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肿去毒中草药有哪些?各自功效与适用症状是什么?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5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消肿去毒中草药是中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用药经验,这类草药多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排脓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痈肿疔疮、咽喉肿痛、丹毒、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等病症,其疗效确切,副作用较小,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此类草药多含有黄酮类、生物碱、有机酸、挥发油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调节免疫等多重作用,为传统功效提供了科学依据。

消肿去毒中草药

金银花:性寒,味甘,归肺、心、胃经,被誉为“清热解毒第一药”,其功效以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为主,兼能凉血止痢,临床常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等,现代研究显示,金银花含绿原酸、木犀草苷等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并能抗炎、解热,内服煎汤,常用量10-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用。

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为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良药,兼能利尿通淋,其特点在于“通滞散结”,善治乳痈、肺痈、肠痈等内痈,亦用于疔毒疮肿、咽喉肿痛、湿热黄疸、热淋涩痛等,药理研究表明,蒲公英含蒲公英甾醇、胆碱等,具有广谱抗菌、抗炎、保肝、利胆作用,内服煎汤,9-15g;鲜品捣外敷,用量过大可能致缓泻,脾胃虚寒者慎用。

连翘:性微寒,味苦,归肺、心、小肠经,长于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兼能疏散风热,其“升浮宣散”之性较强,能透肌解表,又能内消痈肿,为“疮家圣药”,常用于痈肿疔疮、瘰疬、喉痹、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等,现代研究证实,连翘含连翘苷、连翘酚等,抗菌谱广,抗炎作用显著,并能增强免疫力,内服6-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气虚疮疡脓清者及脾胃虚寒者忌用。

板蓝根:苦,寒,归心、胃经,以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为主要功效,是防治温热病的常用药,善治温病发热、头痛、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痄腮、丹毒、痈肿疮毒等,药理研究显示,板蓝根含靛蓝、靛玉红等,具有抗病毒(如流感病毒、肝炎病毒)、抗菌、抗内毒素、增强免疫等作用,内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长期服用需医师指导。

黄连: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要药,尤善清中焦湿热及心胃实火,常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等,现代研究证实,黄连含小檗碱(黄连素),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强大抑制作用,并有抗炎、降血糖、抗心律失常等作用,内服2-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过量易致呕吐、腹泻,脾胃虚寒者忌用。

黄芩:苦,寒,归肺、脾、胃、胆、大肠经,长于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兼能止血、安胎、止咳,善治肺热咳嗽、湿热黄疸、泻痢、热淋、痈肿疮毒、血热出血、胎动不安等,药理研究表明,黄芩含黄芩苷、黄芩素等,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过敏、解热、保肝等作用,内服3-10g,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脾胃虚寒者慎用。

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为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药,其“泻下攻积”之力峻猛,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疔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跌打损伤等,现代研究显示,大黄含蒽醌类衍生物,具有泻下、抗菌、抗炎、保肝、降血脂等作用,内服煎汤,3-10g(后下);外用适量研末调敷,孕妇、月经期、哺乳期妇女忌用,脾胃虚寒者慎用。

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以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为主要功效,善治肺痈咳吐脓血、痰热喘咳、热毒疮痈、湿热淋证、湿热泻痢等,其特殊气味来自癸酰乙醛(鱼腥草素),具有显著抗菌、抗病毒、抗炎作用,尤其对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效果显著,内服15-30g(鲜品倍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虚寒证及阴性疮疡忌用。

穿心莲:苦,寒,归肺、胃、大肠、小肠经,为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药,清热解毒力强,善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湿热泻痢、热淋涩痛、痈肿疮疡、蛇虫咬伤等,现代研究证实,穿心莲含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等,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抗炎、解热、促进白细胞吞噬等作用,内服6-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不宜过量服用,易致恶心、呕吐。

消肿去毒中草药

紫花地丁:苦、辛,寒,归心、肝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力较强,尤善治疗疔疮肿毒,常用于疔疮、痈肿、丹毒、喉痹、毒蛇咬伤等,因其“入血分,能凉血解毒”,对红肿热痛的阳性疮疡效果显著,药理研究表明,紫花地丁含黄酮类、香豆素等,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作用,内服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阴疽漫肿无脓者忌用。

野菊花:苦、辛,微寒,归肺、肝经,清热解毒、疏风平肝、消肿明目,常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湿疹瘙痒等,其特点是“清热解毒而不伤胃,疏风散热而不燥烈”,外用可煎汤洗或捣敷,内服9-15g;外用适量,脾胃虚寒者慎用,不宜长期服用。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善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等,内服6-12g,不宜与藜芦同用。

丹皮:辛、苦,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痈肿疮毒、跌打损伤、经闭痛经等,内服6-12g,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乳香:辛、苦,温,归心、肝、脾经,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用于跌打损伤、瘀滞疼痛、痈肿疮疡、产后瘀阻腹痛等,内服3-10g,外用适量,孕妇忌用,胃弱者慎用。

没药:苦,平,归心、肝、脾经,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等,内服3-10g,外用适量,孕妇忌用,胃弱者慎用。

皂角刺:辛,温,归肝、胃经,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用于痈肿未溃、疮疡脓成不溃、麻风、疥癣等,内服3-10g,外用适量,孕妇忌用,痈疡已溃者不宜用。

败酱草:辛、苦,微寒,归胃、大肠、肝经,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用于肠痈、肺痈、痈肿疮毒、产后瘀阻腹痛、腹痛等,内服6-15g,脾胃虚寒者慎用。

白花蛇舌草:微苦、甘,寒,归胃、大肠、小肠经,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用于痈肿疮毒、咽喉肿痛、蛇虫咬伤、热淋涩痛、肿瘤等,内服15-60g,外用适量,脾胃虚寒者慎用。

消肿去毒中草药

半边莲:辛,平,归心、小肠、肺经,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用于毒蛇咬伤、蜂蝎蜇伤、痈肿疔疮、水肿腹胀等,内服10-15g,外用适量,虚证水肿慎用。

马齿苋:酸,寒,归肝、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热毒血痢、痈肿疔疮、湿疹、丹毒、便血、痔血等,内服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脾胃虚寒者及孕妇慎用。

芙蓉叶:辛、微苦,凉,归肺、肝经,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用于痈肿疮疖、乳腺炎、烫伤、跌打损伤等,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研末调敷,阴疽忌用。

绿豆:甘,寒,归心、胃经,清热解毒、消暑、利尿,用于暑热烦渴、疮痈肿毒、药物及食物中毒,内服15-30g,打碎后煎煮,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痈肿疮毒、咽喉肿痛、咳嗽气喘、脘腹四肢挛急疼痛、药食中毒等,内服3-10g(炙用偏补,生用偏清),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反甘草,湿盛胀满、水肿者忌用。

以下为常用消肿去毒中草药简表:

草药名称 性味归经 主要功效 适用症状 用法用量 注意事项
金银花 甘,寒;肺、心、胃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 内服10-30g;外用适量 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用
蒲公英 苦、甘,寒;肝、胃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 乳痈、肺痈、肠痈、疔毒疮肿 内服9-15g;鲜品捣外敷 用量过大致缓泻,脾胃虚寒者慎用
连翘 苦,微寒;肺、心、小肠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痈肿疔疮、瘰疬、喉痹、丹毒 内服6-15g;外用适量研末 气虚疮疡脓清及脾胃虚寒者忌用
板蓝根 苦,寒;心、胃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温病发热、喉痹、痄腮、痈肿疮毒 内服9-15g;外用适量捣敷 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长期服用需指导
黄连 苦,寒;心、脾、胃等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湿热痞满、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内服2-5g;外用适量研末 过量致呕吐腹泻,脾胃虚寒者忌用
黄芩 苦,寒;肺、脾、胃等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肺热咳嗽、湿热黄疸、痈肿疮毒 内服3-10g,生用清热,炒用安胎 脾胃虚寒者慎用
大黄 苦,寒;脾、胃、大肠等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实热便秘、痈肿疔疮、跌打损伤 内服3-10g(后下);外用适量 孕妇、经期、哺乳期忌用,脾胃虚寒者慎用
鱼腥草 辛,微寒;肺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肺痈、痰热喘咳、热毒疮痈 内服15-30g(鲜品倍量);外用适量 虚寒证及阴性疮疡忌用
穿心莲 苦,寒;肺、胃等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痈肿疮疡 内服6-15g;外用适量捣敷 不宜过量,易致恶心呕吐
紫花地丁 苦、辛,寒;心、肝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疔疮、痈肿、丹毒、毒蛇咬伤 内服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 阴疽漫肿无脓者忌用
野菊花 苦、辛,微寒;肺、肝 清热解毒,疏风平肝,消肿明目 疔疮痈肿、咽喉肿痛、目赤肿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止咳中草药偏方大全,这些偏方真的能止咳,用对了吗,安全吗?
« 上一篇 09-20
深圳最大药材批发市场现状如何?经营情况怎样?
下一篇 » 09-20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