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药材性状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 (Jacq.) A. DC.的干燥根,是临床常用的止咳化痰药,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之功效,其药材性状特征显著,是鉴别真伪优劣的重要依据,完整桔梗药材多呈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偶有分支,长短不一,一般长7-30cm,直径0.7-3cm,根头部较膨大,可见数个半月形茎痕,即“芦碗”,顶端常留有未去尽的地上茎残基,周围有密集的环状横纹,为根茎与根的过渡部分,特征明显。

桔梗药材性状

药材表面颜色为类白色或淡黄白色,上部多有显著的“扭皱”纵沟,系由根在生长过程中受土壤挤压或干燥收缩形成,这是桔梗区别于其他根类药材的重要标志之一,纵沟深浅不一,向下逐渐变浅,至根中部以下渐平滑,表面可见横向皮孔样疤痕,呈点状突起,色稍深,为侧根脱落后留下的痕迹,数量较多,分布不均匀,部分药材表面残留少量未刮净的棕黄色栓皮,多见于根头部或纵沟处,形成黄白色与棕黄色相间的斑块,栓皮脱落后露出类白色的皮部。

质地方面,桔梗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可见明显的“菊花心”纹理,即形成层环呈棕色,近圆形或略呈多角形,皮部类白色,木部淡黄白色,两者界限分明,皮部较厚,约占断面1/2至2/3,可见放射状裂隙,系由薄壁细胞失水收缩形成,俗称“筋脉点”,木部质稍硬,呈放射状纹理,中心常有细小木心,折断时断面有白色粉尘散落,为淀粉粒脱落所致,触之有滑腻感,若将断面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淡蓝色荧光,此为桔梗的特征之一。

气微,具有特殊的中药香气,久嗅略带油腻感,味初尝微甜,随后有明显的苦味,甜味短暂而苦味持久,故有“甘桔”之称,这种味觉变化是桔梗的重要鉴别点,优质桔梗条粗均匀、质坚实、色洁白、味苦明显;而质次者则条细、体松、色发黄、味苦淡。

桔梗药材性状

为更直观呈现桔梗药材的性状特征,现将主要鉴别要点归纳如下:

项目 描述
外形 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偶有分支,长7-30cm,直径0.7-3cm
颜色 表面类白色或淡黄白色,上部有棕黄色栓皮残留(部分)
表面特征 显著“扭皱”纵沟,横向皮孔样疤痕,根头部有“芦碗”及环状横纹
质地 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白色粉尘
断面 不平坦,皮部类白色,木部淡黄白色,形成层环棕色,具“菊花心”及放射状裂隙
气味 气微,具特殊香气
味道 味初甜后苦,苦味持久

商品桔梗按加工方法不同分为“生晒桔梗”和“桔梗片”,生晒桔梗为原药材,桔梗片为横切或斜切片,直径0.2-0.4cm,片面类白色,中间可见形成层环及放射状纹理,余同原药材性状,部分地区尚有“蜜炙桔梗”,表面黄棕色,略带光泽,味甜,但生品仍以生晒桔梗为主流。

相关问答FAQs:

桔梗药材性状

  1. 桔梗药材断面“菊花心”的具体特征是什么?
    桔梗断面的“菊花心”是指其形成层环呈棕色近圆形或略呈多角形,皮部类白色、木部淡黄白色,两者界限分明,且皮部可见放射状裂隙,整体纹理类似菊花瓣放射状排列,木部有放射状纹理,中心常有细小木心,皮部较厚,占断面1/2至2/3,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菊花心”的典型形态,是鉴别桔梗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

  2. 为什么桔梗药材味初甜后苦?
    桔梗的味觉变化与其所含化学成分密切相关,其根中主要含桔梗皂苷(platycodin)、桔梗皂苷元(platycodigenin)等三萜皂苷类成分,皂苷本身味苦;同时含有桔梗多糖、果糖等糖类成分,味甜,当药材入口后,水溶性糖类成分首先被味蕾感知,故初尝有甜味;随后皂苷类成分逐渐释放,苦味显现且持久,因此形成“初甜后苦”的特征,这也是桔梗区别于其他根类药材的味觉鉴别点。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干呕中草药方剂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 上一篇 09-11
莲子药材ppt
下一篇 » 09-1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