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白英,植物原药材的药用奥秘是什么?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植物原药材-中药材白英,为茄科植物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别名白毛藤、蜀羊泉、排风藤等,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应用历史悠久,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多有记载,其性味苦、辛,微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化瘀消肿、祛风除湿等功效,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肿瘤、炎症、风湿性疾病等多种病症,因其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受到中医药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植物原药材-中药材白英

植物形态特征与资源分布

白英为多年生草质藤本,全体密被白色柔毛,茎蔓生,长可达1-2米,基部木质化,上部多分枝,具细纵棱,叶互生,多为琴状深裂或羽状深裂,裂片5-7枚,边缘有波状齿或浅裂,上面深绿色,下面密被白色星状绒毛;叶柄长1-3厘米,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序梗长2-5厘米,花萼杯状,5裂,裂片卵形;花冠辐状,5深裂,白色或淡紫色,裂片卵状披针形,长约5毫米;雄蕊5枚,花丝短,花药黄色;子房卵形,2室,花柱柱头头状,浆果球形,未熟时绿色,成熟后呈红色,直径约8毫米,种子多数,淡黄色。

白英主要分布于我国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区,生于山坡、路旁、灌木丛或田埂边,适应性较强,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旱耐瘠薄,常野生于海拔500-1500米的山地,资源较为丰富,部分地区已有人工栽培,以满足临床用药需求。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白英性苦、辛,微寒,归肝、胃经,其核心功效可概括为“清热解毒、化瘀消肿、祛风除湿”,具体应用如下:

  1. 清热解毒:用于热毒所致的痈肿疮毒、咽喉肿痛、蛇虫咬伤等,可单用鲜品捣敷,或配伍蒲公英、金银花等增强清热解毒之力;
  2. 化瘀消肿: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癥瘕积聚(如肿瘤),常配伍丹参、赤芍、莪术等活血化瘀药;
  3. 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痛、关节红肿、湿热黄疸,可配伍防己、威灵仙、茵陈等,兼顾祛风、除湿、退黄;
  4. 抗肿瘤:现代临床常用于肺癌、胃癌、肝癌、宫颈癌等多种肿瘤的辅助治疗,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常配伍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抗癌中药。

化学成分研究

白英的药理活性与其丰富的化学成分密切相关,现代研究表明其主要含以下几类物质:

植物原药材-中药材白英

化学成分类别 主要代表成分 含量范围(%)
生物碱类 茄碱(solanine)、澳洲茄胺(solasonine)、澳洲茄边碱(solamargine)等 1-0.5
黄酮类 槲皮素(quercetin)、山奈酚(kaempferol)、芦丁(rutin)等 5-2.0
甾体类 薯蓣皂苷元(diosgenin)、替告皂苷元(tigogenin)等 2-1.0
多糖类 白英多糖(Solanum lyratum polysaccharides, SLP) 0-5.0
其他 有机酸(绿原酸、咖啡酸)、挥发油、氨基酸、微量元素(硒、锌等)

生物碱类(尤其是澳洲茄胺和澳洲茄边碱)被证实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黄酮类和多糖类则表现出抗氧化、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微量元素硒等也参与机体抗氧化和免疫过程。

药理作用机制

现代药理学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白英的多靶点药理作用:

  1. 抗肿瘤作用: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或G2/M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激活Caspase-3/9、下调Bcl-2蛋白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降低VEGF表达)等多途径发挥抗癌效应,对多种实体瘤(如肺癌、肝癌)细胞株有明显抑制作用;
  2. 抗炎与免疫调节:通过抑制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多糖类成分可激活巨噬细胞,增强NK细胞活性,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3. 抗氧化作用:黄酮类和多糖类成分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如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抗氧化酶活性,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4. 保肝与利胆:对化学性肝损伤(如CCl4诱导)有保护作用,降低ALT、AST水平,促进肝细胞修复;还能促进胆汁分泌,具有利胆退黄功效;
  5. 其他作用:还具有抗病毒(如抑制流感病毒、疱疹病毒)、镇痛、平喘等作用。

临床应用与配伍

白英在临床应用广泛,单用或配伍可用于多种疾病:

  • 肿瘤辅助治疗:常与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龙葵配伍,用于肺癌、胃癌、宫颈癌等,可改善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
  • 呼吸系统疾病:配伍鱼腥草、黄芩、桔梗,用于肺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等,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作用;
  • 风湿免疫疾病:配伍防己、威灵仙、秦艽,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可缓解关节肿痛;
  • 皮肤科疾病:鲜品捣敷或煎水洗,用于湿疹、带状疱疹、痈肿疮毒,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消肿功效;
  • 妇科疾病:配伍当归、赤芍、茯苓,用于盆腔炎、附件炎、带下病,可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鲜品可用30-6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炮制: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生用;或蜜炙(取白英段,用炼蜜炒至微黄色)以增强润肺止咳作用。

植物原药材-中药材白英

使用注意

  1. 脾胃虚寒者慎用,因其性寒,易致腹泻;
  2. 孕妇慎用,活血化瘀作用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
  3. 不宜长期大剂量服用,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或肝肾功能异常;
  4. 与抗凝药(如华法林)合用时需谨慎,可能增强抗凝作用,增加出血风险。

相关问答FAQs

Q1:白英与龙葵同为茄科植物,两者功效有何区别?
A:白英与龙葵均性寒,能清热解毒、利湿,但白英偏于化瘀消肿、祛风除湿,且抗肿瘤作用更显著,常用于肿瘤、风湿痹痛;龙葵则长于利尿消肿,且有小毒,主要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疔疮肿毒,白英性平偏凉,毒性较低,而龙葵全株含龙葵碱,过量使用可引起中毒反应。

Q2:白英抗肿瘤的具体机制是什么?临床应用时需注意什么?
A:白英抗肿瘤机制主要包括:①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通过调节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如p21、Cyclin D1)阻滞细胞周期;②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通过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下调Bcl-2,上调Bax)和死亡受体途径(激活Caspase-8);③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降低VEGF、MMP-2等表达;④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激活T细胞、NK细胞,促进细胞因子分泌,临床应用时需注意:① 应在医生指导下辨证使用,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不能替代手术、放化疗;②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如恶心、腹泻),可减量或饭后服用;③ 与化疗药物联用时,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药材中药材和中药
« 上一篇 今天
药材店有药材冲剂吗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