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材是中医药文化的瑰宝,其种类繁多,功效各异,准确识别药材名称与特性是临床应用与养生保健的基础,本文整理常见中药药材分类及简介,并附图片资源指引,帮助大家直观了解药材特征。
常见中药药材分类及简介
中药药材按药用部位可分为根茎类、叶类、花类、果实种子类、全草类、动物类、矿物类等,以下为部分代表性药材:
类别 | 药材名称 | 性味归经 | 主要功效 |
---|---|---|---|
根茎类 | 黄芪 | 甘,微温;归脾、肺经 | 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 |
人参 | 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 |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 | |
甘草 | 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 | |
叶类 | 桑叶 | 苦、甘,寒;归肺、肝经 |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 |
荷叶 | 苦涩,平;归肝、脾、胃经 | 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 | |
枇杷叶 | 苦,微寒;归肺、胃经 | 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 |
花类 | 菊花 | 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
金银花 | 甘,寒;归肺、心、胃经 | 清热解毒,凉散风热 | |
红花 | 辛,温;归心、肝经 |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 |
果实种子类 | 枸杞 | 甘,平;归肝、肾经 |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
山楂 | 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 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 | |
决明子 | 甘、苦、咸,微寒;归肝、大肠经 | 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 |
全草类 | 薄荷 | 辛,凉;归肺、肝经 |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
蒲公英 | 苦、甘,寒;归肝、胃经 |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 | |
紫苏 | 辛,温;归肺、脾经 | 发汗解表,行气和胃,解鱼蟹毒 | |
动物类 | 鹿茸 | 甘、咸,温;归肾、肝经 | 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 |
阿胶 | 甘,平;归肺、肝、肾经 | 补血止血,滋阴润肺 | |
蝉蜕 | 甘,寒;归肺、肝经 | 疏散风热,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 |
矿物类 | 朱砂 | 甘,寒;归心经 | 清心镇惊,安神解毒 |
石膏 | 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 生津止渴,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 |
磁石 | 辛、咸,寒;归肝、心、肾经 |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
中药药材图片资源的重要性
药材图片是识别真伪、区分品种的关键,黄芪有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之分,前者断面纤维性强,后者粉性足;红花与红花相似品(如菊科红花)的花冠颜色、管部长度均有差异,需通过图片对比准确辨别,获取权威图片资源可参考《中国药典》配套图谱、中医药大学数字图书馆(如“中医药在线”)、专业药材数据库(如“中药数据库TCMID”)及正规药材市场图谱书籍,确保图片来源可靠,避免混淆混淆品。
相关问答FAQs
Q1:如何通过图片区分相似药材,如北沙参与南沙参?
A:北沙参与南沙参均为养阴药,但性状差异明显:北沙参为伞形科珊瑚菜根,根细长圆柱形,表面淡黄白色,质坚硬而脆,断面皮部浅黄白色、木部黄色;南沙参为桔梗科沙参根,根圆锥形或圆柱形,表面黄白色至棕黄色,体轻质松泡,断面多裂隙,图片对比时需关注根的形状、质地、断面特征及横纹细节,必要时结合气味(北沙参与气微,南沙参气微弱味甘)。
Q2:哪里可以获取高清、权威的中药药材图片资源?
A:推荐以下可靠途径: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及配套彩色图谱,收录正品药材的官方标准图片;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官网“中药图像数据库”,提供高清原植物、药材及饮片图;③“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如万方数据中医药频道)包含专业药材图片及鉴定资料;④正规出版社书籍,如《中药鉴定学》(全国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附彩图,适合系统学习,避免使用非专业网站图片,以防因图片失真导致误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