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骨消肿的中草药在中医跌打损伤治疗中应用广泛,其核心功效在于通过活血化瘀、续筋接骨、消肿止痛,促进骨折愈合和软组织修复,中医理论认为,跌打损伤多致气滞血瘀、经络阻塞,筋骨失养,故治疗需兼顾“接骨”与“消肿”两方面,既需促进骨痂生长,又需消除局部瘀肿疼痛,以下从功效分类、具体草药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续筋接骨类草药
此类草药以促进骨折愈合、修复筋骨损伤为主,多归肝、肾经,具有强筋骨、续折伤的作用,常用于骨折中期及后期。
-
自然铜
性平,归肝经,为“接骨要药”,其主要成分为二硫化铁,能促进骨痂生长,加速骨折愈合,同时具有散瘀止痛功效,多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筋断,症见局部瘀肿、疼痛不止,用法:打碎后先煎,每次3-6g;外用可研末调敷患处,注意孕妇忌用。 -
续断
苦辛微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兼能活血消肿,适用于肝肾不足、筋骨无力所致的骨折、腰膝酸痛,及跌打损伤后期筋骨无力,常与骨碎补、自然铜配伍,增强接骨效果,用量3-12g,阴虚火旺者慎用。 -
骨碎补
苦温,归肝、肾经,补肾强骨、续伤止痛,其有效成分可促进骨细胞增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骨折疼痛,常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及跌打损伤、骨折筋伤,尤其适用于开放性骨折后期愈合不良,可内服(煎汤或浸酒),也可外用捣敷患处。 -
土鳖虫
咸寒,归肝经,破血逐瘀、续筋接骨,为“伤科要药”,其含有的多种氨基酸和活性成分能促进瘀血吸收,缓解肿胀,加速骨折修复,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骨折筋伤,症见局部青紫、活动受限,内服煎汤3-10g,孕妇禁用。
活血消肿类草药
此类草药以行气活血、化瘀消肿为主,多归心、肝经,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瘀血消散,缓解肿胀疼痛,常用于跌打损伤早期及中期。
-
三七
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为“金疮要药”,既能止血不留瘀,又能活血消肿,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内外出血,可内服(研末吞服,每次1-3g),也可外用研末调敷,孕妇慎用。 -
当归
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消肿止痛,其含阿魏酸、挥发油等成分,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促进瘀肿消散,同时为骨折修复提供营养支持,常用于跌打损伤后期气血亏虚、筋骨失养,配伍川芎、红花增强活血功效,用量6-12g,湿盛中满、大便溏泄者慎用。 -
赤芍
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适用于跌打损伤所致的瘀热肿痛,症见局部红肿、灼热、口干舌红,常与牡丹皮、桃仁配伍,增强凉血化瘀效果,用量6-12g,血寒经闭者忌用。 -
乳香与没药
二者均辛苦温,归心、肝、脾经,活血行气、止痛消肿,乳香偏于行气伸筋,没药偏于散血化瘀,常相须为用,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骨折筋伤,内服煎汤3-10g,胃弱者宜制用,孕妇忌用,外用可研末调敷,促进局部消肿。 -
红花与桃仁
红花辛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桃仁苦平,归心、肝、大肠经,活血祛瘀、润肠通便,二者配伍,可增强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效,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血内阻、肿胀疼痛,红花用量3-10g,孕妇忌用;桃仁用量5-10g,便溏者慎用。
接骨消肿中草药应用参考表
草药名称 | 性味归经 | 主要功效 | 用法用量 | 使用注意 |
---|---|---|---|---|
自然铜 | 平,归肝经 | 散瘀止痛,续筋断 | 先煎3-6g | 孕妇忌用 |
续断 | 苦辛微温,肝肾经 | 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 | 煎汤3-12g | 阴虚火旺者慎用 |
骨碎补 | 苦温,肝肾经 | 补肾强骨,续伤止痛 | 煎汤6-15g | 阴虚火旺、血虚者慎用 |
土鳖虫 | 咸寒,肝经 | 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 煎汤3-10g | 孕妇禁用 |
三七 | 甘微苦温,肝胃经 |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 研末吞服1-3g | 孕妇慎用 |
当归 | 甘辛温,肝心脾经 | 补血活血,消肿止痛 | 煎汤6-12g | 湿盛中满、便溏者慎用 |
乳香 | 辛苦温,心肝脾经 | 活血行气,止痛消肿 | 煎汤3-10g | 胃弱者制用,孕妇忌用 |
红花 | 辛温,心肝经 | 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 煎汤3-10g | 孕妇忌用 |
相关问答FAQs
问:接骨消肿的中草药可以内服外用结合吗?如何搭配?
答:可以,内服外用结合可增强疗效,例如早期瘀肿明显时,可内服三七、红花活血化瘀,外用自然铜、乳香研末调敷消肿止痛;中期需促进骨痂生长时,内服续断、骨碎补接骨续筋,外用伸筋草、透骨草煎汤熏洗舒筋活络,具体配伍需根据损伤阶段(早期、中期、后期)和体质,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用药。
问:使用接骨消肿中草药有哪些禁忌?
答:主要有以下禁忌:①孕妇禁用活血化瘀、破血逐瘀类草药,如红花、土鳖虫、乳香、没药等,以免引起流产;②经期女性慎用活血化瘀药,避免经量过多;③皮肤破损处外用需先消毒,防止感染;④实热证(如高热、口渴、便秘)慎用温性药(如续断、骨碎补),阴虚火旺者忌用;⑤需严格把控用量,过量可能损伤脾胃或肝肾,如土鳖虫过量可能引起恶心呕吐,建议用药前咨询专业中医师,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