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山虎,又称白花丹、总管、假茉莉等,为白花丹科白花丹属植物白花丹(Plumbago zeylanica L.)的根或全草,是传统民间常用中药,主要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贵州等南方省份,多生长于山坡、路边、村旁的灌丛中或疏林下,其味辛、苦,性温,有毒,归肝、脾经,具有祛风除湿、散瘀消肿、杀虫止痒等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毒、疥癣湿疮等疾病,以下从多个方面对出山虎药材进行详细介绍。
来源与植物形态
出山虎的原植物为白花丹,多年生蔓生亚灌木,高约1-3米,茎基部木质,上部草质,圆柱形,有棱,节明显,节上生根,幼枝被黄褐色短柔毛,叶互生,纸质,卵圆形、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1.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钝,全缘,叶柄基部常抱茎,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10-30厘米,苞片短于花萼,小苞片膜质,花萼筒状,长约5-7毫米,有5棱,萼片5,三角形,先端急尖;花冠白色或淡黄色,高脚碟状,筒长约2厘米,裂片5,倒卵形;雄蕊5,花药内向,纵裂;子房上位,1室,胚珠1枚,蒴果膜质,盖裂,种子1枚,长圆形,褐色,花期7-12月,果期8月至翌年4月,药用部位主要为根及全草,全年可采,以秋季为佳,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
性状鉴别
出山虎的药材性状因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其鉴别要点如下:
部位 | 性状特征 |
---|---|
根 | 呈圆柱形,弯曲,长10-30厘米,直径0.5-2厘米,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栓皮易脱落,露出黄白色的皮层,质坚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淡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气微,味辛辣、麻舌。 |
茎 | 茎呈圆柱形,有纵棱,表面绿褐色或黄褐色,被短柔毛,节处略膨大,有不定根,质脆,易折断,断面中央有髓,气微,味微苦。 |
叶 | 叶片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呈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1.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全缘,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浅绿色,叶脉明显,叶柄短,基部抱茎,气微,味微苦。 |
全草 | 全草长30-100厘米,茎叶混合,根、茎、叶俱全,具特异香气,味辛辣、麻舌。 |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出山虎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含白花丹醌(plumbagin)、白花丹素、脂肪酸、甾体、挥发油、黄酮类、有机酸等成分,其中白花丹醌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药理作用。
抗炎作用
白花丹醌能抑制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白三烯)的释放,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炎症反应,对急性炎症(如大鼠足肿胀)和慢性炎症(如肉芽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抗菌与抗病毒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出山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对某些皮肤真菌(如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也有抑制效果;其提取物对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有抑制作用。
抗肿瘤作用
白花丹醌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阻断细胞周期等机制,对肝癌、肺癌、胃癌等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动物实验显示其能抑制肿瘤生长,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
杀虫与止痒作用
出山虎提取物对疥螨、虱子、蚊虫等皮肤寄生虫有杀灭作用,外用可缓解疥疮、湿疹等引起的瘙痒症状,其止痒机制可能与抑制组胺释放有关。
其他作用
出山虎还具有抗氧化、降血糖、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但其毒性成分(如生物碱)也可能对肝脏、肾脏造成损伤,需严格控制用量。
临床应用
出山虎在临床应用中以内服和外用相结合,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风湿痹痛
出山虎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常用于风寒湿痹引起的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可单用或配伍威灵仙、独活、防风等,煎汤内服或外洗。
跌打损伤
具有散瘀消肿、活血止痛之功,用于跌打肿痛、骨折瘀血,鲜品捣烂外敷患处,或配伍当归、红花、乳香等内服。
痈肿疮毒
用于痈疽肿毒、乳腺炎、淋巴结炎等,可鲜品捣烂外敷,或配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煎服,亦可用其研末调敷患处。
皮肤疾病
外用治疗疥癣、湿疹、皮炎、脚气等,煎水洗患处或研末用麻油调涂,能有效杀虫止痒、收敛疮疡。
其他应用
民间还用于治疗胃痛、牙痛、疟疾等,内服需遵医嘱,避免过量中毒。
使用注意与毒性
出山虎性温有毒,其毒性成分主要为白花丹醌及生物碱,过量服用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乏力,严重者可损伤肝肾功能、抑制呼吸,甚至危及生命,使用时需注意:
- 严格控制剂量:内服常用量为3-6克(鲜品15-30克),外用适量,不宜久用。
- 禁忌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体虚及过敏体质者慎用。
- 配伍禁忌:不宜与强心苷、降糖药、抗凝药等同用,以免增加毒性或影响药效。
- 外用注意:避免接触眼睛及黏膜,皮肤破损处慎用,用药后如出现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并清洗。
相关问答FAQs
Q1:出山虎有毒吗?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A1:出山虎性温,含有白花丹醌等有毒成分,内服过量可引起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等,严重者可损伤肝肾功能,使用时需严格控制剂量(内服不超过6克),孕妇、体虚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外用避免接触黏膜和破损皮肤,用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食物,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Q2:出山虎可以治疗哪些常见疾病?如何正确使用?
A2:出山虎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配伍威灵仙、独活煎服)、跌打损伤(鲜品捣敷患处)、痈肿疮毒(配伍金银花、连翘煎服或研末外敷)、疥癣湿疹(煎水洗或调涂患处),内服需遵医嘱,煎煮时间不宜过短(建议先煎30分钟以上以降低毒性);外用可直接捣烂或研末用麻油、醋等调敷,每日1-2次,症状缓解后停用,避免长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