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的中医治疗,辨证施治有哪些良方?效果究竟如何?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8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医治疗 正文

呃逆,俗称“打嗝”,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作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症,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胃为气逆为哕”的记载,后世医家进一步补充完善了其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体系,中医认为,呃逆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胃,与肝、脾、肺、肾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核心病机为胃失和降,膈气不利,治疗总以和胃降逆、平呃止逆为基本原则,同时结合辨证分型,兼顾调理他脏功能。

呃逆的中医治疗

病因病机

呃逆的发病多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正气亏虚等因素相关,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辛辣,或嗜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痰浊内生,胃气壅滞;或情志失调,恼怒抑郁,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上逆;或久病体虚,或劳逸失度,耗伤中气,脾胃虚寒,胃失温煦;或热病之后,或过用温燥之品,耗伤胃阴,胃失濡养,气失和降,肺气失宣、肾气不纳等亦可导致膈气不利,胃气上逆而发呃逆。

分证论治

中医治疗呃逆强调辨证论治,根据不同证型采取相应治法与方药,同时结合针灸等外治法,疗效显著,常见证型及治疗方法如下表所示:

呃逆的中医治疗

证型 辨证要点 治法 代表方药 针灸穴位
肝郁气滞型 呃逆连声,常因情志不畅诱发或加重,胁肋胀闷,嗳气频作,舌苔薄白,脉弦 疏肝理气,降逆止呃 五磨饮子加减(木香、沉香、槟榔、枳实、乌药,加柴胡、香附、郁金) 主穴:太冲(泻法)、内关(平补平泻)、膈俞(平补平泻);配穴:期门、阳陵泉
胃气上逆型 呃声洪亮,脘腹胀满,嗳腐吞酸,饮食积滞明显,大便臭秽或秘结,舌苔厚腻,脉滑 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保和丸加减(山楂、神曲、莱菔子、半夏、陈皮、茯苓、连翘,加枳实、厚朴) 主穴:中脘(泻法)、足三里(泻法)、里内庭(经验穴,泻法);配穴:下脘、天枢
脾胃虚寒型 呃声沉缓无力,脘腹不温,面色㿠白,手足不温,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迟弱 温中健脾,降逆止呃 丁香散合理中汤加减(丁香、柿蒂、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加黄芪、陈皮) 主穴:脾俞(补法)、胃俞(补法)、关元(补法,灸法);配穴:气海、足三里(补法)
胃阴不足型 呃声短促而不连续,口干咽燥,饥不欲食,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养胃生津,降逆止呃 益胃汤合橘皮竹茹汤加减(沙参、麦冬、玉竹、生地、冰糖,橘皮、竹茹、大枣、生姜) 主穴:三阴交(补法)、照海(补法)、内关(平补平泻);配穴:胃俞、太溪(补法)
痰浊中阻型 呃逆声沉闷,脘痞胸闷,恶心呕吐,痰多黏稠,舌苔白腻,脉滑 化痰降逆,和胃止呃 温胆汤加减(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竹茹、枳实,加胆南星、生姜) 主穴:丰隆(泻法)、中脘(平补平泻)、内关(平补平泻);配穴:阴陵泉、足三里

其他疗法

除内服药物外,中医外治法在呃逆治疗中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轻症或急性发作。
穴位贴敷:取丁香、吴茱萸各等份研末,用生姜汁调成糊状,贴敷于神阙穴(肚脐),每日1次,每次4-6小时,适用于脾胃虚寒或胃寒气逆型呃逆。
耳穴压豆:选取胃、膈、脾、交感、皮质下等耳穴,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日按压3-5次,每次3-5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适用于各型呃逆。
推拿按摩: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用拇指按揉内关穴(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1-3分钟,再按揉膈俞(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3分钟,最后以掌摩法摩腹5-10分钟,以透热为度,可调和胃气、降逆止呃。
饮食调理:根据证型选择适宜食物,虚寒型可食用生姜粥、陈皮茶,忌生冷瓜果;胃阴不足型可食用梨汁、百合粥、银耳羹,忌辛辣刺激;实证应避免过饱,少食肥甘厚味,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相关问答FAQs

Q1:呃逆不止时,中医有哪些快速止呃的方法?
A:呃逆急性发作时,可尝试以下中医快速止呃法:①穴位按压:用拇指用力按压内关穴(双),持续2-3分钟,或用指甲重压攒竹穴(眉头凹陷处),以得气为度;②简易方剂:取生姜10g切片,煎汤少量频服,适用于寒性呃逆;或取柿蒂5-6枚,煎水代茶饮,适用于各型呃逆;③艾灸:用艾条悬灸膻中穴(两乳头连线中点)或中脘穴(脐上4寸),每次15-20分钟,适用于虚寒型呃逆;④屏气法:深吸一口气后屏住呼吸,再慢慢呼出,重复3-5次,可通过调节膈肌运动缓解呃逆,若呃逆持续48小时以上,或伴有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

呃逆的中医治疗

Q2:呃逆患者日常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A:呃逆患者的饮食调理需结合证型,总体原则是饮食规律、细嚼慢咽,避免过饥过饱,具体而言:①虚寒型:宜温补脾胃,多食生姜、胡椒、羊肉、山药等温性食物,忌生冷(如冰淇淋、冷饮)、油腻及寒凉蔬果(如西瓜、苦瓜);②胃阴不足型:宜滋阴养胃,多食梨、百合、银耳、小米粥等滋阴食物,忌辛辣(如辣椒、花椒)、煎炸及温燥之品(如羊肉、狗肉);③实证(如肝郁、食积):宜清淡饮食,多食萝卜、山楂、陈皮等理气消食食物,忌暴饮暴食、饮酒及肥甘厚味,避免进食过快、边说话边进食,减少吞入过多气体;餐后适当散步,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预防呃逆复发。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老年便秘中医治疗如何?有效方法与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 上一篇 前天
中草药重楼究竟有哪些具体的药用作用与功效?
下一篇 » 前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