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药材有哪些具体用处?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三七,作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因其卓越的活血化瘀、止血定痛功效,被誉为“金疮要药”“南国神草”,在中医药体系中应用历史悠久,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了其多方面的药用价值,从传统中医的经典配伍到现代临床的广泛实践,三七的用途涵盖了止血、活血、心脑血管保护、抗炎、免疫调节等多个领域,其独特的“止血不留瘀,活血不伤正”特性,使其在疾病防治与日常保健中均占据重要地位。

药材三七用处

传统中医应用:化瘀止血、消肿定痛的核心功效

中医理论认为,三七性温,味甘、微苦,归肝、胃经,核心功效为“化瘀止血,消肿定痛”,这一特性使其在中医临床中兼具止血与活血双向调节作用,适用于多种血瘀出血及跌打损伤病症。

在止血方面,三七对各种出血症均有良效,无论是吐血、咳血、衄血(鼻出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内出血,还是外伤出血,单用或配伍其他药材即可奏效。《本草纲目》记载三七“止血,散血,定痛”,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产后恶血不下、血运、血痛、金疮、扑损、肿痛、虎咬蛇伤诸病,现代中医临床常以三七粉配花蕊石、血余炭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配蒲黄、茜草治疗崩漏,既止血又防止瘀血内停。

在活血化瘀与消肿定痛方面,三七是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的要药,因外伤导致的局部瘀血、肿胀、疼痛,三七可内服(如三七粉酒送服)或外用(研粉调敷),促进瘀血消散、消肿止痛,对于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癥瘕积聚(如肝硬化、子宫肌瘤等血瘀证),三七配伍川芎、赤芍、丹参等活血化瘀药,可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抑制病灶进展。

现代药理研究:多靶点作用的活性成分

现代分离技术从三七中提取出多种活性成分,主要包括三七总皂苷(PNS,主要含人参皂苷Rg1、Rb1、三七皂苷R1等)、三七素、黄酮类、多糖、挥发油等,这些成分共同奠定了三七广泛的药理作用基础。

药材三七用处

(一)止血与活血双向调节作用

三七中的“三七素”(田七氨酸)是止血的核心成分,能缩短凝血时间,增加血小板数量,促进血小板聚集,从而发挥快速止血作用;而三七总皂苷则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达到活血化瘀的功效,这种“止血不留瘀,活血不伤正”的特性,使三七成为血瘀出血症的首选药物,尤其适用于出血兼有瘀滞的复杂病症。

(二)心脑血管系统保护作用

三七总皂苷是心脑血管保护的主要活性成分,其作用机制包括: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肌耗氧量,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预防脑梗死、心肌梗死;调节血脂,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临床常用的“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其主要成分即为三七总皂苷,用于治疗脑梗死、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

(三)抗炎与免疫调节作用

三七总皂苷和黄酮类成分具有显著抗炎作用,能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慢性炎症性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三七多糖可双向调节免疫系统,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既提高机体免疫力,又避免免疫过度激活导致的损伤。

(四)保肝与抗纤维化作用

三七总皂苷能保护肝细胞,减轻化学性肝损伤(如酒精肝、药物性肝损伤),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减少肝细胞外基质沉积,从而延缓肝纤维化进程,临床研究显示,三七粉联合常规治疗可改善慢性肝病患者的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指标。

药材三七用处

(五)抗氧化与抗衰老作用

三七中的黄酮类、多糖及皂苷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能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延缓细胞衰老,三七可改善皮肤微循环,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常用于美容养颜,如外用三七粉面膜可淡化色斑、改善痤疮疮痕。

三七主要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

活性成分 主要药理作用
三七总皂苷(PNS) 活血化瘀、扩张血管、抗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血脂、抗炎、抗氧化
三七素 止血(缩短凝血时间、促进血小板聚集)
黄酮类 抗氧化、抗炎、保护血管内皮、调节血脂
多糖 免疫调节、保肝、抗肿瘤辅助作用
挥发油 镇静、镇痛、局部麻醉作用

临床应用与日常使用

(一)临床应用领域

  1. 出血性疾病:用于上消化道出血、咯血、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可单用三七粉或配伍云南白药(含三七成分)。
  2. 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脑梗死、高血压伴血瘀证,常用三七总皂苷注射液或三七粉口服。
  3. 骨关节疾病:骨折、软组织损伤、关节炎,内服三七粉配合外用三七酒/膏剂,促进瘀血消散和修复。
  4. 慢性肝病: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辅助保肝、抗纤维化治疗。
  5. 代谢性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改善血液循环和代谢紊乱。

(二)日常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 用法用量:内服一般每次1-3克,研粉吞服(温水冲服)或入汤剂煎煮(建议后下,避免有效成分破坏);外用适量研粉调敷或泡酒。
  • 生熟异用:生三七(生粉)偏于止血活血,适用于出血、瘀血;熟三七(用油或砂炮制后)偏于补血,适用于贫血、体虚、产后调理。
  • 禁忌人群:孕妇禁用(活血可能致流产);月经期女性慎用(经量过多者禁用);出血性疾病急性期(如脑出血急性期)不宜使用;对三七过敏者禁用。

相关问答FAQs

Q1:三七每天的最佳服用量是多少?服用过量会有哪些不良反应?
A:三七作为药物,日常保健服用量建议每次1-3克,每日不超过3克;治疗疾病需遵医嘱,用量可能增加至5-10克/次,过量服用可能导致口干、失眠、心悸、头晕、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甚至可能影响肝肾功能,若出现不适,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Q2:生三七和熟三七的功效有什么区别?日常保健该如何选择?
A:生三七(未加工或生用)性偏凉,长于止血活血、消肿定痛,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出血性疾病;熟三七(经蒸制、油炸等炮制)性偏温,功善补血、益气、健脾,适用于气血不足、面色萎黄、体虚乏力、产后气血亏虚,日常保健若以改善循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为主,可选生三七粉;若以补气血、增强体质为主,可选熟三七粉,或咨询中医师辨证后选择。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湖南哪里有收购中草药?
« 上一篇 昨天
中医治疗脑萎缩的效果究竟怎样?有哪些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