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重楼为百合科重楼属植物(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 brachystemma Wang et Tang或其近缘种),是传统中药材重楼的地方习称之一,因根茎及地上部分常带紫红色泽而得名,主产于我国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的海拔1500-3000米山地林下或草丛中,喜阴湿环境,生长周期较长,通常需6-8年才能达到药用标准,其药用部位主要为干燥根茎,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是《中国药典》收载重楼类药材的重要来源之一。
形态特征
红重楼为多年生草本,植株高30-80厘米,根茎呈结节状圆柱形,直径1.5-3厘米,表面紫红至棕红色,密生疣状突起,顶端具茎基痕,节间明显,断面平坦,粉性,角质层呈淡紫红色,茎直立,单生,常带紫红色条纹,叶5-9片轮生于茎顶,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5-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全缘,主脉5-7条,叶面深绿色,背面紫红色,叶柄带紫红晕,花单生于轮生叶之上,花梗长5-12厘米;花被片6-8枚,黄绿色至淡紫色,外轮花被片线形,长4-6厘米,内轮较宽,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雄蕊6-12枚,花药与花丝近等长,黄色;子房近球形,4-6室,花柱4-6裂,紫红色,蒴果浆果状,成熟时紫红色,直径1.5-2厘米,内含多数鲜红色种子,种皮具红色假种皮。
红重楼与传统重楼特征对比
为更直观区分红重楼与常见重楼(七叶一枝花,P. polyphylla var. yunnanensis),现将主要特征对比如下:
特征 | 红重楼 | 传统重楼(七叶一枝花) |
---|---|---|
根茎颜色 | 紫红至棕红色,断面角质层淡紫红 | 黄棕至棕褐色,断面类白色 |
叶片背面颜色 | 紫红色 | 浅绿色 |
花被片颜色 | 黄绿色至淡紫色,带紫红脉 | 绿白色,外轮黄绿色 |
分布海拔 | 2000-3000米 | 1500-2500米 |
主要活性成分 | 重楼皂苷H、多糖、黄酮类 | 重楼皂苷Ⅰ、Ⅱ、Ⅶ,甾体皂苷 |
炮制方法
红重楼全年可采,以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为佳,挖取根茎,除去须根及泥沙,洗净晒干或低温烘干(温度不超过60℃,避免成分破坏),传统炮制多为生用,现代可根据需求加工:生品取净药材,润透切厚片(2-3mm),晒干;麸炒品取净片,用麸皮(10%比例)炒至表面微黄,取出放凉,可降低寒性,增强健脾和胃之效;酒炒品取净片,用黄酒拌匀(每100kg药材用黄酒20kg),闷润至透,文火炒至微焦,用于活血化瘀力更强。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红重楼性微寒,味苦、微辛,有小毒,归肝经、肺经、胃经,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其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效,主治:疔疮痈肿、咽喉肿痛、蛇虫咬伤(如毒蛇、毒蜂咬伤)、跌打损伤瘀肿、小儿惊风、抽搐痉挛、痄腮、瘰疬等,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扁桃体炎、乳腺炎、子宫出血、带状疱疹等,对某些恶性肿瘤(如肝癌、肺癌)有辅助抑制作用,外用可治疗皮肤感染、外伤出血。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红重楼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甾体皂苷类,约占干重的2%-5%,其中重楼皂苷H(paris-H)、重楼皂苷Ⅰa(paris-Ia)为其特征性成分,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此外含黄酮类(槲皮素、山奈酚)、多糖(约占10%)、植物甾醇(β-谷甾醇)、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如锌、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 抗菌抗病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疱疹病毒、乙肝病毒有抑制效果;
- 抗肿瘤:皂苷成分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与化疗联用可减轻毒副作用;
- 抗炎镇痛:通过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化学性和热刺激性疼痛有镇痛作用;
- 止血:含凝血酶样物质,能缩短凝血时间,用于治疗子宫出血、外伤出血;
- 免疫调节:多糖成分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红重楼依赖野生资源,生长周期长(从种子到采收需6-8年),且过度采挖、生境破坏导致资源濒危,目前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二级),保护措施包括:
- 野生抚育:在云南、四川等地建立野生抚育基地,通过封山育林、人工补种,恢复野生种群;
- 人工栽培:开展种子繁殖(需低温层积处理120天以上)和根茎切段繁殖(带2-3个芽点),推广林下仿生栽培(如与杉木、云杉等乔木间作),提高成活率;
- 规范化种植(GAP):制定《红重楼种植技术规范》,控制农药、化肥使用,确保药材质量;
- 替代研究:探索组织培养技术,通过愈伤组织培养生产皂苷类成分,减少对野生资源的依赖。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红重楼与普通重楼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如何区分?
答:两者在植物学上为同属不同变种,主要区别在于:①根茎颜色:红重楼根茎及断面呈紫红色,普通重楼为黄棕至棕褐色;②叶片背面:红重楼叶片背面紫红色,普通重楼浅绿色;③花被片:红重楼花被片带紫红色脉纹,普通重花被片绿白色;④活性成分:红重楼以重楼皂苷H为主,普通重楼以重楼皂苷Ⅰ、Ⅱ为主,鉴别时可通过根茎颜色、叶片背面颜色快速区分,必要时结合薄层色谱(TLC)检测特征性成分。
问题2:使用红重楼时有哪些注意事项?是否所有人都适用?
答:红重楼有小毒,使用时需注意:①剂量控制:内服常规用量3-9克,过量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等中毒反应,严重时可导致肝肾功能损伤;②禁忌人群:孕妇、脾胃虚寒者(表现为畏寒肢冷、大便溏薄)、儿童及体质虚弱者慎用;③配伍禁忌:不宜与藜芦、五灵脂等中药同用,避免降低疗效或增加毒性;④外用注意:研末调敷可治疮疡肿毒,但皮肤破损处忌用,避免刺激创面;⑤饮食禁忌:用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以免影响药效或加重肠胃负担,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用药期间若出现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