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藕节为睡莲科植物莲的根茎节部,其药用部位为干燥的地下茎节,多在秋季采挖莲藕时,取其节部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后入药,作为传统中药,藕节在止血化瘀方面应用广泛,而其药材性状可通过图片直观呈现,下面从植物来源、药材性状、图片特征、鉴别要点及药用价值等方面详细介绍。
藕节的植物来源为莲,多年水生草本,根茎肥大,横生泥中,节部缢缩,上生分枝(藕),叶圆盾形,挺出水面,叶柄长,具刺;花大型,粉红或白色,单生于花梗顶端;坚果椭圆形,果皮木质化,藕节即为根茎的节部,连接各段藕的部位,残留有须根或根痕,是药用部位的核心。
从药材性状图片来看,干燥藕节呈短圆柱形,长约2-4cm,直径1.3-2.5cm,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细纵纹及残留的须根痕,节部上方可见凹陷的芽痕,下方有圆形的根茎疤痕(连接下一节藕的痕迹),质地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有多数大小不一的圆形孔洞(通气组织),色白或淡黄,有的可见类白色的内皮层,气微,味微甘、涩,若为藕节炭(炒炭品),则表面呈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味苦而涩。
不同品质的藕节在图片上可观察到明显差异,具体可通过下表对比:
等级 | 直径(cm) | 表面特征 | 断面特征 | 杂质含量(%) |
---|---|---|---|---|
一等品 | 3-2.5 | 灰黄色,有纵纹,芽痕及根痕明显 | 白色,孔洞多而均匀,内皮层清晰 | ≤2 |
二等品 | 8-1.2 | 灰棕色,纵纹较粗,部分芽痕模糊 | 淡黄色,孔洞较少,内皮层不完整 | ≤3 |
等外品 | <0.8或>2.5 | 色深或浅,有霉斑、虫蛀孔 | 断面发黄或焦黑,孔洞堵塞 | >5 |
通过图片鉴别藕节时,需注意真伪优劣:真品藕节节部特征明显,断面有独特的通气孔,呈放射状排列;伪品(如豆科植物某些根茎的节部)多无通气孔,或孔洞不规则,表面无莲特有的芽痕,优质藕节图片应显示干燥、个大、完整、色灰黄、断面色白、无霉变虫蛀;劣品则可能因加工不当(如未充分干燥)导致断面发暗,或因存储不当出现霉斑、虫蛀孔。
藕节的药用价值源于其化学成分,主要含鞣质、天门冬素、淀粉、维生素C及钙、磷等元素,性味甘、涩,平,归肝、肺、胃经,具有止血、化瘀的功效,常用于吐血、衄血、尿血、崩漏等出血症,兼有瘀滞者尤为适宜,生用偏于化瘀止血,炒炭后则增强收涩止血之力,临床可单味煎服,或配伍其他止血药如蒲黄、侧柏叶等。
相关问答FAQs
Q1:藕节和藕节炭的功效有何不同?
A1:藕节生品性平,味甘涩,长于化瘀止血,适用于血瘀兼出血的病症,如跌打损伤后的瘀肿出血;藕节炭是生藕节经炒炭制成,其性味由甘涩平变为苦涩平,收敛止血作用增强,适用于虚寒性出血或出血量较多、需快速止血的情况,如崩漏、月经过多等,但化瘀之力减弱。
Q2:如何通过图片区分优质藕节和劣质藕节?
A2:优质藕节的图片应呈现干燥状态,节部饱满,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自然光泽,纵纹清晰,芽痕和根痕明显,断面白色或淡黄,孔洞多而均匀,无霉斑、虫蛀及杂质;劣质藕节则可能颜色暗淡(深灰或发黑),表面有霉点或虫蛀孔,断面发黄、发黑或孔洞堵塞,甚至可见泥沙等杂质,质地也可能因受潮而变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