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瓜籽药材有何功效?使用时需注意哪些禁忌?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8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东瓜籽,即冬瓜的干燥成熟种子,为葫芦科植物冬瓜(Benincasa hispida (Thunb.) Cogn.)的种子,是我国传统药食同源药材之一,应用历史悠久,其别名有冬瓜仁、白瓜子、冬瓜子等,性微寒,味甘,归肺、肝、大肠经,具有清热利湿、排脓消痈、润肠通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淋证、肺痈、肠痈、带下、便秘等多种病症,冬瓜籽不仅药用价值明确,其日常食用也广泛,如炒制后作为零食或煲汤配料,兼具营养与保健作用。

东瓜籽药材

冬瓜籽药材基本信息表:
| 项目 | 内容 |
|--------------|----------------------------------------------------------------------|
| 来源 | 葫芦科植物冬瓜的干燥成熟种子 |
| 别名 | 冬瓜仁、白瓜子、冬瓜子 |
| 性味归经 | 性微寒,味甘;归肺、肝、大肠经 |
| 药用部位 | 干燥成熟种子 |
| 采收加工 | 秋季果实成熟时,剖取种子,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冬瓜籽以清热排脓、利湿通淋为主要特点,其性寒能清热,味甘能和中,归肺经可清肺化痰、排脓消痈,常用于治疗肺痈(肺脓肿)咳吐脓痰、胸痛等症,常配伍芦根、薏苡仁等以增强清肺排脓之功;归大肠经能清热利湿、润肠通便,适用于湿热淋证(小便涩痛、短赤)及肠燥便秘,治疗淋证可配伍车前子、滑石,便秘则可配火麻仁、杏仁;归肝经可清肝经湿热,用于妇女带下色黄、有异味等症,常与黄柏、苍术同用,冬瓜籽还能利水消肿,对水肿、小便不利也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冬瓜籽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其蛋白质含量约占30%,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如谷氨酸、天冬氨酸等,具有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脂肪含量约25%,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亚油酸(必需脂肪酸)占比超过50%,有助于调节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还含有皂苷类成分(如冬瓜籽皂苷),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活性;矿质元素包括锌、硒、钙、铁等,锌和硒是重要的微量元素,可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抗氧化能力;含有维生素B1、B2、维生素E及膳食纤维等,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药理实验证实,冬瓜籽的多重功效与其活性成分密切相关,抗炎作用方面,冬瓜籽皂苷能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的释放,减轻急性炎症反应;抗氧化作用中,其富含的维生素E和硒可清除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活性,延缓衰老;降血脂机制主要源于亚油酸,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免疫调节方面,多糖和皂苷可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冬瓜籽中的油脂和膳食纤维能润滑肠道,促进肠蠕动,缓解便秘,同时其利尿作用有助于排出体内多余水分,发挥利水消肿功效。

东瓜籽药材

冬瓜籽的用法多样,内服可煎汤,常用量为10-30g,也可研末吞服(每次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可用于治疗皮肤痈肿、疮毒等,炮制方面,生品长于清热排脓,多用于肺痈、肠痈;炒品寒性减弱,长于健脾利湿,适用于脾虚湿盛、带下等症,日常食用可炒熟后直接嚼食,或煮粥、煲汤时加入,如冬瓜籽粥、冬瓜籽排骨汤,既能调味,又能保健。

使用需注意,冬瓜籽性微寒,脾胃虚寒者(如腹痛、腹泻、食欲不振)慎用,以免加重寒象;孕妇应慎用,因其有活血通经之效,可能影响胎儿;服用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效,若需长期食用或药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过量。

相关问答FAQs

  1. 冬瓜籽和南瓜籽功效有什么区别?
    答:冬瓜籽性寒,长于清热利湿、排脓消痈,适用于湿热证、肺痈、肠痈等;南瓜籽性平,味甘,归胃、大肠经,主要功效是驱虫(如绦虫、蛔虫)、健脾利水,常用于绦虫病、血吸虫病、脾虚消化不良、产后浮肿等,二者功效侧重不同,冬瓜籽偏清热,南瓜籽偏驱虫健脾。

    东瓜籽药材

  2. 冬瓜籽可以长期食用吗?
    答:作为药食同源食材,适量长期食用冬瓜籽一般安全,能补充营养、促进肠道蠕动,但需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长期食用,以免引起腹泻;炒制后寒性减弱,更适合长期保健;建议每日食用量不超过30g(约一小把),过量可能导致消化不良或脾胃虚寒。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少乳的中医治疗
« 上一篇 09-10
蒲公英 药材新鲜
下一篇 » 09-10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