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州中药材种植基地如何实现规模化、生态化与高效化发展?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亳州作为“中华药都”,其中药材种植基地依托悠久的用药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核心区,基地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覆盖谯城区、涡阳县、蒙城县等区域,地处黄淮平原腹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土壤以砂姜黑土和潮土为主,富含有机质和多种微量元素,特别适合中药材生长,这里不仅是《中国药典》中多种道地药材的原产地,更是全国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绿色防控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标杆。

毫州中药材种植基地

从种植规模来看,亳州中药材种植基地常年稳定在120万亩以上,占全国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的近1/10,形成了以亳芍、亳菊、丹参、白术、桔梗、白芍等为核心的道地药材产区,其中亳芍、亳菊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基地内建立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AP)示范基地,如谯城区的十九里镇、五马镇,涡阳县的义门镇等,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据亳州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中药材总产量达45万吨,产值超过80亿元,带动20余万药农增收,户均年增收约3.5万元。

在品种结构上,基地以道地药材为主导,兼顾药食同源和特色药材,形成了“一镇一品”或“多镇一品”的产业格局,主要品种包括:亳芍(种植面积35万亩,年产量12万吨)、亳菊(15万亩,4万吨)、丹参(20万亩,6万吨)、白术(12万亩,3.5万吨)、桔梗(10万亩,3万吨)、白芷(8万亩,2.5万吨)等,还引入了适应性强的特色品种如金银花、板蓝根、黄芪等,满足市场需求,为优化品种结构,基地与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了亳州中药材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道地药材种质资源300余份,培育出“亳芍1号”“亳菊2号”等高产抗病新品种,推广后平均增产15%以上。

种植技术与管理方面,基地全面推行标准化、绿色化生产模式,所有示范基地均通过国家GAP认证,严格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进行种植,从选种、育苗、田间管理到采收加工,每个环节都有标准可依,在病虫害防治上,推广“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策略,采用生物防治(如释放赤眼蜂防治蛀心虫)、物理防治(如频振式杀虫灯)和低毒生物农药相结合的方式,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确保药材农残符合国家标准,引入智慧农业技术,在核心基地安装物联网监测设备,实时监控土壤温湿度、光照、养分等数据,通过手机APP指导药农精准施肥、灌溉,水肥利用率提高25%,基地还建立了中药材质量追溯系统,每批药材都有“身份证”,可从种植源头到市场终端全程追溯,保障了药材质量安全。

产业链延伸是基地发展的核心动力,亳州不仅重视中药材种植,更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加工环节,全市有中药材加工企业6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0家,年加工中药材能力达80万吨,生产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保健食品等2000多个品种,以安徽华佗国药、济人药业等龙头企业为代表,通过“公司+基地”模式,将种植基地与加工车间紧密连接,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在流通环节,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占地约2平方公里,经营商户超过1.6万家,2023年市场交易额达560亿元,辐射全国30多个省份及东南亚、欧美等地区,年出口额突破10亿元,近年来,基地还积极发展中药材电商,依托“亳州中药材电商小镇”,年线上交易额突破80亿元,带动中小药农通过电商平台对接全国市场。

毫州中药材种植基地

基地建设对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入股分红等方式,药农参与中药材种植的积极性显著提高,谯城区五马镇通过“合作社托管”模式,将分散的土地集中流转,统一规划种植亳芍,社员每亩年收益从传统种植的1200元提高到3500元以上,基地带动了包装、物流、餐饮、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了“以药兴农、以药促旅、以药强市”的良性循环,2023年,亳州中药材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0亿元,成为全市支柱产业。

为持续提升基地竞争力,亳州正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计划到2025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50万亩,道地药材占比达80%以上,培育年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10家,打造全国中药材绿色种植示范区、精深加工集聚区和现代物流枢纽区,进一步巩固“中华药都”的核心地位,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原料保障。

主要中药材品种种植情况表

品种 种植面积(万亩) 年产量(万吨) 核心产区
亳芍 35 12 谯城区十九里镇、五马镇
亳菊 15 4 谯城区十八里镇、古井镇
丹参 20 6 涡阳县义门镇、楚村镇
白术 12 5 蒙城县乐土镇、小涧镇
桔梗 10 3 谯城区华佗镇、十河镇
白芷 8 5 涡阳县高公镇、龙山镇

FAQs

毫州中药材种植基地

问:亳州中药材种植基地如何通过标准化管理确保药材质量?
答:亳州中药材种植基地通过“全程标准化+全链条追溯”体系保障药材质量,一是推行GAP标准化种植,制定《亳州道地药材种植技术规程》,对选种、育苗、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环节进行规范,要求示范基地100%使用优良种源,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超90%,二是建立质量检测体系,市级检测中心配备高效液相色谱仪、质谱仪等先进设备,对基地药材农残、重金属、有效成分等指标进行抽检,合格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三是搭建追溯平台,每批药材赋予唯一追溯码,记录种植环境、农事操作、加工检测等信息,消费者可通过扫码查询“从田间到药房”的全流程数据,确保药材来源可查、质量可控。

问:参与亳州中药材种植的药农能获得哪些实际收益?
答:药农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种植并获得稳定收益:一是土地流转收益,药农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或企业,每亩年租金约800-1200元,同时可在基地务工,日均工资80-120元,年务工收入可达2-3万元,二是订单种植收益,企业与药农签订保底价收购合同,如亳芍保底价12元/公斤,高于市场价时随行就市,2023年药农通过订单种植亩均纯利润超3000元,较传统作物高2倍以上,三是入股分红收益,部分合作社推行“土地入股+保底分红”模式,药农以土地入股,合作社统一经营,年底按股分红,亩均分红约500-800元,政府还对种植户给予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支持,进一步降低了种植成本,提高了药农积极性。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安国药材市场何以成为全国中药材集散中心?
« 上一篇 09-18
亳州中药材种植公司如何突破种植瓶颈实现产业升级?
下一篇 » 09-18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