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荆是何种药材?功效、价值及用途究竟如何?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牧荆为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学名Vitex negundo L. var. cannabifolia (Sieb. et Zucc.) Hand.-Mazz.,是黄荆的一个变种,又名“荆条”“牡荆”,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广泛分布,多生于山坡、路旁、林缘等向阳处,资源丰富,其全株可入药,根、叶、果实均含活性成分,具有祛风解表、止咳平喘、祛风除湿等功效,是传统中医药中常用的药材之一,近年来现代药理学研究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药材牧荆

牧荆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株高1-3米,枝条四棱形,密被灰白色柔毛,掌状复叶对生,小叶通常5枚,椭圆状披针形,长3-10厘米,宽1-3厘米,边缘有粗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圆锥花序顶生,花冠淡紫色或蓝紫色,花期6-8月;核果球形,成熟时褐色,果期9-10月,其适应性强,耐旱、耐贫瘠,常作为水土保持植物,同时兼具药用价值,药用部位主要为全株、根或叶,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备用,传统中医理论认为,牧荆性微温,味辛、苦,归肺、脾、肝经,具有辛温发散、苦燥温通的特性,既能外解风寒,又能内化寒湿,还可止咳平喘,临床应用范围较广。

功效主治与应用

牧荆的传统功效主要集中在“祛风”“散寒”“止咳”“除湿”等方面,通过配伍不同药物,可治疗多种疾病,其具体应用如下表所示:

功效分类 具体应用 常用配伍
祛风解表 风寒感冒初起,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无汗、肢体酸痛 配伍防风、荆芥、羌活,增强解表散寒之力;或与生姜、葱白煎服发汗解表
止咳平喘 寒性咳嗽、哮喘,症见咳嗽痰白质稀、气喘胸闷、遇寒加重 配伍麻黄、细辛、干姜,温肺散寒化痰;或与杏仁、甘草同用,增强止咳平喘效果
祛风除湿 风湿痹痛,症见关节酸痛、屈伸不利、遇寒加重、遇热稍减 配伍威灵仙、独活、秦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或与桂枝、附子温经散寒
活血止痛 跌打损伤、瘀肿疼痛,或产后瘀血腹痛 配伍当归、红花、川芎,活血化瘀;外用可捣烂敷患处,消肿止痛
行气消滞 食积腹胀、脘闷纳差、消化不良 配伍山楂、麦芽、陈皮,消食导滞、行气和胃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牧荆的药效物质基础丰富,主要含挥发油、黄酮类、三萜类、有机酸及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药理活性,其主要化学成分及作用如下表:

药材牧荆

成分类别 主要成分 药理作用
挥发油 柠檬烯(30%-40%)、桉叶素(15%-20%)、β-蒎烯、樟脑 抗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反应;抗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祛痰:增加呼吸道分泌物,促进痰液排出
黄酮类 牡荆苷、木犀草素、芹菜素、槲皮素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抗炎:抑制炎症因子TNF-α、IL-6释放;解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哮喘症状
三萜类 齐墩果酸、熊果酸、山楂酸 保肝:降低ALT、AST活性,减轻肝损伤;免疫调节: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
有机酸 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 抗菌:广谱抗菌活性,尤其对革兰氏阳性菌;降血脂:抑制胆固醇合成,调节脂代谢
微量元素 铁(Fe)、锌(Zn)、锰(Mn)、钙(Ca) 参与机体酶合成与代谢,增强免疫力;铁元素促进血红蛋白合成,改善贫血

在药理作用方面,牧荆的挥发油成分可通过刺激呼吸道黏膜,反射性地促进支气管蠕动,稀释痰液,发挥祛痰止咳作用;黄酮类成分能抑制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减轻气道高反应性,对哮喘有显著缓解效果;三萜类中的齐墩果酸则具有明确的抗炎和保肝作用,可用于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牧荆提取物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调节作用。

现代临床应用

基于传统功效与现代药理研究,牧荆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1. 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临床观察显示,牧荆注射液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总有效率达85%以上,能显著缓解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其挥发油雾化吸入可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次数。
  2. 风湿免疫性疾病: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尤其对寒湿痹痛效果较好,牧荆提取物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如CRP、RF),改善关节肿胀和疼痛,减少西药不良反应。
  3. 消化系统疾病: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配伍山楂、枳壳等可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4. 外伤及皮肤病:外用治疗跌打损伤、软组织挫伤,捣烂敷患处可快速消肿止痛;也可用于湿疹、神经性皮炎等,煎水洗患处有祛湿止痒之效。

使用注意

牧荆虽为常用中药,但使用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药材牧荆

  1. 禁忌人群:孕妇禁用(其活血作用可能增加流产风险);阴虚火旺者慎用(症见潮热盗汗、口干咽燥、舌红少苔),以免助热伤阴;对牧荆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需谨慎使用。
  2. 配伍禁忌:不宜与藜芦、五灵脂、皂荚等中药同用(属“十八反”禁忌);与温热性药物(如附子、干姜)长期配伍时,需注意剂量,防止耗伤阴液。
  3.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常用量10-15g(鲜品可用30-6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挥发油类制剂需遵医嘱使用,避免过量导致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
  4. 饮食禁忌:服药期间忌生冷、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效;不宜与茶、咖啡同服,鞣酸可能降低药物吸收率。

相关问答FAQs

Q1:牧荆和荆芥有什么区别?两者能互相替代使用吗?
A:牧荆和荆荆虽名称相似,但为不同科属植物,功效与应用存在差异,牧荆为马鞭草科牡荆属,性微温,偏于祛风除湿、止咳平喘,常用于寒痰咳嗽、风湿痹痛;荆芥为唇形科荆芥属,性微温,偏于解表散风、透疹止血,常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等,两者功效侧重不同,不可互相替代,若需使用,需根据具体症状辨证选药,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配伍。

Q2:牧荆可以长期服用吗?长期服用会有哪些不良反应?
A:牧荆不建议长期服用,其性温,长期使用可能耗伤阴液,导致口干、咽燥、便秘、手足心热等阴虚症状;牧荆含挥发油及黄酮类成分,过量或长期服用可能对肝脏产生一定负担,出现肝功能异常(如ALT升高),临床一般建议连续服用不超过2周,症状缓解后及时停药,若需长期治疗,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并配合滋阴药物(如麦冬、沙参)以平衡药性,具体用药方案应遵医嘱。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那种石膏配中草药最好
« 上一篇 09-10
中医治疗前列秘方效果如何?适用人群与安全性怎样?
下一篇 » 09-10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