饮片、食品加工
八角 果实种子类 容县、藤县 8月-10月 40-80(干果) 调料、中药提取
罗汉果 果实种子类 永福、临桂 9月-11月 5-20(个果) 润肺止咳、饮料原料
金银花 花叶类 河南封丘、本地种植 5月-7月 120-200 清热解毒、茶饮
莪术 根茎类 玉林兴业、北流 12月-次年2月 15-30 行气破血、消积止痛

药材收购渠道与运作模式

玉林的药材收购渠道多元化,形成了“产地直收+市场统购+电商对接”的立体网络,不同渠道适应不同规模和需求的收购主体。

玉林那收药材

产地直收

这是最传统的收购模式,由本地药商或外地药企派驻采购员,直接深入药材种植基地或农户田头,进行产地初筛和收购,罗汉果采收季,收购商会提前在永福、临桂等产区设立收购点,按果型大小、甜度分级定价,确保货源新鲜且成本可控,此模式的优势在于减少中间环节,药农能快速回笼资金,收购商则能拿到一手优质货源,但对采购员的药材鉴别能力和市场行情把控能力要求较高。

市场统购

玉林中药材专业市场作为核心交易平台,汇聚了全国各地的药材,外地药商可通过市场内的“货栈”或“行栈”进行批量采购,行栈作为中间商,负责对接产地货源和采购商,提供仓储、分拣、代购等服务,按交易额收取一定佣金,这种模式适合中小型采购商,无需深入产地即可一站式采购多品种药材,但价格相对产地直收略高。

合作社与种植基地对接

随着农业规模化发展,越来越多的药材种植合作社与药企、药商签订订单收购协议,合作社统一组织农户种植,提供技术指导和农资供应,药商则按约定价格和标准收购药材,实现“订单农业”,玉林市某淮山合作社与广东某药企签订长期收购合同,统一种植、统一采收,既保证了药企的原料品质稳定,又降低了农户的市场风险。

电商平台收购

近年来,玉林药材市场积极拥抱电商,通过阿里巴巴、拼多多等平台,以及本地中药材电商园区,开展线上收购,部分药商通过直播带货展示药材品质,直接面向全国终端采购商;电商平台还提供“产地直发”服务,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流通效率,2023年,玉林中药材线上交易额已突破20亿元,成为传统收购模式的重要补充。

影响药材收购价格的关键因素

玉林药材收购价格波动受多重因素影响,既有自然条件、生产成本等客观因素,也有市场供需、政策调控等主观因素,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供需关系

这是决定价格的核心因素,当某种药材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2022年因气候适宜,广西八角丰产,市场供应量增加,价格从年初的80元/公斤降至年末的45元/公斤;而2023年罗汉果因主产区遭遇干旱,产量减少30%,收购价同比上涨20%。

产地气候与灾害

中药材生长依赖气候,干旱、洪涝、霜冻等灾害会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2021年夏季玉林持续降雨,导致部分淮山田地积水,块茎腐烂,采收量减少15%,推高收购价;而2023年春季的温和气候,则使金银花产量增加,价格趋于稳定。

政策与法规

国家对中药材种植、加工、流通的政策调控也会影响收购价格。《中国药典》标准提高后,部分药材因农残超标被限制流通,优质药材价格上升;乡村振兴战略下,政府对中药材种植的补贴增加,刺激药农扩大种植面积,长期来看可能缓解供需紧张。

玉林那收药材

生产与人工成本

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价格上涨,以及采收工人工成本上升,会推高药材种植成本,进而传导至收购端,近年来采收工日薪从150元涨至200元,根茎类药材的人工采挖成本占比达30%,成本上升对价格形成支撑。

市场炒作与资本介入

部分小品种药材因市场规模小,易被资本炒作,价格短期内大幅波动,2022年某地“太子参”因资本囤货,价格从50元/公斤飙升至150元/公斤,后因政策调控价格回落,这种非理性波动对药农和收购商均造成风险。

玉林药材收购的挑战与未来趋势

尽管玉林药材收购市场发展成熟,但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是标准化程度不足,部分散户种植的药材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高端市场需求;二是年轻从业者流失,药材采收、加工依赖传统经验,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三是野生药材资源减少,如石斛、重楼等品种过度采挖,需加强人工繁育和生态保护。

玉林药材收购将呈现以下趋势:一是向标准化、品牌化发展,通过建设中药材GAP(良好农业规范)基地,推广“玉林药”区域公共品牌,提升药材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二是线上线下融合深化,电商、直播等新渠道将进一步扩大,推动药材收购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三是产业链延伸,从单纯收购向初加工、提取、深加工拓展,提高药材附加值,例如将八角用于提取茴香醇,罗汉果开发成功能性食品等。

相关问答FAQs

Q1:玉林药材收购的价格波动规律是什么?如何规避价格风险?
A:玉林药材价格波动主要受“季节性+周期性”规律影响,季节性上,根茎类药材秋冬采收价格通常低于春季(因集中上市供应增加),果实种子类则受采收季集中上市影响,短期价格下跌明显;周期性上,部分品种(如三七、白术)因种植周期长,易出现“高价刺激扩种→供过于求→价格下跌→缩减种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的3-5年周期波动,规避风险可采取以下措施:药农可通过加入合作社,签订订单锁定价格;收购商需关注气象预警、政策动态,建立多元化货源渠道,避免单一品种过度囤货;终端采购可提前与市场签订长期协议,分批采购以平抑价格波动。

Q2:个体种植户如何对接玉林药材收购商?有哪些注意事项?
A:个体种植户对接玉林收购商主要有以下渠道:一是通过当地中药材合作社,合作社统一对接药商,议价能力更强,且能提供种植技术指导;二是直接联系玉林中药材专业市场的行栈或货栈,行栈常年对接产地,可提供代收服务,需注意选择信誉良好的行栈(可通过市场管理方查询资质);三是利用电商平台,在阿里巴巴、拼多多等平台开设店铺,展示药材品质,吸引外地采购商;四是参加玉林举办的“药博会”“中药材交易会”等活动,直接对接全国药商,注意事项包括:确保药材符合《中国药典》标准,避免农残超标;保留采收记录、产地证明等溯源材料,增强采购商信任;了解市场行情,避免被压价,可通过“玉林中药材价格指数”等平台实时查询价格动态。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有四片叶子
« 上一篇 09-06
导气下行的中草药
下一篇 » 09-06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