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医治疗方剂有哪些常用且有效的?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医治疗 正文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消渴”病的记载,其核心病机为阴虚燥热,病位在肺、胃、肾,后期可涉及气血阴阳失调及瘀血、痰湿等病理产物,中医治疗糖尿病强调辨证论治,根据不同证型选用方剂,同时结合饮食调护、情志疏导及运动疗法等综合调理,以下从常见证型、代表方剂及加减应用等方面详细阐述。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剂

糖尿病的中医辨证论治与方剂应用

糖尿病在中医中可分为上消、中消、下消,或按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瘀血阻络等辨证,不同证型治法各异,方剂选择需精准匹配病机。

(一)上消(肺热津伤证)

病机:肺热炽盛,津液耗伤,治节失职,水液直趋下行,故口渴多饮、尿频量多。
主要症状: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代表方剂:消渴方(《丹溪心法》)

  • 组成:黄连10g,天花粉15g,生地黄20g,藕汁(或鲜芦根汁)30ml(兑服)。
  • 功效: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 方解:方中黄连清泻肺胃之热,天花粉、生地黄养阴生津,藕汁清热养阴、凉血止血,共奏清热润肺之效,若津伤较甚,加麦冬、沙参以增强养阴生津之力;若热毒偏盛,加石膏、知母清泻肺胃实热。

(二)中消(胃热炽盛证)

病机:胃火炽盛,腐熟水谷太过,则多食易饥;热耗津液,大肠失润,则大便干燥;水液代谢失常,尿频量多。
主要症状: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燥,脉滑实。
代表方剂:玉女煎(《景岳全书》)

  • 组成:石膏20g(先煎),知母12g,麦冬15g,牛膝10g,熟地黄20g。
  • 功效: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 方解:石膏、知母清泻胃火,熟地黄、麦冬滋阴养液,牛膝引热下行、滋补肝肾,若大便秘结甚者,加大黄、芒硝通腑泻热;若津伤明显,加石斛、玉竹以增液生津。

(三)下消

下消分为肾阴亏虚和阴阳两虚两型,以肾虚为本,燥热为标,后期可累及阴阳。

肾阴亏虚证

病机:肾阴不足,虚火内生,固摄失权,尿频量多;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膝酸软。
主要症状: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腰膝酸软,乏力,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代表方剂: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剂

  • 组成:熟地黄24g,山茱萸12g,山药15g,泽泻10g,茯苓10g,牡丹皮10g。
  • 功效:滋阴补肾。
  • 方解:方中熟地黄滋肾填精,山茱萸、山药补益肝肾、固涩精气,泽泻、茯苓利湿泄浊,牡丹皮清泻虚火,若阴虚火旺甚者,加知母、黄柏(合为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若尿多混浊,加桑螵蛸、益智仁固摄缩尿。

阴阳两虚证

病机:消渴日久,阴损及阳,肾阳虚衰,不能蒸腾气化,水液代谢失常;命门火衰,温煦失职,则畏寒肢冷。
主要症状: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畏寒肢冷,面色黧黑,阳痿,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代表方剂: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

  • 组成:附子6g(先煎),桂枝10g,熟地黄24g,山茱萸12g,山药15g,泽泻10g,茯苓10g,牡丹皮10g。
  • 功效:温阳滋肾。
  • 方解:在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的基础上,加附子、桂枝温补肾阳,以“少火生气”,助肾气化,若阳虚明显,加淫羊藿、仙茅温肾壮阳;若尿多不禁,加菟丝子、覆盆子固肾涩尿。

(四)兼证治疗

糖尿病病程较长,常兼夹瘀血、痰湿等病理产物,需在主方基础上加减。

气阴两虚证

症状:乏力自汗,气短懒言,口干咽燥,舌淡红少苔,脉细弱。
代表方剂: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合增液汤(《温病条辨》)

  • 组成:人参10g(或太子参15g),麦冬15g,五味子6g,玄参15g,生地黄20g。
  • 功效:益气养阴,生津止渴。

瘀血阻络证

症状:肢体麻木、刺痛,唇甲紫暗,舌暗有瘀斑,脉涩。
代表方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 组成: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生地黄20g,川芎10g,赤芍15g,牛膝10g,桔梗6g,柴胡10g,枳壳10g,甘草6g。
  • 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辅助方法

除内服方剂外,中医外治法(如针灸、穴位贴敷)、食疗(如苦瓜、山药、桑葚等药食同源食材)及情志调摄(避免焦虑、抑郁)对糖尿病控制有协同作用,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等穴位可调节脾胃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桑葚、枸杞泡水可滋阴补肾,辅助降糖。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剂

糖尿病中医常见证型及代表方剂简表

证型 主要症状 代表方剂 核心药物组成 功效主治
肺热津伤(上消) 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 消渴方 黄连、天花粉、生地黄、藕汁 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胃热炽盛(中消) 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 玉女煎 石膏、知母、麦冬、牛膝、熟地黄 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肾阴亏虚(下消) 尿频混浊,腰膝酸软,口干咽燥 六味地黄丸 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 滋阴补肾
阴阳两虚(下消) 畏寒肢冷,尿多如膏,面色黧黑 金匮肾气丸 附子、桂枝、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等 温阳滋肾
气阴两虚 乏力自汗,气短懒言,口干咽燥 生脉散+增液汤 人参、麦冬、五味子、玄参、生地黄 益气养阴,生津止渴

相关问答FAQs

问:中医治疗糖尿病可以完全停用西药吗?
答:不建议擅自停用西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在于整体调节、改善症状及并发症,尤其在早期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阶段,可通过中药干预控制血糖,但对于2型糖尿病中晚期或1型糖尿病患者,西药(如胰岛素、二甲双胍等)仍是控制血糖的核心手段,中药可作为辅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中西医结合用药,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引发并发症。

问:糖尿病患者有哪些适合的食疗方?
答:食疗需根据证型选择:①上消(肺热津伤):取梨1个,削皮去核,加蜂蜜30g蒸熟食用,可润肺生津;②中消(胃热炽盛):苦瓜100g炒菜食用,或苦瓜干泡水代茶,清热泻火;③下消(肾阴亏虚):桑葚15g、枸杞10g、山药20g煮粥,滋阴补肾;④阴阳两虚:韭菜籽10g、核桃10g煮水,温肾助阳,注意食疗需控制总热量,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同时配合规律饮食。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具体有哪些?
« 上一篇 09-08
药材黄琴价格为何波动?当前市场行情及影响因素是什么?
下一篇 » 09-08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