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哮喘在中医学中属于“哮病”“喘证”“咳嗽”等范畴,认为其发病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先天禀赋不足等相关,病位主要在肺,与脾、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中医治疗强调“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通过辨证论治、整体调理,控制急性发作、减少复发、改善肺功能,以下从辨证分型、治疗方法、调理调护等方面详细阐述。
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
支气管炎哮喘的辨证需结合发作期与缓解期特点,发作期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正虚为主,常见分型及治法方药如下:
分型 | 主要症状 | 治法 | 代表方药 |
---|---|---|---|
寒哮证 | 呼吸急促,喉中哮鸣如水鸡声,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面色晦滞,口不渴,天冷或遇寒易发,舌淡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 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 小青龙汤(麻黄、桂枝、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白芍、甘草)或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细辛、半夏、紫菀、款冬花、五味子、大枣、生姜) |
热哮证 | 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咳呛阵作,痰黄黏稠咯吐不利,汗出,面赤,口苦,渴喜冷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 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 定喘汤(麻黄、黄芩、桑白皮、杏仁、半夏、款冬花、苏子、甘草、白果)或越婢加半夏汤(麻黄、石膏、生姜、大枣、半夏、甘草) |
肺虚证 | 气短声低,动则喘促,自汗恶风,常易感冒,咳痰清稀色白,舌淡苔薄白,脉弱或濡缓 | 补肺固表,益气化痰 | 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黄芪、白术、防风、党参、茯苓、陈皮、半夏、甘草) |
脾虚证 | 喘促气短,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咳嗽痰多黏稠,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细弱 | 健脾化痰,降气平喘 | 六君子汤合三子养亲汤(党参、茯苓、白术、甘草、陈皮、半夏、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
肾虚证 | 喘促日久,动则加剧,呼多吸少,不得卧,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面青唇紫,耳鸣,舌淡苔白,脉沉细或弱 | 补肾纳气,温阳平喘 | 肾气丸合参蛤散(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附子、桂枝、人参、蛤蚧) |
中医特色治疗方法
内治法
除上述辨证方药外,中成药需根据证型选用:寒哮可用小青龙颗粒、桂龙咳喘宁胶囊;热哮可用蛤蚧定喘丸、痰热清注射液;肺虚可用玉屏风颗粒、补中益气丸;肾虚可用金匮肾气丸、百令胶囊,临床常配伍化痰止咳药(如桔梗、前胡)、降气平喘药(如苏子、葶苈子),以增强疗效。
外治法
- 针灸:发作期主穴取肺俞、定喘、膻中、天突、列缺,寒哮加风门、大椎(温针灸),热哮加曲池、尺泽;缓解期主穴取肺俞、膏肓、肾俞、足三里、关元,用补法或灸法,每周2-3次,调理肺脾肾功能。
- 穴位贴敷:三伏贴(初伏、中伏、末伏各贴1次)、三九贴,取肺俞、膏肓、肾俞、定喘等穴,用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等研末调敷,温经散寒、化痰平喘,适用于缓解期预防发作。
- 拔罐与刮痧:发作期在背部膀胱经(大杼至膈俞)、肺俞、膈俞拔火罐,或刮拭背部、胸部,疏通经络、祛邪外出;缓解期轻刮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调和气血。
- 中药雾化吸入:用麻黄、杏仁、甘草、地龙、僵蚕等煎汤取液,雾化吸入,直接作用于气道,起效迅速,适用于急性发作期喘息、咳嗽明显者。
特色疗法
- 穴位注射:取肺俞、定喘、足三里等穴,注入黄芪注射液、当归注射液或胎盘注射液,每穴0.5-1ml,每周1-2次,增强免疫力,适用于缓解期。
- 中药离子导入:将温阳化痰方(如附子、肉桂、半夏、细辛)煎液浸湿纱布,置于肺俞、膻中穴位,通过离子导入仪使药物渗透,无创便捷,适合儿童及体弱者。
中医调理与调护
中医强调“三分治,七分养”,支气管炎哮喘的调护对控制病情至关重要:
- 饮食调理:发作期饮食宜清淡,忌生冷、辛辣、肥甘厚味(如冷饮、辣椒、肥肉、海鲜)、发物(如虾蟹、芒果),以免助湿生痰、诱发喘息;缓解期可食健脾益肺之品,如山药、莲子、百合、白梨、蜂蜜、核桃等,脾虚者可煮四神汤(茯苓、莲子、芡实、山药),肾虚者可食黑芝麻、枸杞、羊肉(适量)。
- 情志调护:哮喘患者常因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紧张)诱发或加重,需保持心情舒畅,可通过听音乐、练书法、冥想等方式调节情绪,家人需给予心理支持,避免不良刺激。
- 运动养生:缓解期可根据体质选择适度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散步、慢跑,以不疲劳、不喘促为度,增强体质,改善肺功能;避免剧烈运动及寒冷环境运动,运动前可热身,预防感冒。
- 起居调摄: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尤其季节交替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烟雾);戒烟限酒,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相关问答FAQs
Q1:中医治疗支气管炎哮喘能根治吗?
A:支气管炎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目前中西医均难以“根治”,但中医可通过辨证论治控制急性发作、减少复发频率、减轻发作程度、改善生活质量,对于轻中度患者,坚持规范治疗(内服中药+外治法+调护),部分可实现长期缓解;对于重度患者,需中西医结合治疗,避免病情进展,关键在于“长期坚持、个体化调理”,并避免诱发因素。
Q2:中医治疗支气管炎哮喘和西医治疗冲突吗?可以同时进行吗?
A:中医与西医治疗支气管炎哮喘各有优势,一般不冲突,可协同作用,西医治疗(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能快速控制气道炎症、缓解喘息症状;中医治疗(内服中药、针灸、贴敷等)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体质、减少西药副作用(如激素依赖),但需注意:① 西药不可擅自停用,尤其是激素,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症状调整;② 中药与西药间隔1-2小时服用,避免相互作用;③ 急性发作期以西医治疗为主,缓解期以中医调理为主,建议在正规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就诊,制定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