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天生子究竟是何物?有何独特功效与药用价值?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天仙子,又名天生子、山烟子、熏牙子等,为茄科植物莨菪(Hyoscyamus niger L.)或东莨菪(Scopolia tangutica Maxim.)的成熟种子,是传统中药中应用历史悠久且毒性较强的药材之一,其名“天仙子”既含“天生”之意,暗指其自然生长的特性,亦因药性峻猛,需慎用如“仙术”而得名,在历代医籍中,天仙子以其独特的解痉止痛、安神定痫功效,被用于治疗多种急重症,但因含毒性生物碱,使用时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擅自滥用。

药材天生子

天仙子的药用历史可追溯至汉代,《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下品,记载其“主齿痛出虫,肉痹拘急”,后世医家对其认识不断深化,唐代《本草拾遗》言其“治癫狂风痫”,明代《本草纲目》则详细描述其性味与主治:“天仙子,气味苦、辛,温,有大毒,主治齿痛出虫,肉痹拘急,让病人痛止,又治癫狂风痫,炒研醋调贴肿毒。”这些记载反映了古人对天仙子毒性及药效的深刻观察。

从来源与性状来看,天仙子为茄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莨菪的成熟种子,莨菪生于山坡、路旁、田边等处,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其种子呈类扁肾形或宽卵形,直径约1mm,表面棕黄色或灰黄色,有细密的网纹,顶端略尖,基部钝圆,种脐点状,气微,味微苦而辛,以颗粒饱满、色棕黄、无杂质者为佳。

天仙子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生物碱,总生物碱含量0.06%-0.2%,其中主要包括莨菪碱(阿托品,hyoscyamine)、东莨菪碱(scopolamine)、山莨菪碱(anisodamine)等,莨菪碱在植物中常以左旋体形式存在,性质不稳定,易消旋化为阿托品(消旋莨菪碱);东莨菪碱为左旋体,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更强;山莨菪碱则具有选择性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尚含脂肪油、淀粉、蛋白质等成分。

其药理作用主要源于所含生物碱:一是解痉作用,通过阻断M胆碱受体,解除平滑肌痉挛,对胃肠道、胆道、泌尿道及支气管平滑肌均有显著松弛作用,尤其对痉挛性疼痛效果显著;二是抑制腺体分泌,可抑制汗腺、唾液腺、呼吸道腺体分泌,引起口干、皮肤干燥等反应;三是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小剂量东莨菪碱有镇静、催眠作用,可缓解癫狂、烦躁,大剂量则可兴奋呼吸中枢,引起谵妄、幻觉,甚至惊厥;四是心血管系统作用,可加快心率、升高血压,大剂量时因扩张血管而致血压下降;五是平喘与局部麻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喘息,同时具有局部麻醉作用,可用于牙痛等。

药材天生子

基于上述药理作用,天仙子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疼痛性疾病(如胃肠绞痛、胆绞痛、肾绞痛、术后疼痛等,单用或配伍其他止痛药)、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癔症、破伤风引起的惊厥,利用其镇静、抗惊厥作用)、呼吸系统疾病(用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缓解支气管痉挛)及外用治疗(如牙痛研末塞龋洞、疮疡肿毒醋调外敷、皮肤瘙痒煎水洗等),需注意,内服常用量为0.06-0.6g,多入丸散剂,外用适量。

天仙子有大毒,使用不当可引起严重中毒甚至死亡,禁忌症包括青光眼患者(莨菪碱升高眼压)、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者、心动过速、高热、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及体质虚弱者禁用,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口干、视力模糊、心率加快、皮肤潮红、排尿困难、体温升高等,严重时可出现中枢抑制、昏迷、呼吸衰竭,中毒解救应立即停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硫酸钠导泻,并给予拮抗剂如毛果芸香碱(5-10mg皮下注射),同时对症支持治疗,维持呼吸、循环功能。

天仙子基本信息及功效速查表

项目
来源 茄科植物莨菪或东莨菪的成熟种子
性味归经 性温,味苦、辛;有大毒;归心、肝、胃经
主要成分 莨菪碱(阿托品)、东莨菪碱、山莨菪碱等生物碱,以及脂肪油、淀粉等
功效 解痉止痛,安神定痫,止咳平喘
主治 脘腹疼痛,风痹挛痛,牙痛,喘咳,癫狂,癫痫,小儿慢惊风
用法用量 内服:0.06-0.6g,多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注意禁忌 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心动过速、孕妇、儿童及体弱者禁用;有大毒,慎用

相关问答FAQs

药材天生子

问:天仙子为什么有大毒?中毒后有哪些症状,如何解救?
答:天仙子的毒性主要源于其含有的莨菪碱、东莨菪碱等生物碱,这些成分对M胆碱受体有强效阻断作用,过量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及外周器官广泛功能紊乱,中毒症状包括:初期口干、吞咽困难、皮肤潮红、心跳加快、视物模糊;中期出现烦躁不安、幻觉、定向力障碍、排尿困难;严重时可因呼吸中枢抑制、昏迷、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解救措施需立即停药并送医,具体包括:①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生理盐水反复洗胃,硫酸钠导泻;②静脉补液,促进毒物排泄;③使用毛果芸香碱5-10mg皮下注射,拮抗莨菪碱作用(必要时重复使用);④给予地西泮控制惊厥,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问:天仙子与莨菪有什么区别?如何区分二者?
答:天仙子与莨菪在植物学上存在“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天仙特指莨菪植物的成熟种子,而“莨菪”可指代整个植物(全草)或其根部,二者在功效与使用上有一定差异:天仙子以种子入药,生物碱含量较高(0.06%-0.2%),药性峻猛,侧重解痉止痛、安神定痫,多用于内服治疗急症;莨菪全草或根的生物碱含量较低(0.02%-0.1%),药力较缓,多外用(如煎水洗疮、调敷肿毒),或用于缓慢性疼痛,性状上,天仙子为类扁肾形小颗粒,表面有网纹,气微味苦辛;莨菪全草茎高30-100cm,全被黏性腺毛,叶互生,卵形或矩圆形;根呈圆柱形,直径2-3cm,表面黄棕色,断面木质部黄白色,若需区分药材,可通过形态(种子vs全草/根)、入药部位及功效强度综合判断。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痈肿 中医治疗
« 上一篇 09-10
消炎止痛的中草药图里,哪些常见药材你认识几种?
下一篇 » 09-10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