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作为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区,依托得天独厚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丰富的山地资源,孕育了八角、肉桂、罗汉果、金银花等众多道地药材,素有“天然药库”的美誉,药材收购价格是药农收益的直接体现,也是产业发展的“晴雨表”,其波动受品质、产地、市场供需、气候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以下为广西主要药材近期收购价格参考表,涵盖常见道地药材及大宗品种,供从业者参考。
广西主要药材收购价格参考表(2024年最新行情)
药材名称 | 规格等级 | 收购价格(元/公斤) | 备注(产地/特点) |
---|---|---|---|
八角 | 特级大红八角(颗粒饱满) | 120-150 | 主产于藤县、苍梧,无杂质,挥发油≥5% |
八角 | 一级大红八角(统货) | 100-130 | 颗粒较均匀,允许少量碎角 |
八角 | 角花八角(统货) | 60-80 | 品质稍次,多用于香料加工 |
肉桂 | 桂通(去皮,0.3cm厚) | 60-80 | 主产于平南、容县,香气浓 |
肉桂 | 桂板(整块,去粗皮) | 80-100 | 厚度≥0.5cm,无虫蛀 |
肉桂 | 企边桂(精选) | 120-150 | 树皮较薄,油纹明显,出口常用 |
罗汉果 | 果王(单果≥100g) | 15-20/个 | 桂林永福产,甜苷≥0.8% |
罗汉果 | 一等果(80-100g) | 8-12/个 | 干货,无破损 |
罗汉果 | 二等果(60-80g) | 5-8/个 | 混等果,略带瑕疵 |
金银花 | 青统(未开放花蕾) | 150-200 | 河池、忻产,绿原酸≥1.5%,无开放花朵 |
金银花 | 黄统(开放花朵) | 100-150 | 允许少量开放花,药用为主 |
金银花 | 密银花(优质青统) | 200-250 | 花蕾肥厚,色泽青绿,选货 |
田七(三七) | 60头(干货,无杂质) | 300-400 | 靖西、那坡产,头数指每500克含个数 |
田七(三七) | 80头 | 250-350 | 体型略小,市场流通量大 |
田七(三七) | 120头 | 200-300 | 适合打粉,价格亲民 |
淮山(山药) | 毛条统货(直径≥3cm) | 15-25 | 贵港、玉林产,干货,无霉变 |
淮山(山药) | 精选条(直径≥5cm) | 25-35 | 长度≥30cm,表皮光滑 |
茯苓 | 个苓(直径≥5cm) | 25-35 | 云南与广西交界区产,断面白色 |
茯苓 | 碎苓(统货) | 15-25 | 加工边角料,用于提取茯苓多糖 |
砂仁 | 阳春砂(统货) | 400-500 | 防城港、崇左产,饱满,果壳完整 |
砂仁 | 进口砂仁(缩砂仁) | 300-400 | 缅甸为主,价格低于阳春砂 |
巴戟天 | 肉厚统货(直径≥0.8cm) | 60-80 | 梧州、贺州产,去心,无木心 |
巴戟天 | 选货(直径≥1.2cm) | 80-100 | 条粗直,药效成分高 |
千斤拔 | 统货(干货,无霉变) | 20-30 | 贵港、来宾产,根条直,长≥10cm |
千斤拔 | 选货(条粗直) | 30-40 | 用于中药饮片,筛选严格 |
从价格表可见,广西药材收购呈现“道地药材溢价高、等级差异显著”的特点,八角作为广西“药材三宝”之首,特级大红八角价格比统货高出近50%,市场对颗粒饱满、香气浓郁的高品质货源需求旺盛;罗汉果因出口依赖度高,果王级单品价格超15元,成为药农增收的“黄金果”;而田七、金银花等常用大宗药材,价格受云南产区行情及库存影响较大,如60头田七价格在300-400元/公斤区间浮动,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
品质是价格的核心决定因素,以金银花为例,青统(未开放)因绿原酸含量高、药用价值大,价格比黄统(开放)高出50-100元/公斤;巴戟天选货因直径达标、有效成分积累充分,溢价可达25%,产地差异同样显著,如靖西田七因土壤富含硒元素,价格比普通产区高10%-15%,形成“优质优价”的市场格局。
影响价格的关键因素
- 气候与产量:2023年广西夏季干旱导致八角减产约20%,推动价格同比上涨18%;而2022年洪涝天气使金银花晾晒困难,黄统价格从120元/公斤飙至180元/公斤。
- 政策与市场:国家道地药材保护政策(如肉桂地理标志产品)提升广西药材溢价,而中药材集采政策则对大宗品种(如淮山)价格形成压制。
- 采收与加工:罗汉果需在花后110-120天采收,过早甜苷不足、过晚易烂果,影响品相与价格;茯苓需“发汗”加工(堆置7天),断面变白后价格可提升20%。
相关问答FAQs
问:广西药材收购价格是否全年固定?为什么不同时期价格差异大?
答:广西药材收购价格并非全年固定,主要受采收周期、市场供需及外部因素影响,以八角为例,每年8-10月集中上市,供应充足时价格较低(如2024年9月统货约80元/公斤);而次年3-4月库存减少,新货未上市,价格可能上涨至100-120元/公斤,极端天气(如干旱、暴雨)会导致短期供需失衡,如2023年夏季干旱使金银花减产,青统价格从150元/公斤涨至200元/公斤;政策调整(如中药材出口退税)也会拉动部分品种价格波动。
问:药农如何提高药材收购价格?有哪些实用建议?
答:药农可通过“提品质、分等级、找渠道”三方面提升收益:
- 规范种植:按标准控制采收期,如金银花在花蕾开放前10-15天采收(青绿状态),田七生长3-4年后采挖(确保有效成分积累);避免使用硫磺熏蒸,干货含水量控制在12%以内(药检合格基础)。
- 分级销售:将药材按大小、品相分级,如罗汉果分“果王(≥100g)、一等(80-100g)、二等(60-80g)”,田七按“60头、80头、120头”分开包装,特级货单独溢价20%以上。
- 对接正规渠道:通过当地中药材合作社或玉林中药材市场(全国十大药市之一)销售,避开中间商压价;关注“药企直采”政策,如广药集团、华润三九等企业在广西建立基地,订单收购价格比市场高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