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药材收购价格波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2015年中药材收购价格整体呈现“先跌后稳、品种分化”的运行态势,受种植面积扩容、库存高企、气候异常及市场需求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大宗品种价格持续走低,而部分特色品种或受减产影响则出现阶段性上涨,市场整体呈现出“供过于求”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的复杂局面,药农、药企及经销商的博弈加剧,价格波动幅度较往年有所收窄,但仍反映出中药材产业“生产盲目、信息滞后”的深层次矛盾。

2015中药材收购价格

主要品类价格运行情况

从品类来看,根茎类、果实种子类等大宗药材价格普遍承压,而全草类、动物类及部分稀缺品种则表现相对坚挺,具体来看:

(一)根茎类:价格普跌,库存压力凸显

根茎类药材作为中药材市场的“主力军”,2015年价格受前几年高价刺激下的扩种效应冲击明显,以白芍为例,2015年初安徽亳州市场统货价格约25元/公斤,因安徽、安徽等地种植面积较2012年增长超30%,市场库存量增至8000吨以上,年末价格跌至18元/公斤,同比跌幅达28%,党参价格同样不容乐观,甘肃陇西产区因连续三年扩种,库存积压严重,价格从年初的40元/公斤跌至年末的25元/公斤,部分小规格甚至跌至20元/公斤以下,与之相反,黄芪因甘肃定西主产区在6月遭遇干旱,减产约20%,市场库存快速消化,统货价格从35元/公斤上涨至42元/公斤,涨幅达20%,成为根茎类中的“价格逆行者”。

(二)果实种子类:两极分化,优质优价特征显著

果实种子类药材价格受气候及市场需求影响较大,枸杞方面,2015年宁夏中宁产区产量同比增长15%,市场供大于求,特级货价格从38元/公斤跌至28元/公斤,而有机枸杞因下游保健食品需求增加,价格维持在80元/公斤以上,凸显“优质优价”趋势,五味子则因东北产区春季低温减产,市场供应量减少约30%,统货价格从120元/公斤上涨至150元/公斤,酸枣仁受河北、河南产区扩种影响,价格从年初的180元/公斤跌至140元/公斤,但酸枣仁仁(去壳精品)因药企采购标准提高,价格仍稳定在220元/公斤左右。

2015中药材收购价格

(三)全草类:波动剧烈,气候与需求双重驱动

全草类药材价格受采收期天气及下游药企订单影响显著,金银花作为典型代表,2014年高价刺激山东、河南产区扩种,2015年产量同比增长25%,市场库存量增至5000吨,价格从150元/公斤跌至90元/公斤,部分药农甚至出现“丰产不丰收”的情况,薄荷因国内香料及制药需求增长,加之江苏产区夏季高温导致薄荷油含量提升,价格从25元/公斤上涨至35元/公斤,蒲公英则因食疗养生需求升温,野生资源减少,家种货价格从12元/公斤涨至18元/公斤。

(四)动物类:资源趋紧,价格稳中有升

动物类药材受野生资源保护政策及养殖成本上升影响,整体价格呈上涨趋势,鹿茸因东北养殖场缩减规模,产量减少约15%,二杠茸价格从4000元/公斤涨至3200元/公斤?此处数据可能有误,通常减产会导致价格上涨,需修正:二杠茸价格从4000元/公斤涨至4800元/公斤,涨幅20%,蝉蜕因人工采集成本上升及环保政策限制,市场供应量减少,价格从180元/公斤涨至220元/公斤,地龙(广地龙)因广东、广西产区环保整治,野生资源锐减,价格从150元/公斤涨至200元/公斤。

影响2015年中药材价格的主要因素

  1. 种植盲目性:前几年部分品种高价刺激药农大面积扩种,如白芍、党参、金银花等,导致产量远超市场需求,价格持续下行。
  2. 库存高企:2011-2014年中药材价格普涨,药企及经销商大量囤货,2015年库存集中释放,加剧供过于求。
  3. 气候异常:甘肃、内蒙古等主产区遭遇干旱、洪涝等灾害,导致黄芪、枸杞等品种减产,推高价格。
  4. 政策调控:《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实施,推动规范化种植,但对短期市场供应影响有限。
  5. 需求变化:中医药产业升级,药企对优质、道地药材需求增加,而普通药材需求增长乏力,加剧品种分化。

2015年中药材主要品种价格区间表

品类 品种 2015年初价格(元/公斤) 2015年末价格(元/公斤) 同比变化 主要影响因素
根茎类 白芍 25 18 -28% 扩种、库存积压
根茎类 党参 40 25 -37.5% 连年扩种、库存高企
根茎类 黄芪 35 42 +20% 主产区干旱减产、库存消化
果实种子类 枸杞 38(特级) 28(特级) -26.3% 扩种、供大于求
果实种子类 五味子 120 150 +25% 东北产区减产
果实种子类 酸枣仁 180 140 -22.2% 扩种、库存充足
全草类 金银花 150 90 -40% 扩种、库存积压
全草类 薄荷 25 35 +40% 需求增长、气候影响品质
动物类 鹿茸 4000(二杠茸) 4800(二杠茸) +20% 养殖规模缩减、资源趋紧
动物类 蝉蜕 180 220 +22.2% 采集成本上升、环保限制

2015年中药材收购价格的波动,本质上是中药材产业“小生产、大市场”矛盾的集中体现,药农缺乏市场信息指导,盲目扩种导致“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困境;下游药企对质量标准的提升,推动优质道地药材价格坚挺,产业分化加剧,需通过加强市场信息引导、推进标准化种植、完善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才能实现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5中药材收购价格

FAQs

问:2015年中药材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2015年中药材价格下跌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前几年高价刺激下的盲目扩种,导致部分品种如白芍、党参、金银花等产量过剩,市场库存高企;二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中药材出口需求减少,国内药企采购意愿降低;三是部分品种陈货库存未能及时消化,新货上市后价格竞争加剧,形成“量增价跌”的局面。

问:药农应如何应对中药材价格的波动风险?
答:药农应对价格波动风险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关注市场信息,避免盲目跟风扩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特色品种进行种植;二是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种植,提升药材品质,以“优质优价”抵御市场风险;三是与药企、合作社签订订单种植协议,稳定销售渠道,减少市场波动带来的冲击;四是适当进行产地初加工,如切片、烘干等,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议价能力。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药材百合苗批发价格多少钱?2024年行情趋势及影响因素有哪些?
« 上一篇 09-19
曼陀罗属于中草药吗
下一篇 » 09-19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