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药材代表,为何能成为中药材的金字招牌?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2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亳州,这座位于安徽西北部的古城,因中药材种植、贸易历史悠久而被誉为“中华药都”,其药材文化可追溯至东汉时期,华佗在亳州行医采药,留下“五禽戏”等医学遗产,为当地药材发展奠定深厚基础,作为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和生产基地,亳州药材以“道地性”著称,这里的土壤、气候条件独特,加之千年种植经验的积累,孕育出众多品质卓越的代表性药材,它们不仅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亳州作为“药都”的鲜活名片。

亳州药材代表

亳州药材的代表品种众多,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亳芍”“亳菊”“亳桑皮”“亳花粉”,合称“亳州四大药”,此外还有白芷、牡丹皮、桔梗等特色药材,各具独特的形态、功效与文化内涵。

亳芍,即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是亳州最具代表性的道地药材之一,亳芍根呈圆柱形,表面类白色或浅棕红色,质地坚实,断面平坦,粉性足,气微香,味微苦酸,其性微寒,味苦酸,归肝、脾经,具有养血调经、柔肝止痛、敛阴止汗之效,常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肝脾不和等症,亳芍的种植历史逾千年,因亳州地处黄淮平原,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加之传统采用“亳芍老桩芽繁殖”技术,所产药材有效成分含量高,药效卓著,自古便是“芍药之乡”的核心产物,《本草纲目》中记载“芍药,犹绰约也,美好貌,此花容绰约,故以为名”,而亳芍因品质上乘,被列为“四大怀药”之外的重要道地药材,至今仍是中医处方中的常用药。

亳菊,是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与杭白菊、贡菊、滁菊并称“四大名菊”,但亳菊因产于亳州而得名,其性微寒,味甘、苦,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效,常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等症,亳菊的特点是花朵较大,呈类球形或扁球形,黄白色或棕黄色,气清香,味甘、微苦,亳州种植菊花的历史可追溯至宋代,因当地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加之采用“篱笆菊”传统种植方式(以篱笆支撑,通风透光),使亳菊挥发油含量高,疏散风热之力更强,清代《凤阳县志》记载:“亳州菊,花瓣如丝,气味清香,入药最佳”,如今亳菊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饮片更是畅销国内外。

亳桑皮,即桑科植物桑的干燥根皮,性寒,味甘,归肺经,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之效,常用于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等症,亳桑皮的特点是根皮呈扭曲的卷筒状或槽状,外表面白色或黄白色,平坦或略粗糙,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质柔韧,纤维性强,易纵向撕裂,气微,味微甘,亳州因桑树种植广泛,桑皮资源丰富,加之当地药农归纳出“桑皮秋采、去粗留细”的加工技艺,使亳桑皮有效成分(如桑皮素、桑皮根素)含量高,泻肺平喘之力显著,是中医治疗肺热咳喘的要药,亳州中药材市场中的亳桑皮交易量常年位居全国前列。

亳州药材代表

亳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干燥根,又称“天花粉”,性微寒,味甘、微苦,归肺、胃经,具有清热生津、消肿排脓之效,常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等症,亳花粉呈不规则圆柱形、纺锤形或瓣块状,表面黄白色或棕黄色,质坚实,断面白色或浅黄色,富粉性,味微苦,亳州种植栝楼的历史悠久,因当地沙壤土适宜栝楼生长,且采用“栝楼-大豆间作”的传统种植模式,既保持土壤肥力,又提高药材产量,所产亳花粉粉性足、味纯正,有效成分(天花粉蛋白、栝楼根多糖)含量高,是中医清热生津的经典用药,亳州也因此被称为“天花粉之乡”。

除“四大药”外,亳州的白芷、牡丹皮、桔梗等药材也极具代表性,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的干燥根,亳白芷根圆锥形,表面灰棕色,质坚硬,断面白色或灰白色,气香浓烈,味辛微苦,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之效,因亳白芷挥发油含量高,香气浓郁,被誉为“芷中之冠”;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亳丹皮皮厚、肉薄、亮星(丹皮酚结晶)多,气芳香,味微苦而涩,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效,是治疗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经闭痛经等症的常用药;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亳桔梗呈圆柱形或略纺锤形,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质脆,断面有“金井玉栏”(皮部白色,木部淡黄色)特征,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之效,因亳桔梗皂苷含量高,祛痰排脓之力强,是中医治疗咳嗽痰多的首选药之一。

为更直观展示亳州代表药材的特点,以下表格归纳其关键信息:

药材名称 科属 性味归经 主要功效 道地特征 历史渊源
亳芍 毛茛科芍药属 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养血调经、柔肝止痛、敛阴止汗 根坚实、粉性足、断面洁白,有效成分含量高 东汉时期已有种植,被《本草纲目》记载
亳菊 菊科菊属 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花朵大、香气浓,挥发油含量高 宋代开始种植,清代被列为“四大名菊”之一
亳桑皮 桑科桑属 甘,寒,归肺经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皮厚、纤维性强,桑皮素含量高 唐代已作为药材交易,明清时期产量居全国前列
亳花粉 葫芦科栝楼属 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清热生津、消肿排脓 粉性足、味纯正,天花粉蛋白含量高 宋代《本草图经》记载亳州栝楼“根入药最佳”

亳州药材的代表意义不仅在于其药用价值,更在于其承载的中医药文化与产业活力,亳州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年交易额超千亿元,辐射全国30多个省份及东南亚、欧美等地区;亳州建立了从种植、加工到研发、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超百万亩,形成了“一县一业”的特色产业格局,亳芍、亳菊等道地药材的标准化种植基地通过国家GAP认证,确保了药材品质的稳定与提升,亳州还连续举办“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让“亳州药材”这张名片走向世界。

亳州药材代表

相关问答FAQs

Q1:为什么亳州的药材被称为“道地药材”?其道地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A:“道地药材”指来自特定产区、因品质优良、疗效显著而闻名于中药材的品种,亳州药材的道地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理环境优势,亳州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土壤以砂姜黑土和潮土为主,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适宜多种中药材生长;二是传统种植技艺,亳州药农经过千年实践,归纳出“亳芍老桩芽繁殖”“篱笆菊种植”“栝楼-大豆间作”等独特技术,保证了药材的遗传品质和有效成分积累;三是加工炮制工艺,亳州药材讲究“净制、切制、炮制”的传统技艺,如亳桑皮的“去粗留细”、亳花粉的“撞皮去瓤”,使药材形态、色泽、气味均达到最佳标准,从而确保临床疗效。

Q2:亳州“四大药”在现代临床和健康产业中有哪些应用?
A:亳州“四大药”在现代临床和健康产业中应用广泛,在临床应用方面,亳芍常用于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肝郁胁痛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镇痛、调节免疫作用;亳菊是治疗风热感冒、高血压头晕的常用药,其含有的挥发油、黄酮类成分有解热、降压、抗氧化功效;亳桑皮多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热咳喘、水肿),其提取物有祛痰、利尿、降血糖作用;亳花粉则用于糖尿病(消渴症)、肺热燥咳,现代研究发现其含有的天花粉蛋白有抗病毒、抗肿瘤潜力,在健康产业方面,以“四大药”为原料开发的药膳(如亳菊茶、�芍养生粥)、中药饮片(如亳桑皮粉、亳花粉片)、中药化妆品(如含亳菊提取物的面膜)等产品深受市场欢迎,推动了中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治疗脑部神经
« 上一篇 昨天
中医治疗慢阻肺疗效怎样?能否减少急性发作和改善肺功能?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tjadmin
TA的最新作品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