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块中草药图片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根块中草药是中医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药用部位多为植物的根部或块茎、块根,因富含生物碱、多糖、皂苷、挥发油等活性成分,在补气养血、活血化瘀、健脾益肾、清热解毒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疗效,虽然无法直接展示图片,但通过详细描述这些中草药的形态特征,仍能帮助读者准确识别其典型特征,为鉴别、应用与研究提供直观参考。

根块中草药图片

人参作为“百草之王”,其干燥根的形态特征显著:主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上部具“芦头”(根茎),芦头上分布着密集的“芦碗”(茎痕),靠近芦头处常有“珍珠点”(不定根痕),表面浅黄棕色,具纵皱纹和细密环纹,断面平坦,显“菊花心”(放射状纹理),皮部有棕黄色点状树脂道,味微甘苦,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长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褐色,质硬而韧,断面纤维性强,显“金井玉栏”(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形成层棕褐色环),味微甜,嚼之有豆腥气,山药为薯蓣科薯蓣的干燥根茎,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表面黄白色或浅黄色,有纵沟及须根痕,体重质坚,断面洁白富黏性,颗粒状,味甘微酸。

当归伞形科当归属的根,略呈圆柱形,根上端称“归头”,主根称“归身”,支根及根梢称“归尾”,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具纵皱纹及横向皮孔样突起,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形成层环黄棕色,皮部有裂隙,可见“菊花纹”,味甘辛,微苦,三七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的根,呈类圆锥形或纺锤形,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纵皱纹和支根痕,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称“狮子头”),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皮部有细小棕色树脂道,味微苦回甘,甘草豆科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根,根呈长圆柱形,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纵沟纹、皮孔及稀疏细根痕,断面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味甜特殊。

党参桔梗科党参属植物的根,呈长圆柱形稍弯曲,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狮子盘头”,根头下有致密环状横纹,断面平坦,皮部淡黄白色,木部淡黄色,形成层环明显,有裂隙或菊花心,味微甜,何首乌蓼科何首乌的块根,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皱缩不平,有浅沟及横长皮孔,断面浅黄棕色或浅红棕色,显“云锦花纹”(异型维管束环状排列),中心有木心,味微甘而苦,这些根块中草药的形态特征是鉴别真伪、评价质量的重要依据,结合其性味归经与功效,可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根块中草药图片

以下为常见根块中草药的简要归纳:

名称 药用部位 性味归经 主要功效
人参 甘、微苦,微温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
黄芪 甘,温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
山药 根茎 甘,平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
当归 甘、辛,温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三七 甘、微苦,温 化瘀止血,消肿定痛
甘草 甘,平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
党参 甘,平 健脾益肺,养血生津
何首乌 块根 苦、甘、涩,微温 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

相关问答FAQs:

问:如何通过图片特征鉴别野生人参(山参)和园参? 答:野生人参(山参)的“芦碗”紧密排列呈螺旋状,芦头细长且直立,主根短粗多分2-3支(“三桠五叶”),表面纵皱纹深细且连续,珍珠点明显且集中于根下部;园参(人工栽培)的芦碗稀疏排列不紧密,芦头短粗多扭曲,主根顺直单一,表面纵皱纹浅且断续,珍珠点稀少或不明显,整体形态较规则。

根块中草药图片

问:根块中草药煎煮时为何需要久煎?哪些品种需先煎? 答:根块中草药质地坚硬,有效成分(如生物碱、皂苷、多糖)多存在于细胞内,久煎(一般需先煎30-60分钟)可使细胞壁破裂,有效成分充分溶出,增强药效,需先煎的品种包括人参、黄芪、何首乌等质地坚硬者,尤其是矿物药或有毒性的根块药(如制川乌、制草乌),需先煎1-2小时以降低毒性;而质地较轻、含挥发油的品种(如当归、川芎)不宜久煎,宜后下。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能科学消除血脂吗?这份大全有哪些有效草药?
« 上一篇 今天
野洋姜药材的药用功效、适用人群、用法用量及禁忌有哪些?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