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狗牙刺究竟有何功效与使用禁忌?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狗牙刺,又名乌不宿、鸟不宿、猫头刺等,为豆科植物小檗属(或可能为其他属,需确认准确学名,比如可能是Berberis属?不过用户可能更熟悉民间名称,先按别名处理)的干燥根或全草,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多生于山坡、林缘、路旁等向阳处,因其茎枝上长有坚硬的钩刺,形似犬牙,故得此名,狗牙刺在民间药用历史悠久,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咳血、痢疾、跌打损伤等症。

中草药狗牙刺

狗牙刺的植物学特征较为独特,其各部位形态如下表所示:

部位 形态特征
圆柱形,弯曲,表面黄褐色,断面黄色,味苦
直立或攀援,高1-3米,小枝灰褐色,具纵棱,密生钩刺,刺长0.5-1.2cm
羽状复叶,小叶3-7枚,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6cm,宽1-3cm,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
总状花序腋生,花小,黄色或黄白色,花瓣5枚,倒卵形,花期4-6月
果实 浆果球形或卵球形,直径6-8mm,成熟时深红色或紫黑色,内含2-3粒种子,果期7-10月

在性味归经方面,狗牙刺性寒,味苦、涩;归肝、胃、大肠经,其功效主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清热解毒,常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痄腮、乳痈、疔疮肿毒等,可单用或配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同用,以增强清热解毒之力;二是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咳血、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等症,常与侧柏叶、白茅根、仙鹤草等配伍,以凉血止血;三是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痹痛等,可内服或外用,内服多配伍当归、川芎、红花等活血化瘀药,外用可鲜品捣烂敷患处;四是止痢止泻,用于湿热痢疾、泄泻等,单用有效,或配伍黄连、木香等,以清热燥湿、行气止泻。

用法用量上,狗牙刺内服可煎汤,用量为9-15g;或研末,每次1.5-3g,外用则取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但需注意,狗牙刺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中草药狗牙刺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狗牙刺含小檗碱、巴马汀、小檗胺等多种生物碱,以及黄酮类、有机酸等成分,具有抗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抗炎(抑制炎症反应)、止血(缩短凝血时间)、抗溃疡、调节免疫等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还发现其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可能对延缓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有一定帮助。

使用狗牙刺时需注意,用量不宜过大,过量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长期服用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损伤脾胃阳气;外用敷患处时,需注意观察皮肤反应,如出现红肿、瘙痒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

FAQs

中草药狗牙刺

  1. 狗牙刺和枸骨叶有什么区别?两者均为带刺植物,功效相似吗?
    答:狗牙刺为豆科植物,以根或全草入药,性寒味苦,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枸骨叶为冬青科植物枸骨的叶,性凉味苦微甘,归肝、肾经,主补肝肾、祛风湿、强腰膝,两者科属不同,药用部位不同,功效侧重有别,狗牙刺偏清热解毒、止血,枸骨叶偏补肝肾、强筋骨,不可混用。

  2. 狗牙刺可以治疗咽喉肿痛吗?怎么用效果较好?
    答:狗牙刺性寒,能清热解毒,对风热或肺热引起的咽喉肿痛有效,可取狗牙刺根15g,配伍金银花10g、连翘10g、桔梗6g,煎汤内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或用鲜品捣烂取汁,含漱,每日3-5次,可缓解咽喉红肿疼痛,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熬水止痒,效果怎样?哪些草药更适用?方法对吗?
« 上一篇 今天
哪些中草药能有效去除内热?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