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治咽炎的处方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咽炎是临床常见的咽部疾病,以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炎症为主要表现,属于中医“喉痹”范畴,中医认为,咽炎多因外感风热、肺胃热盛、阴虚火旺、痰瘀互结等导致咽喉失养、气血不畅,治疗需辨证论治,以疏风清热、清泻肺胃、滋阴降火、化痰散结等为法,以下从辨证分型、代表处方、用药解析及外治法等方面详细阐述中草药治疗咽炎的方案。

中草药治咽炎的处方

辨证分型与内治处方

中医治疗咽炎的核心是“辨证”,根据患者症状、舌象、脉象等分为不同证型,对应不同处方,避免“千人一方”。

(一)风热犯肺证

核心症状:咽部干燥、灼热、疼痛,逐渐加重,吞咽时加剧,伴发热、恶风、头痛、咳嗽、痰黄黏稠,舌边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利咽解毒。
代表方剂:银翘散加减(出自《温病条辨》)。
药物组成:金银花15g、连翘12g、牛蒡子10g、薄荷(后下)6g、荆芥10g、桔梗10g、甘草6g、芦根15g、竹叶10g、淡豆豉10g。
方解:金银花、连翘为君,清热解毒;薄荷、荆芥、牛蒡子疏散风热,利咽散结;桔梗、甘草宣肺利咽,化痰止咳(即“桔梗汤”基础);芦根、竹叶清热生津,防止热邪伤津;淡豆豉助荆芥、薄荷解表,若发热重者,加石膏20g、黄芩10g以清肺热;咳嗽甚者,加杏仁10g、浙贝母10g宣肺化痰;咽痛甚者,加山豆根6g、射干10g解毒利咽。

(二)肺胃热盛证

核心症状:咽部剧痛,吞咽困难,咽部红肿明显,或见扁桃体肿大、表面有脓点,伴高热、口渴喜冷饮、咳嗽痰黄稠、口臭、便秘、尿黄,舌红苔黄厚,脉洪数。
治法:清泻肺胃,解毒利咽。
代表方剂:清咽利膈汤加减(出自《外科正宗》)。
药物组成:连翘15g、栀子12g、黄芩12g、薄荷(后下)6g、金银花15g、牛蒡子10g、玄参15g、大黄(后下)6g、芒硝(冲服)3g、桔梗10g、甘草6g、淡竹叶10g。
方解:连翘、金银花、黄芩、栀子清热泻火解毒;大黄、芒硝通腑泄热,使肺胃热毒从大便而出;薄荷、牛蒡子、桔梗、甘草利咽止痛;玄参滋阴降火,防苦寒药伤津;淡竹叶清热利尿,引热下行,若扁桃体化脓者,加蒲公英20g、板蓝根15g以增强解毒;口渴甚者,加天花粉15g、麦冬15g生津止渴;便秘缓解后去芒硝,减大黄用量。

(三)阴虚火旺证

核心症状:咽部干燥、微痛、异物感,或干咳少痰,伴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养阴液,清利咽喉。
代表方剂:养阴清肺汤加减(出自《重楼玉钥》)或知柏地黄丸加减(出自《医宗金鉴》)。
药物组成(养阴清肺汤):生地15g、玄参15g、麦冬12g、白芍12g、丹皮10g、贝母10g、薄荷(后下)6g、甘草6g。
方解:生地、玄参、麦冬滋阴降火,润燥利咽;白芍养阴柔肝,缓解咽部挛急;丹皮清热凉血,防止虚火妄动;贝母化痰散结,缓解咽部异物感;薄荷、甘草轻清上浮,利咽止痛,若虚火旺者,加知母10g、黄柏10g(即“知柏地黄丸”思路)以清虚热;干咳甚者,加沙参15g、玉竹12g增强养阴润肺;失眠者,加酸枣仁15g、百合15g安神。

中草药治咽炎的处方

(四)痰瘀互结证

核心症状:咽部异物感明显,如“梅核气”,咽痛不甚,或咽部刺痛,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伴痰黏难咳、胸闷、舌暗有瘀斑,苔白腻,脉涩。
治法:化痰散结,活血化瘀。
代表方剂:会厌逐瘀汤加减(出自《医林改错》)或半夏厚朴汤加减(出自《金匮要略》)。
药物组成(会厌逐瘀汤):桃仁10g、红花6g、当归10g、赤芍12g、生地12g、桔梗10g、甘草6g、玄参15g、柴胡10g、枳壳10g。
方解:桃仁、红花、当归、赤芍活血化瘀;生地养阴凉血,防止活血伤阴;桔梗、甘草利咽;玄参滋阴散结;柴胡、枳壳疏肝理气,气行则血行、痰消,若痰多者,加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5g(即“二陈汤”基础)化痰;咽部异物感甚者,加僵蚕10g、蝉蜕6g、浙贝母10g散结利咽。

外治法辅助治疗

内服药物的同时,配合外治法可快速缓解咽部症状,常用方法包括:

  1. 含服法:选用西瓜霜含片、金嗓子含片、冰硼散等,直接作用于咽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2. 喷雾法: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复方草珊瑚含片喷雾等,喷于咽部,缓解局部炎症。
  3. 漱口法:金银花15g、薄荷10g、甘草6g煎水漱口,每日3-5次,清洁咽部、减轻黏膜水肿。
  4. 针灸法:针刺少商、合谷、天突、廉泉等穴位,点刺少商放血可泄热解毒,适用于急性咽炎;慢性咽炎可配合艾灸肺俞、肾俞等穴。

辨证分型与用药归纳表

为便于临床参考,现将各证型核心信息归纳如下:

证型 核心症状 治法 代表方剂 常用药物 加减要点
风热犯肺证 咽部灼痛、发热恶风、咳嗽痰黄,舌红苔薄黄 疏风清热,利咽解毒 银翘散 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薄荷、桔梗、甘草 发热重加石膏、黄芩;咽痛甚加山豆根、射干
肺胃热盛证 咽部剧痛、红肿化脓、口臭便秘,舌红苔黄厚 清泻肺胃,解毒利咽 清咽利膈汤 连翘、栀子、黄芩、大黄、芒硝、玄参、桔梗 化脓加蒲公英、板蓝根;口渴加天花粉、麦冬
阴虚火旺证 咽部干燥微痛、干咳少痰、潮热盗汗,舌红少苔 滋养阴液,清利咽喉 养阴清肺汤 生地、玄参、麦冬、白芍、丹皮、贝母、薄荷 虚火旺加知母、黄柏;干咳加沙参、玉竹
痰瘀互结证 咽部异物感、刺痛、咽后壁滤泡增生,舌暗有瘀斑 化痰散结,活血化瘀 会厌逐瘀汤 桃仁、红花、当归、赤芍、桔梗、玄参、柴胡 痰多加半夏、陈皮;异物感甚加僵蚕、蝉蜕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中草药治疗咽炎需要多久见效?如何判断疗效?
解答:中草药治疗咽炎的见效时间与证型、病程、个体差异相关,一般而言,风热犯肺证(急性)服用3-5剂后,咽痛、发热等症状可明显缓解;肺胃热盛证(急性化脓性)需5-7天,红肿、化脓减轻;阴虚火旺证(慢性)需2-4周,干燥、异物感逐步改善;痰瘀互结证(慢性)需3-6个月,咽后壁滤泡增生、异物感才能显著减轻,疗效判断标准包括:症状(疼痛、干燥、异物感)是否减轻,体征(咽部红肿、滤泡)是否改善,以及舌象、脉象是否好转,若服用1周后症状无缓解或加重,需及时调整处方,排除其他疾病(如扁桃体炎、咽部肿瘤等)。

中草药治咽炎的处方

问题2:咽炎期间饮食需要注意什么?哪些食物不宜食用?
解答:咽炎患者饮食需遵循“清淡、滋阴、利咽”原则,避免刺激咽喉黏膜,加重炎症,宜食食物:多饮温水(可加蜂蜜、柠檬片),多吃梨、枇杷、百合、银耳、白萝卜等滋阴润燥的食物,以及绿豆、冬瓜、苦瓜等清热解毒的食物,不宜食物:辛辣刺激(辣椒、花椒、生姜)、肥甘厚味(油炸、烧烤、肥肉)、过烫(热汤、热茶)、过冷(冰饮、冰水果)等,这些食物易损伤咽喉黏膜,加重充血水肿;戒烟限酒,避免烟雾、酒精刺激,中医认为,阴虚火旺者忌食羊肉、狗肉等温热食物;痰瘀互结者忌食甜腻(蛋糕、巧克力)、生冷(生鱼片、冰淇淋),以免助湿生痰,加重咽部异物感。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湛江本地药材种类繁多,其独特功效、种植应用及文化意义有哪些?
« 上一篇 昨天
中医治疗白驳风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