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本地药材种类繁多,其独特功效、种植应用及文化意义有哪些?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湛江,这座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沿海城市,地处北纬20°-21°35′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年均降雨量1800-2200毫米,光照时数长,土壤以砖红壤、滨海盐土为主,富含矿物质,加之三面环海,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是南药的重要产地之一,自古以来,湛江先民便利用本地药材防治疾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医药文化,其中多种药材因品质优良、疗效确切,成为岭南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

湛江本地药材

湛江本地药材种类繁多,既有根茎类、果实种子类等陆地植物药,也有藻类、贝壳类等海洋药,兼具热带与海洋双重特色,这些药材在中医理论中各具功效,广泛应用于临床与日常保健,是湛江中医药产业的重要支柱。

根茎类陆地药材:温阳散寒的“南药瑰宝”

湛江高温多湿的气候,特别适合姜科、豆科等根茎类药材生长,其中高良姜、广藿香等因药效显著,被列为广东道地药材。

高良姜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湛江廉江、遂溪等地,其性辛热,归脾、胃经,具有温胃散寒、止痛的功效,当地药农多在秋末冬初采挖,洗净晒干后切片,用于治疗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等症。《本草纲目》记载“高良姜,脾寒吐泻,心气痛者宜之”,湛江民间常将其与生姜、红糖同煮,制成“高良姜茶”,驱寒暖胃,成为家庭常备饮品,现代研究发现,高良姜含挥发油(主要为桉油精、蒎烯等),具有抗溃疡、抑菌、镇痛作用,其提取物已用于开发胃药制剂。

广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是湛江遂溪的“地理标志产品”,有“天下藿香出遂溪”之说,其茎方叶对,气香浓郁,性微温,归脾、胃、肺经,芳香化湿、和中止呕、发表解暑,遂溪因沙质土壤与海洋性气候,所产广藿香挥发油含量高达3%以上,远超其他产区,是藿香正气水等中成药的核心原料,当地药农有“三年种藿,香飘十里”的谚语,采收时需选晴天割取地上部分,捆成小把阴干,以保留香气,中医常用其治疗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感冒等症。

果实种子类:健脾摄唾的“热带珍果”

湛江光热资源充足,热带水果与药用果实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其中益智仁、巴戟天等果实种子类药材,因功效独特而闻名。

湛江本地药材

益智仁为姜科植物益智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徐闻、雷州等地,徐闻更有“中国益智之乡”的称号,种植历史可追溯至宋代,其果实呈椭圆形,棕褐色,味辛、性温,归脾、肾经,具有温脾止泻、摄唾缩尿、暖肾固精的功效,当地药农云“益智养脾,夜尿不频”,常将其与乌药、山药配伍,治疗脾寒泄泻、腹中冷痛、遗尿尿频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益智仁含益智酮甲、桉油精等成分,能增强记忆、抗溃疡、调节免疫功能,其提取物已被用于开发抗衰老保健品。

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干燥根,湛江雷州半岛因肥沃的冲积土与温暖湿润气候,所产巴戟天肉质肥厚、有效成分含量高,称“雷巴戟”,其根呈扁圆柱形,肉质紫红色,味甘、辛,微温,归肾、肝经,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中医常用其治疗肾阳不足、阳痿遗精、宫冷不孕、腰膝酸软等症,雷州民间有“巴戟天泡酒,越喝越有”的说法,将其与杜仲、牛膝同泡药酒,用于强筋壮骨,现代研究发现,巴戟天含环烯醚萜苷、有机酸等,具有促进性激素分泌、抗疲劳、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全草与海洋药材:清热解毒的“海洋馈赠”

湛江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海洋药材资源丰富,同时全草类陆地药材因清热解毒功效,成为岭南夏季常用药。

穿心莲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吴川、廉江等地,其味苦,性寒,归心、肺、大肠、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湛江夏季炎热潮湿,易生痈肿疮毒、咽喉肿痛,当地居民常采摘新鲜穿心莲,捣烂外敷患处,或煎水内服,治疗感冒发热、肺热咳嗽、蛇虫咬伤等,现代药理证实,穿心莲含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等,具有抗炎、抗病毒、解热作用,是抗感染中药的重要成分。

海藻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或羊栖菜的干燥藻体,主产于湛江硇洲岛、徐闻外罗港等沿海海域,其味咸,性寒,归肝、胃、肾经,具有软坚散结、消痰、利水的功效,当地渔民常用海藻治疗瘿瘤(甲状腺肿大)、瘰疬(淋巴结核)、水肿脚气等症,将其与昆布、贝母同用,增强消痰散结之力,现代研究发现,海藻含褐藻酸、甘露醇、碘等成分,能降低血脂、血糖,促进甲状腺功能,其提取物已用于开发降脂药物与保健食品。

湛江本地药材

湛江本地药材主要品种及应用简表

药材名称 主产地 性味归经 功效 应用举例
高良姜 廉江、遂溪 辛热,归脾、胃经 温胃散寒、止痛 脘腹冷痛、胃寒呕吐(配生姜、香附)
广藿香 遂溪 微温,归脾、胃、肺经 芳香化湿、止呕解暑 湿浊中阻、暑湿感冒(藿香正气水原料)
益智仁 徐闻、雷州 辛温,归脾、肾经 温脾止泻、摄唾缩尿 脾寒泄泻、遗尿尿频(配乌药、山药)
巴戟天 雷州半岛 甘辛微温,归肾、肝经 补肾阳、强筋骨 肾阳不足、腰膝酸软(泡药酒或入丸散)
穿心莲 吴川、廉江 苦寒,归心、肺经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感冒发热、肺热咳嗽(煎汤或外敷)
海藻 硇洲岛、外罗港 咸寒,归肝、胃经 软坚散结、消痰利水 瘿瘤、水肿(配昆布、贝母)

湛江本地药材既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地农业经济的特色优势资源,近年来,湛江大力推进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建立高良姜、广藿香等种植基地,推动药材深加工与品牌建设,让这些“南药瑰宝”从田间地头走向国内外市场,为人类健康贡献“湛江智慧”。

相关问答FAQs

Q1:湛江本地药材与其他地区同类药材相比有何独特优势?
A:湛江独特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和肥沃的砖红壤土壤,使药材有效成分积累更充分,例如徐闻益智仁的挥发油含量比其他产区高15%-20%,遂溪广藿香的香气浓郁度与桉油精含量均居全国前列;雷州巴戟天因昼夜温差大,根中巴戟天多糖含量显著高于同类药材,湛江药材多采用“林下种植”“生态套种”等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种植模式,保留了药材道地性,药效更稳定,品质更可控。

Q2:湛江本地药材在现代医药领域有哪些新应用?
A:除传统中药配方外,湛江本地药材的提取物正广泛应用于现代医药、保健品与化妆品领域,例如高良姜提取物被开发为抗炎胃药,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益智仁活性成分制成益智健脑胶囊,用于改善老年记忆减退;海藻多糖用于生产降脂胶囊与美容面膜,兼具排毒与保湿功效,湛江高校与企业合作,利用生物技术开发穿心莲内酯滴丸、广藿香精油喷雾等新型制剂,推动传统药材向“精准医疗”“大健康产业”转型,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发展。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贵州产的名贵中草药
« 上一篇 昨天
中草药治咽炎的处方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