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钱胡药材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倒钱胡药材,为玄参科植物胡黄连(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的干燥根茎,是传统中药中常用的清热燥湿药,因根茎形态略似倒置的古代铜钱,且“胡”字与胡科植物关联(实际为玄参科),故得“倒钱胡”之俗称,别名胡连、假黄连、西藏胡黄连等,主产于我国西藏、云南、四川等高海拔地区,其药用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唐本草》,历代医籍多用于湿热泻痢、骨蒸潮热等症,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之功效。

倒钱胡药材

基本形态特征与来源

倒钱胡药材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0-20cm,根茎圆柱形,略弯曲,长3-10cm,直径0.3-1cm,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具纵皱纹、横向皮孔及残留的须根痕,顶端常有茎基或叶柄残基,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灰黄色,木部黄色,可见放射状纹理,气微,味极苦,其地上茎单一,叶基生,莲座状,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钝锯齿,花冠淡紫色或粉白色,蒴果卵形,种子多数,药用部位为秋季采挖的干燥根茎,除去杂质,洗净,晒干或阴干。

产地分布与生长环境

倒钱胡药材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主要分布于海拔3000-4500米的高山草甸、碎石山坡或林缘灌丛中,喜冷凉、湿润、半阴环境,耐寒,忌积水,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土壤中生长,我国西藏林芝、山南、日喀则等地为主要产区,其中西藏因高海拔、强紫外线、昼夜温差大等独特气候,所产药材有效成分含量高,品质最优;云南迪庆、四川甘孜等地亦有少量分布,但因气候、土壤差异,有效成分含量略低,不同产地药材性状略有区别:西藏产者根茎粗壮,皮部厚,苦味浓郁;云南产者根茎较细,断面色泽略浅;四川产者木部比例较高,气味稍淡,具体产地分布如下表:

产地 海拔范围(米) 气候特点 药材质量评价
西藏林芝 3200-4200 冷凉湿润,昼夜温差大 有效成分含量高,苦味浓郁,质优
云南迪庆 3000-4000 温凉多雨,湿度较高 有效成分次之,断面色泽略浅
四川甘孜 3300-4100 寒冷干燥,光照充足 木部比例较高,气味稍淡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倒钱胡药材性寒,味苦,归肝、胃、大肠经,其性寒能清热,味苦能燥湿、泻火,故长于清下焦湿热,泻肝胆实火,兼能退虚热,是治疗湿热泻痢、骨蒸潮热、目赤肿痛的常用药。

清热燥湿

用于湿热壅滞所致的泻痢腹痛、里急后重,常与黄连、木香配伍,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胡黄连丸,以胡黄连清热燥湿,黄连泻火解毒,木香行气止痛,共奏清热燥湿、调气行滞之功。

泻火解毒

用于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口舌生疮,或湿热黄疸,常与龙胆草、栀子、茵陈等配伍,增强清肝胆、利湿热之效。

退虚热

用于阴虚内热所致的骨蒸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常与银柴胡、地骨皮、知母等配伍,如《医宗金鉴》清骨散,胡黄连清虚热,银柴胡退骨蒸,共奏养阴清热之效。

倒钱胡药材

小儿疳积

用于小儿疳积,腹胀发热、消化不良,常与使君子、鸡内金、山楂等配伍,以胡黄连清热消疳,使君子杀虫消积,鸡内金健脾消食,共奏消疳健脾之功。

炮制方法与功效变化

倒钱胡药材的炮制方法不同,药性及功效有所侧重,临床需根据病情选用。

生品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生品苦寒之性峻烈,长于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适用于湿热泻痢、目赤肿热等实证。

酒制

取净胡黄连片,用黄酒拌匀(每100kg药材用黄酒10kg),闷润至透,文火炒干,酒制后能引药上行,增强清肝明目之功,适用于肝火目赤、头痛等症。

蜜制

取净胡黄连片,用炼蜜拌匀(每100kg药材用炼蜜25kg),闷润至透,文火炒至黄色至深黄色,不粘手,蜜制后药性缓和,长于润肺止咳,适用于肺热咳嗽、干咳少痰。

炮制方法及功效变化如下表:

倒钱胡药材

炮制方法 辅料用量(每100kg药材) 操作要点 功效变化
生品 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酒制 黄酒10kg 拌匀,闷润,文火炒干 引药上行,增强清肝明目
蜜制 炼蜜25kg 拌匀,闷润,文火炒至黄色 药性缓和,润肺止咳

临床应用与配伍案例

倒钱胡药材在临床应用中,常根据不同病症配伍其他药物,以增强疗效。

  • 湿热泻痢:胡黄连9g,黄连6g,木香6g,水煎服,适用于湿热壅滞,腹痛泄泻,泻下急迫,肛门灼热。
  • 骨蒸潮热:胡黄连6g,银柴胡10g,地骨皮12g,知母9g,鳖甲15g(先煎),水煎服,适用于阴虚内热,午后潮热,夜间盗汗,五心烦热。
  • 目赤肿痛:胡黄连6g,龙胆草9g,栀子9g,菊花10g,水煎服,适用于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羞明流泪,口苦咽干。
  • 小儿疳积:胡黄连3g,使君子6g,鸡内金9g,山楂10g,水煎服,适用于小儿疳积,腹胀发热,消化不良,形体消瘦。

使用注意与不良反应

倒钱胡药材性寒苦降,使用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1. 脾胃虚寒者慎用:脾胃虚寒者服用后易出现腹泻、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需配伍生姜、大枣等温中和胃之品。
  2. 用量不宜过大:常规煎服量为3-9g,过量易导致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3.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其苦寒之性可能损伤胎元或影响乳汁,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 不宜与藜芦同用:属“十八反”禁忌,避免配伍使用。

现代研究与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倒钱胡药材主要含环烯醚萜苷类(胡黄连苷Ⅰ、Ⅱ、Ⅲ)、黄酮类(木犀草素)、酚酸类(绿原酸)等成分,具有以下作用:

  1. 抗炎作用:胡黄连苷能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关节炎、肠炎等有治疗作用。
  2. 保肝作用:降低转氨酶(ALT、AST),减轻肝组织损伤,可用于肝炎的辅助治疗。
  3. 降血糖作用: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糖代谢,对2型糖尿病有一定疗效。
  4. 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可用于肠道感染的治疗。

相关问答FAQs

倒钱胡药材与胡黄连是同一种药材吗?
答:倒钱胡药材是胡黄连的俗称,二者为同一种药材,胡黄连为玄参科植物胡黄连的干燥根茎,“倒钱胡”因其根茎形态略似倒置的古代铜钱,且“胡”字提示其与胡科植物的关联性(实际为玄参科),故在民间或地方药材市场常被称为“倒钱胡”,其基原、性味、功效与胡黄连完全一致,临床可等同使用。

倒钱胡药材在夏季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答:夏季气候炎热,人体易生内热,倒钱胡药材性寒,清热作用较强,使用时需注意:① 避免长期大剂量服用,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泻、食欲不振;② 脾胃虚寒者慎用,若需使用,可配伍生姜、大枣等温中和胃之品,减轻寒凉之性;③ 用于夏季暑湿感冒夹热时,可配伍香薷、藿香等解暑化湿药,增强疗效,同时避免寒凉太过导致阳气受损。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煎中药 药材多
« 上一篇 09-07
高血压中医治疗方剂
下一篇 » 09-07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