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了解传统天南星中药药材的功效、毒性、鉴别及使用禁忌?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5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天南星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异叶天南星或东北天南星的干燥块茎,是临床常用的化痰止咳、祛风止痉类中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因其“叶如荷,故有虎掌之名”,又名虎掌南星、半夏精等,主产于河南、河北、四川、云南等地,野生或栽培,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外皮,洗净干燥,或经炮制后入药。

天南星中药药材

从性味归经来看,天南星味苦、辛,性温,有毒,归肺、肝、脾经,其性燥烈,善走经络,既能燥湿化痰,又能祛风止痉,还能散结消肿,为治风痰要药,在功效主治方面,天南星主要有三大核心作用:一是燥湿化痰,适用于风痰上扰所致的眩晕、胸闷、痰多咳嗽,或痰阻心窍之癫痫、精神错乱;二是祛风止痉,用于风邪中络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或破伤风、小儿惊风等痉挛抽搐之症;三是散结消肿,外治痈疽肿毒、蛇虫咬伤,以鲜品捣敷或研末醋调外用效果更佳。

由于天南星生品毒性较大,内服需严格炮制以减毒增效,传统炮制方法有生姜白矾制、胆汁制等,其中生姜白矾制(称“制天南星”)最为常用,取净天南星用清水浸泡,每日换水至口尝微有麻舌感后,加入生姜、白矾共煮至内无白心,取出晾干,炮制后毒性降低,燥烈之性缓和,更适用于脾胃虚弱者,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天南星含三萜皂苷、安息香酸、氨基酸、D-甘露醇等成分,具有镇静、抗惊厥、祛痰、抗炎、抗肿瘤及抑制多种致病菌等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天南星中药药材

用法用量上,天南星内服常用量为3-10g,需先煎1-2小时以降低毒性;入丸散剂每次1-3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醋调敷患处,使用时需特别注意,生品内服宜慎,孕妇禁用,阴虚燥咳、血虚动风及脾胃虚弱者忌服,中毒症状表现为口腔黏膜灼热、麻木、肿胀,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可出现呼吸麻痹、惊厥,需立即停药并采取催吐、洗胃等急救措施。

项目
性味归经 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
功效主治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用于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癫痫,惊风,破伤风,痈疽肿毒,蛇虫咬伤。
炮制方法 生品洗净晒干;制天南星用生姜、白矾煮制减毒。
用法用量 内服3-10g,先煎;外用适量,研末醋调敷。
使用注意 生品有毒,内服慎用;孕妇禁用;阴虚燥咳、血虚动风者忌服。

相关问答FAQs
Q1:天南星和半夏功效相似,如何区分使用?
A1:天南星与半夏均能燥湿化痰,但天南星性更温燥,力强,善祛经络之风痰,尤适用于风痰眩晕、破伤风、口眼歪斜等;半夏性较平和,偏治脾胃湿痰,如痰多咳嗽、恶心呕吐,且兼降逆止呕,天南星偏走肝经,祛风止痉力胜;半夏偏走脾经,和胃降逆力优,临床常根据病情轻重、病位深浅选用,重症风痰、经络病多用天南星,轻症湿痰、脾胃病多用半夏。

天南星中药药材

Q2:误食生天南星中毒后应如何急救?
A2:误食生天南星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①立即催吐,可用手指或压舌板刺激咽后壁,或服用温盐水、浓茶水催吐,减少毒素吸收;②若呕吐不止,可饮用蛋清、牛奶或活性炭混悬液以保护胃黏膜;③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若出现呼吸困难、抽搐等症状,需立即送医,给予吸氧、抗惊厥、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严重者可能需血液净化,预防中毒需严格控制用量,生品内服必须炮制,且不宜长期服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月经过少中医治疗,如何辨证施治?效果如何?调理周期多久?
« 上一篇 09-08
插气药是中草药名还是功效类别?
下一篇 » 09-08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